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大學生要學會調節心理健康

大學生要學會調節心理健康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28 08:11:51

  大學生活是人生中最後一段無憂無慮的日子,在這個時候的我們有着飛揚的青春,有着可以揮霍的時間,也有着各種青春期的小秘密和小煩惱。近段時間以來,我們最常關注的不是大學生如何過着舒适的校園生活,卻是他們頻發的心理問題,到底來自怎樣的原因。象牙塔裡的人們究竟是因為怎樣的心理壓力而輕忽了自己的生命呢,我們都來關心一下。

  大學生心理問題高發,不良情緒亟待引導

  大學裡,多少莘莘學子在刻苦攻讀時,心理上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崩潰!”“郁悶!”走在校園裡,類似的口頭禅不絕于耳。

  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考入大學後,學業重新排隊,有人因排名靠後感到失落,也有人因一時難以适應大學生活而厭學懼考。網吧成了他們排解郁悶的去處,長時間上網更耽誤了學習,由此引發的惡性循環使許多人“挂課”,甚至無法領到畢業證書。退學、休學者也不在少數。

  一位心理問題專家認為,大學生心理問題輕則表現為迷茫困惑、焦慮多疑,重則産生心境障礙、精神分裂等病态,最終導緻傷人、自殺等極端事件。

  中國政法大學程春明教授在課堂上被沖進來的一名大四男生砍死。雲南民族大學,一在讀男碩士屢次追求同班女生遭拒。當女生再次向他攤牌,把自己的博士男友帶到他面前時,碩士竟拔刀把博士捅死。南開大學一名大四學生既想出國又不想錯過保送研究生的機會,焦慮得托福聽力考試時一個單詞都沒聽到。保研成功了,精神卻崩潰了。

  心理健康指導教授認為,青少年情緒更容易因外界影響而産生波動,但同時可塑性也最強,因此大學生的負面不良情緒亟待科學引導。

  多種因素交錯引發大學生心理問題

  專家說,引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主要有學業、就業、人際交往和情感因素,有的是多因素綜合作用。

  她說,我們的教育關注較多的是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心靈的成長和情商的培育。在競争壓力下,許多人拿自己的短處和别人的長處進行不當比較,喪失了自信心,産生了焦慮、抑郁等情緒困擾。

  專家在工作中發現,學習、就業成為學生心頭兩座大山。近年來,因就業壓力導緻自殺或失蹤的個案在學生自殺人數中占有一定比例。

  高校畢業生人數大幅增加的“内憂”碰上全球金融危機的“外患”,今年就業形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有的大學生有了心病,走路、吃飯都在想簡曆投沒投上的問題。據南開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數據顯示,就業困惑成為心理咨詢新熱點。

  南開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月波認為,優秀學生因就業受挫而産生的心理問題會更嚴重,他們覺得“自己這麼優秀卻也找不到工作,向家庭、社會無法交代”,變得焦躁,自信心受挫。

  專家還接待過不少因人際交往問題來咨詢的學生,他們中多數已變得性格孤僻、少言寡語,敏感、多疑,對同學産生敵意。一些在人際交往中受到傷害的大學生甚至在極度抑郁中選擇自殺。

  一名大三男生從不打開水,總是用其他同學的。體育課後,同宿舍兩名男生發現自己的熱水又被他用完了,積壓已久的怒火一下子爆發了出來。這名男生覺得丢了面子,同他們吵了起來。事後,他的兩名室友惶惶不可終日,害怕他打擊報複。

  一些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反映,情感挫折也是大學生心理咨詢的主要問題。專家說,以往大學二、三年級出現感情問題的比較多,現在一年級就有許多人在延續中學時的戀情。有的學生戀愛過于投入,有了親密關系後就與外部世界相隔絕,其中一人決定分手時,自卑、憤怒、痛苦等多種情緒讓他們難以解脫,要死要活。

  專家發現“來咨詢的學生都是愁眉苦臉的”。她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切入點,教會大家及時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為此,南開大學開設的“情緒管理”課結合學生遭遇情緒困擾的實際案例和熱點現象開設專題輔導,普遍受同學們關注的戀情、學習和就業、适應力等都是輔導重點。

  “情緒管理”:給學子們一個“心理瑜伽”

  “閉上眼睛,慢慢地吸氣,想象自己躺在白色的沙灘上,海風輕柔地吹過臉頰……”伴着舒緩的音樂,南開大學“情緒管理”課上,同學們在做着放松訓練。

  這門課每學期17次,34個學時。限選50人,報名的竟有415人。

  學生石悠悠第一次離開家鄉浙江。“情緒管理”課上的情景讨論幫她很好地融入了集體生活,也調整了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不适。

  有一名新生,在本專業100多名學生中排名30多位,成績十分優秀,卻因哥哥考上清華大學自慚形穢,覺得活着沒有什麼意義。在心理輔導老師的開導下,他認識到,别人有别人的天空,自己也有自己的舞台,隻有這樣才能幸福成長。

  像這樣通過情緒疏導幫助學生打開心結的例子不勝枚舉。專家表示,進行的心理輔導個案中,95%都是成功的。

  專家認為,心靈成長和學業進步應該并行不悖,甚至更為重要。現在的大學生面臨着更為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前所未有的壓力,需要專業的學校社會工作者提供指導和服務,幫助大學生處理心理問題。政府應優化社會環境,營造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和文化氛圍,讓學生感到社會是溫暖的,可以信任的,也是相對安全的,使他們不再充滿疑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