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26 21:52:57

原創不易,若是喜歡,請給七七點個關注,愛你呦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

“《傲慢與偏見》為何被稱為愛情經典名著?”

其中有一條高贊回答:

“經典之所以流傳不僅僅是她反映了時代的變更,更是因為她生動地刻畫出了人性。”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1

故事發生在18世紀末的英國鄉村,女作家簡奧斯汀以女孩的婚戀作為穿插,巧妙地講述了小鄉紳貝尼特先生的二女兒伊麗莎白在追尋真愛的過程,打破了愛情的偏見,讓愛人達西放下了自身的傲慢,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

在書中有四段婚姻,有相濡以沫的世俗夫妻,也有彼此相愛的癡情兒女,亦有苟且人生的湊合組合。

作者在寫作時并沒有運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過多的修飾,她通過精辟的語言與多樣化的風格讓人物形象更加的飽滿,同時她卻用不同女性對待婚姻的态度表明了自己的婚姻觀:

為了财産、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但是不談錢的婚姻亦是走不長久的。愛情不是婚姻的全部,如果你不懂得婚姻的本質,最後留下的隻有生活的一地雞毛。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2

在開篇第一章,作者便用一句話訴說了貝尼特太太的人生觀:

“單身男人一旦有了錢财,必定想要尋妻覓偶,這是一個舉世公認的道理。”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3

作為一個擁有五個女兒的母親,貝尼特太太平生的大事就是将女兒們一一嫁出去,讓她們能夠順利結婚生子。為了目标,貝尼特太太東走西訪道出打聽消息,似乎每聽到一個“佳婿”的消息,都能波動她敏感的神經,讓她大呼小叫。

可是,與之相反的是與她相伴二十三載的丈夫,貝尼特先生對于任何事情似乎都不在意,他就像是一座沉默寡言的肖像,每日聽着妻子唠叨,卻從來不願給予妻子回複。

如果用四字成語來形容貝尼特夫妻的婚姻:“貌合神離”再好不過。

他們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可是貝尼特先生不能明白太太的脆弱與不安,而貝尼特太太也不能懂得丈夫精神世界的追求,他們在同床異夢地過日子。

而這種不穩定夫妻感情也到了孩子教育上的缺失,雖然有簡與伊麗莎白珠玉在前,可是莉迪亞對于愛情的不負責任便是源于父母的不溝通。因為貝尼特太太的輕率,因為貝尼特先生的不管教,才使得莉迪亞最終鑄成了大錯。

也許你會問,為何貝尼特夫妻會走到無話可說的地步?

當年貝尼特先生也曾愛慕貝尼特太太,但是他們的愛情是膚淺的,僅僅是貝尼特先生對太太美貌的癡迷,而太太對于先生在财産上和地位上的崇拜。在精神上,他們就像是兩個陌路人,無數次擦肩而過卻毫無交集。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4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像貝尼特夫婦一般的婚姻比比皆是,在戀愛時他們關注于外在的表象,卻從不去注視對方的内涵,當生活的大幕拉開,他們才豁然發現原來對方并不是适合的人。

就像《親愛的麻洋街》中曾說:

“以後你們成家,要找個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你走的太快或者他走太快,早晚會跟丢的。”

一輩子很長,想要找一個人與之偕老很難,若是兩個人能夠在精神上門當戶對,那沒有什麼可以拆散你們。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5

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婚姻嗎?

也許很多人回答,簡和賓利先生就是最好的代表。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6

簡是貝尼特家族中最美的女孩,她是家中的長姐,性格溫婉體貼,賓利先生英俊潇灑,做事優雅有風度,每年都有四千英鎊的收入,是家長眼中的乘龍快婿。

一場舞會便讓簡與賓利認定了彼此,他們如同童話世界中的王子與公主,雖然曆盡磨難,但是還是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但是他們的婚後生活真的圓滿嗎?

貝尼特先生曾經評價簡夫妻,雖然賓利先生收入頗豐,但是他花錢大手大腳,對于生活沒有任何規劃,所以他是入不敷出的,如果他不積極地做出調整,很快他和簡都面臨着财政危機。

而且當年賓利的妹妹是不同意這樁婚事的,雖然在故事的最後,賓利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但是不能否認賓利現實是懦弱的,他很容易被人所左右。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7

是愛情讓簡和賓利相知相守,但是它并不能決定一段婚姻,當荷爾蒙散去,學會經營婚姻也很重要。

就像是約翰遜曾說:

“隻為金錢而結婚的人其惡無比;隻為戀愛而結婚的人其愚無比。”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8

俗話說,喜劇的内核是悲劇,當喜劇與悲劇重逢,那便是人生。而表哥柯林斯和夏洛特小姐的婚姻便是如此。

科林斯每次出場都自帶笑點,他雖然受過教育,但是沒有文化底蘊,雖然他渴望成為一名紳士,但做事卻很粗鄙。在面對凱瑟琳女士時,他谄媚無比,他嘴上說“貧富無差别”,但他真正地将自己的婚姻當成了一樁交易。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9

他向伊麗莎白求婚,并不是因為伊麗莎白的聰明與智慧,僅僅是因為柯林斯要繼承貝尼特先生的家産,當伊麗莎白拒絕後,他轉身便将視線放在了夏洛特小姐。

在很多人看來, 夏洛特小姐是本書中的悲劇人物,她不愛柯林斯,嫁給他隻是為了有一個安身之地,婚後她守着自己的小客廳,而柯林斯守着小花園,兩個人看似親密的夫妻關系,其實都活在了各自的世界中,畫地為牢,誰也無法靠近彼此。

可能很多人就像伊麗莎白一樣,在聽聞夏洛特要嫁給柯林斯時感到很震驚,畢竟科斯林不靠譜的背後代表着一個家庭,但是夏洛特卻說出了一個讓我們無法否認的事實:

對于受過良好教育但财産不多的年輕女子來說,嫁人是唯一的體面地出路,而且盡管能否得到幸福毫無把握,嫁人也一定是她們最惬意的可以免于貧困的避難所。

這句話看上去有些絕對,但是卻有着存在的含義,就像是葉萱曾說: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10

有時候,婚姻的緣起,除了愛情,或許還有現實不過的相依為命。

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如同伊麗莎白般聰慧,也不如簡般貌美如花,可能甚至連莉迪亞的勇氣都不曾擁有,他們不過是芸芸衆生的普通人,沒有閃耀的夢想,隻是想過着平淡的人生。

所以當他們無法改變現實時,學會在逆境中生存便成為了重要一課。夏洛特學會與柯林斯的聒噪和平共處,可能别人不能理解她的幸福,但是她比誰都知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

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别管他人說了什麼,找到那條适合自己的道路,那就堅定的走下去吧。要知道,世上從沒有感同身受,你的人生除了你,沒人能替你過。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11

作為主人公,伊麗莎白與達西先生的愛情故事是史詩般的纏綿悱恻,動人心弦。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就像是一對歡喜冤家,看不上彼此。伊麗莎白厭惡達西的傲慢,對他的高姿态嗤之以鼻;達西自恃貴族,對貝尼特家族有着偏見,在思想上他們無法做到共鳴。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12

就像是達西曾說:

“偏見讓你無法接受我,傲慢讓我無法愛上你。”

随着彼此的相互了解,伊麗莎白看到了藏在達西内心深處的熱情,同時達西也在和伊麗莎白的相處過程改變了驕傲自負。

是愛情,讓他們成就了更好地彼此。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伯格提出了“愛情三角理論”,即所有的愛情體驗都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所構成的。三點确定在了一個平面上,缺少任何一個平面,這個平面也就不複存在。

在伊麗莎白與達西的婚姻中,激情是他們是相愛時的怦然心動;親密是他們在處理問題時的不斷靠近;而承諾是達西先生以強大的身家作為支柱,深情地邀請伊麗莎白走進自己的人生。

就像是巴爾紮特曾寫道:

“要達到婚姻的幸福,必須攀登一座有着狹隘的山路和峭岩的高山。”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分析(傲慢與偏見原著)13

如果你不能明白婚姻的意義,又怎麼能奢求它帶來幸福呢?

最後想說:

婚姻就像是一座天平,而是愛情與現實分别是籌碼,想要婚姻長久,維持穩定才是婚姻的真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