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在陝西有一個家喻戶曉的“關中八大怪”的順口溜,幽默诙諧的道出了陝西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文化特色。
第一怪:闆凳不坐蹲起來,據說出自“荊轲刺秦王”的典故,秦王席地而坐無法拔劍,隻好繞柱周旋。“蹲景”是關中農村有名的亮點,由于從小生活在農村,因此我經常能看見這幅場景:村裡的爺爺奶奶蹲在自家門口,手裡拿着洋瓷碗蹲在門口吃的津津有味,一般碗裡都會是麻食(一種面食),餃子,幹拌面,當有人經過的時候,他們就會喊“唉~,吃飯了沒有?來家裡吃點。”
荊轲刺秦王
第二怪:房子半邊蓋。
為什麼要把房子蓋一半?首要因素就是貧窮,這種半邊蓋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能節約大量的木材,實現了關中人少木多土多的蓋房理念。傳統的關中院落進門有一道叫照壁的牆,往裡左右都是廈子房,最裡面是安間正房。關中有順口溜“有錢住北房,避風又向陽。”北房是指座北朝南的房子,一般都是安間房,也有根據院子走向蓋的廈子房。這種格局的四合院是關中居民的主流。
第三怪:姑娘不對外。
因為在古代,陝西一度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八百裡秦川是自給自足的寶地,風調雨順,物産豐富,缺少災害,而往西是陽關,自古是苦寒之地,前面是王昭君哀怨千年的琵琶聲咽,南面是橫亘八百裡的大山秦嶺,因為這條具有曆史局限性,所以也在社會的發展中慢慢被淘汰。
第四怪:帕帕(頭巾)頭上戴。
過去人的生存環境差,黃土高原上風刮塵揚,烈日毒辣,婦女們出門幹活串戶沒個遮蔽可不行,走親戚,回門子(回娘家),下地幹活時這個自制的手帕就發揮出大作用,年輕的婦女把手帕戴出許多花樣來,成為風情和裝飾,關中婦女的手帕都很大,如果需要還能包裹東西當手袋用。
第五怪:面條像褲帶
關中獨特的地理構造和自然環境使得關中地區成為一個以面食為主的地區,關中人做出的花樣達幾十種,棍棍面、片片面、涼面、臊子面、酸湯面、漿水面等等。說其像那褲帶,說的是那面做的寬度和長度,在關中地區的面館,有一種面是整碗隻有一根面條,這種面又寬又長,吃了管飽。
褲帶面
第六怪:鍋盔像鍋蓋
由于關中地區以前為了避免浪費,且屬于大家庭吃飯的傳統,所以,每家每戶都有很大的鍋做飯,所烙出的大餅和鍋底相當,并且由于面體發酵比較好,厚度适中,俗稱"鍋盔"。
鍋盔
第七怪:辣子一道菜
關中人對于辣子情有獨鐘,愛吃,而且和别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幹辣子面,而是油潑辣子,無論是夾馍還是拌面調味都很香,秦椒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獨特的香味。
油潑辣子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來
這裡的唱戲指的是秦腔表演,西安城牆周圍會有很多自發的群衆團體在那裡唱秦腔,确實不需要擴音器之類的東西,老遠就能聽到,這種唱腔也許和關中人的語言特征有關,憨厚、耿直、高調。
秦腔《三娘教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