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背50個成語?在生物教學中,适時恰當地運用成語,能夠形象地解釋一些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變枯燥為生動,為了使小夥伴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特整理了以下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幫助哦~,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學生必背50個成語?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在生物教學中,适時恰當地運用成語,能夠形象地解釋一些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變枯燥為生動,為了使小夥伴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特整理了以下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幫助哦~
1.千篇一律——細胞的有絲分裂,其特點是染色體複制和均分。正常情況下,不論細胞分裂多少次,染色體數目不變,保證了親子代遺傳性狀的穩定。
2.改頭換面——胚後發育中的變态發育,能夠在短時間内形成一個與幼體面目全非的自己。
3.一分為二——有絲分裂後期,着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
4.華而不實——植物體缺少元素硼而出現的現象。缺硼時,花粉發育不良,植物雖開花,卻不能受粉,很難形成種子。
5.時隐時現——連續分裂的細胞,染色體和染色質形态的變化。
6.吞吞吐吐——細胞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是大分子和顆粒性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7.無中生有——光合作用中的物質變化,綠色植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糖類。
8.根深葉茂——根深才能充分吸收水和礦質離子,使二者最大限度地參與生命活動,保證植物茁壯成長。
9.瞬息萬變——新陳代謝,即生物體内數量衆多、反應迅速的化學變化。
10.川流不息——高等動物和人的循環系統,負責運送各種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
11.津津有味——唾液中澱粉酶的作用,能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而使味蕾感覺到甜味。
12.移花接木——植物的營養生殖方式。通過扡插、嫁接等方式來繁殖花卉和果樹。
13.不攻自破——卵生生物的個體發育。是指胚胎發育到一定階段後,幼體破殼而出,進入胚後發育。
14.無師自通——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包括趨性、非條件反射和本能。
15.六親不認——動物後天性行為中的印随。例如,剛孵化的小天鵝,會緊跟它所看到的第一個大的行動目标(可以不是雙親)。
16.驚弓之鳥——鳥類的條件反射。
17.畫餅充饑——人的條件反射。
18.開花結果——開花受粉後形成種子,種子産生生長素促進果實的發育。
19.供不應求——異化大于同化。如人的甲狀腺機能亢進。
20.言傳身教——高等動物和人的後天性行為,使個體通過學習和經驗積累以更好地适應環境和社會。
21.一枝獨秀——植物的頂端優勢,即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
22.紅杏出牆——植物的向光性。生長素在背光側比向光側分布多,使枝條朝向光源一側生長和彎曲。
23.失之交臂——在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在四分體時期的交叉互換,是基因不完全連鎖遺傳規律的理論依據。
24.獨一無二——每種生物的遺傳物質。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遺傳多樣性。
25.良莠不齊——基因突變。突變是不定向的,既能産生有害變異,也會出現有利變異。
26.患得患失——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對人而言,有性腺發育不良(少一條X染色體)和先天愚型(多一條21号染色體)等遺傳病。
27.内憂外患——生存鬥争。
28.枯木逢春——溫度等生态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29.恩将仇報——種間關系中的寄生。
30.弱肉強食——種間關系中的捕食。
31.東施效颦——拟态。我不是我自己。
32.作繭自縛——适應的相對性。
33.黨同伐異——種内互助和種間鬥争。
34.自相殘殺——種内鬥争。
35.同心協力——種内互助。
36.哀鴻遍野——環境污染給生物帶來的危害。
37.飲鸩止渴——水污染帶來的危害。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理,人将自食其果。
38.劫後餘生——動物的細胞培養中,個别細胞經原代培養,到傳代培養,曆經兩次劫難,才有可能變成癌細胞,成為“不死細胞”。
39.毛骨悚然——交感神經興奮,皮膚立毛肌收縮,骨骼肌不由自主地顫栗。
40.自給自足——自體移植。如皮膚移植,能減少組織相容性抗原引起的排斥。
41.狹路相逢——受精作用。即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的壺腹部相遇并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42.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各種細胞器之間的結構差異決定了其功能的獨特性。
4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生态系統中的食物鍊。
44.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自然選擇。即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4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保護色。我不在這裡。
46.同甘共苦,生死與共——種間關系中的共生。
47.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建立自然保護區,使珍稀生物有立足之地,能各得其所。
4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轉基因技術。如我國科學家将某種細菌的抗蟲基因導入棉花,培育出抗棉鈴蟲效果明顯的棉花新品系。
49.牽一發而動全身——食物鍊中每種生物都有其重要地位。一種生物的數量發生變化,整個食物鍊都會受到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