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不管糖果有多甜,玫瑰開得有多香,窗外的風景有多美,我們最終會對它們失去強烈的興趣,變得淡漠。就像婚姻的;七年之癢;,幾千個日子過去,從如膠似漆到沉悶麻木,對彼此的身體和靈魂,都不再有新鮮感和探索的欲望。戀愛時掩藏起來的缺點,和雙方不同的理念,都暴露在對方面前。兩個人終于變得像左手和右手一樣熟悉。她穿着内衣在他面前晃蕩,他不再覺得吸引,還怪她擋住了電視上的球賽;她對他不再崇拜贊美,而公司前台的小妹總是說他有男人味。卻能另他心神異樣!這就是人性的性格所在!!在婚姻的疲倦麻木中,略有外來的刺激,就會引起心裡的震蕩。而事實上,婚姻像棵樹,并不是種下之後就聽之任之,它需要剪枝,需要澆水,需要除蟲。世界上并沒有任何事是可以懶惰地去對待的,愛情更加不能。
七年之癢,這個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泛指過着較長時間共同生活的夫妻,他們當中的一方或雙方感到單調、乏味而失去了往日的浪漫與激情,于是蠢蠢欲動,試圖追求婚姻之外更加新鮮的對象和刺激,這時男人們另求新歡和女人們紅杏出牆之類的事和婚姻危機更易發生,而婚後七年往往是關鍵時期,是個;坎兒;。
愛戀與激情能堅持多久
幾十年來,人們圍繞;七年之癢;是否存在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最早的相關資料見于50年前金西的性學報告,即在2000名已婚男子中,有40%的人聲稱他們在第一次婚姻中便開始尋求婚外性關系,其中大部分人發生在婚後前五年,與此同時有20%的已婚女性承認有婚外性關系,其中半數是在婚後第七年之前。另外,在聯合國的一份涉及62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統計年鑒顯示,結婚的第四年是離婚的高峰期。最近一份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某大學進行的調查,共訪問了4000對夫婦并跟蹤了20年之久,結果顯示:婚後14年才是夫妻或情侶感情生活的重要關口,不少男女是在共同生活了14年後分道揚镳的。至于那些成功度過;十四年之癢;的夫妻,他們之中也有不少人曾經想到過離婚,隻不過因為子女、經濟等問題以及對婚姻的責任感,才使他們留在了婚姻生活中。
縱觀這些調查資料,到底是四年之癢、七年之癢還是十四年之癢并無定論,但是大部分研究資料比較認同的是,随着婚姻生活的延續,特别是對那些過着單調、乏味夫妻生活的人來說,對現有婚姻生活特别是性生活失去興趣和激情乃至感到厭倦的情況,似乎會或遲或早地到來。而這種感情變化是婚姻的大敵,有可能給人們的婚姻生活帶來嚴重危機,使夫妻精心構築的愛情大廈頃刻間坍塌。而這種情況,也許正是七年之癢這種婚姻概念或婚姻現象所包含的真正意義。
婚姻中的厭倦之情緣何而來
那麼,人們(起碼是相當一部分人)何以會對原本充滿甜情蜜意、浪漫溫馨的婚姻生活心生厭倦呢?又何以厮守在自己的愛人身邊卻又見異思遷,甚至寂寞難耐而蠢蠢欲動呢?過去對這個問題可能隻有一個答案,即歸結于人的思想品質。現在看來,雖然在對待婚姻問題的态度上,有一些朝三暮四、喜新厭舊者不乏品質不良甚至生活堕落者,但如果把這樣一個極其複雜的婚姻現象統統歸結為人的思想品質則是把問題過于簡單化了。其實這種比較普遍的社會問題,早已引起了國内外衆多婚姻學家、心理學家、性學家甚至人類學家和生物學家的廣泛關注,并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使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開闊了視野。
現今許多婚姻學家、心理學家認為,在婚姻生活中,夫妻雙方朝夕相處,彼此之間的接觸越來越真實、全面、細緻,神秘感逐漸消失,加之一系列生存問題接踵而至,人們疲于應付諸如社會、人際、職場、家庭和子女等方方面面的實際問題,這些都會使日常的夫妻生活變得平淡無奇而黯然失色。原本可能是新奇浪漫、如醉如癡的性生活,也會因長年堅持同一位置、同一姿勢和同一動作而變得單調、乏味,變成了例行公事,甚至成了一種義務和負擔。而所有這些在長期婚姻生活中出現的情況,都可導緻夫妻感情淡化,使婚姻關系面臨潛在的危機。
有些著述者認為,所謂七年之癢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們說,無論巧克力冰淇淋的味道有多麼好,紫丁香花開得有多麼香,風景區的山水多麼美,我們最終對它還是會失去強烈的興趣而變得淡漠。他們還說,一對新人結婚了,新娘手指上戴上了漂亮的婚戒,在婚禮後的頭幾個星期,她會敏銳地意識到這個婚戒的存在,不停地看着它、轉動着它,意識到它是戴在自己的手指上。可是,一點一點地她會變得沒有感覺,最後甚至感覺不到那個婚戒還戴在自己的手指上。而人對愛與性的感受往往也會如此,即随着時間的流逝使一切都變得習以為常,變得遲鈍麻木。
近年來,有不少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資料面世。美國某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在生物界中所有的雌性個體都擔負着保存和延續物種的重要使命,這使得他們傾向于從雄性那裡能夠得到盡可能多的雄性個體的基因,因為隻有這樣産生的後代才有更強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存活。他們認為,對于女性來說,四年之癢已作為一種程序編進了女性的基因,而這完全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另一份研究資料說,兩性在愛戀時在其腦幹會産生一種叫做苯異丙胺的化學物質,這是一種神經興奮劑,它能使人變得眷戀多情、熱烈沖動,但是在一次愛戀中苯異丙胺的分泌會越來越少,而一般可延續四年之久。俄羅斯性學家發表文章認為,在兩性親昵過程中,女性的性器官可産生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而對男性的性能力有興奮作用,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們對這種化學物質的敏感性會逐漸降低,這可能成為一些男性見異思遷的原因。這種說法還未完全得到證實。
最近,在全球自然科學權威雜志《自然》上,發表了英國利茲大學研究人員的新發現:他們對紅原雞的交配行為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新伴侶能夠激起雄性紅原雞的性欲,同時也能使其體内的精子量增加,而雄雞在與同一隻雌雞交配時,排精量幾乎是逐次遞減的。在與同一隻雌雞交配大約20次後,雄雞便性欲全無并不再排精。但是如果一隻陌生的雌雞出現,雄雞的性欲又會油然而生。顯然,這項研究顯示,更換新配偶似乎是生物的一種本能。
百年恩愛事在人為
這些圍繞七年之癢的調查證實,在于提醒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正在擁有的婚姻和感情,在人生的婚姻之旅上,隻要夫妻雙方愛心長存,相濡以沫,讓兩人世界變得更加和諧、美滿和幸福,而絕不能成為喜新厭舊乃至婚外性關系合法化的理由。這是因為,人通過主觀意識是能夠控制自己的本能行為的,這也就是人在饑餓時為什麼不會盲目地撲向食物,人也不會随随便便地奔向任何一個性目标,因為人畢竟是不同于其他動物的高等動物。因此,若問我們能夠戰勝所謂的四年之癢、七年之癢乃至十四年之癢,把婚姻、愛情其中也包括給人們帶來無限歡樂的性愛長久地堅持下去嗎?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一切事在人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