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對中學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義,以下是幾條建議。
1、意識到挫折的存在性
中學生應意識到挫折是客觀存在的,人生并非處處美好、舒适,從而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如讀書、社會生活、與人交往等活動中可能出現挫折。
2、意識到挫折的兩重性
挫折的結果一般帶有兩種意義:一方面可能使人産生心理的痛苦,行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給人以教益與磨練。中學生應該看到挫折的兩重性,不應隻見其消極面,而應以樂觀的态度對待生活中的挫折。
3、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中學生正值精力充沛、朝氣蓬勃的青春年華,生活充滿了希望和幻想,對學習和生活難免抱有較高期望和較高要求,但由于對生活中所遇坎坷估計不足,對自身能力、知識水平缺乏全面認識,所以一旦遇到不順利的事就容易産生挫折感。因此中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确定具體可行的目标,保持中等期望水平,同時注意不可輕易否定自己。
4、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挫折可成為弱者巨大的精神壓力,也可成為強者勇往直前的動力。要意識到堅強的性格需要個人有意識的磨練,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的。歌德曾說過:倘不是就眼淚吃過面包的人是不懂人生之味的。所以,要樹立堅定的目标,培養樂觀精神,這樣一來就能從逆境中奮起。
5、創設條件,改變環境
情緒反映總是在一定的社會情景中産生。因此改變挫折引起的環境,轉移注意力,就可以達到消除消極情緒的效果。
6、合理的宣洩
人們在遭受挫折時産生的緊張情緒,必須經過某種形式得到發洩,否則積累過多,容易導緻精神失常。
7、尋求心理咨詢
尋求心理工作者的幫助。通過個别交談,排除心理障礙,達到擺脫矛盾,穩定情緒的理想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