良好的心情對健康的積極作用是任何保健藥物都無法代替的,惡劣的心情對健康的危害則猶如病原體。其實,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情的“砝碼”就在你的手中……
自我發洩: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
曾在企業中設有“精神健康室”,為的是讓那些滿腹牢騷的員工,入室即被一排哈哈鏡誘笑,或者抄起棍子向真人大小般的橡皮“經理”、“總管”們痛打一頓。之後,從另一門走出,守候在此的領導們,會滿面笑容地傾聽意見,使當事人的愁煩煙消雲散。看來,如果心煩,跑、跳、吼、叫、撕紙、拍桌的自我發洩,實為絕招。不過,此法宜隐蔽自行為宜。
走去理發:
意大利的一個心理研究機構提議:“如果心境不佳,那就快去理發。”研究人員認為,在理發過程中,被動安閑,加上理發師剪、洗、修、按等對頭頸部的物理刺激,以及香波、發乳等香氣的化學刺激,會使人興奮和愉悅。生理舒适可造成心理舒适,加上完畢後鏡中自觀的發型改變與容貌整潔,使自信增強,情緒完全好轉。
換身好衣: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發現,煩愁怒郁者在換上最稱心的衣服後,情緒開始轉變,并在自感舒适中再生拼搏的欲望。他解釋說,煩躁者不宜穿皺衣服,發怒者不宜穿硬質服裝,憂郁時不宜穿黑灰藍綠等冷色衣服,受屈者不宜穿紅紫黃赭等暖色衣。概言之,情緒不佳時,宜穿質地柔軟、色調中性、大小适中、款式新穎的衣服,并在對鏡自賞中獲得稱心如意,在他人的贊賞中恢複良好情緒。
外出旅遊:
心理學家認為,脫離緻煩環境是調節情緒的首選方法。而外出旅遊則是脫離緻煩環境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在旅途中,注意力被動地放在應接不暇的車船、山川、都市和與陌生人的交際中。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強烈的生活氛圍,能修複受傷的心靈,并在冷靜中對自己所作所為作理性思考。于是大多數人因此從不良情緒中解脫而“重新做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