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特别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尤其是一些不好的飲食習慣。也許會由于你一時的大意而傷害到胎兒的生命安全已經你自己。所以準媽媽們在飲食上學問也大着哦!
蛋白質是人體構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物質。妊娠後期生長最快,此時蛋白質的合成率也最高。
而母體由于自身生理變化需要蛋白質量較平時也要高。當母體血液中氨基酸水平低于正常時,可導緻綜合症的發生;這對胎兒的發育,特别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影響也非常明顯的,而且這種影響常常不可逆的。
鈣和磷這兩種物質,是胎兒骨骼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原材料”,骨鈣水平在妊娠後兩個月,其增長速度猛如火箭。孕婦将影響胎兒的骨骼與牙齒發育,如導緻嬰兒的發生和出牙時間推遲;孕婦本身可發生骨質疏松、軟骨病和肌肉痙攣、血凝不正常等症狀。孕期還可降低妊高症的發病率。
妊娠期孕婦對鐵的需要重要程度絕不亞于鈣。如果孕婦體内鐵貯備不足将直接影響到儲鐵量,使嬰兒在出生前4個月就可發生鐵缺乏性症和缺鐵性。
葉酸在機體的造血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葉酸缺乏時,可出現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魚肉、畜禽瘦肉、雞蛋、鮮奶、大豆及其制品等;富含鈣和磷的食物有、豆制品、硬果類、芝麻醬、蝦米皮、海帶及蔬菜中的苋菜、小白菜等;富含鐵的食物有動物的血和肝髒,其中的血紅素鐵含量高且吸收利用率高;葉酸最豐富的來源為動物肝髒及綠葉蔬菜、酵母和動物腎髒等。
在妊娠早期(0-3個月),胎兒發育緩慢,孕婦由于妊娠反應,應少食多餐,盡量選用清淡、易消化、适合反應期口味的膳食,如面包幹、烤饅頭片,可減少惡心、;水果蔬菜可刺激食欲,防止;多吃富含VB1的食物或VB1片劑以增強消化功能。此階段每日應盡量吃進150g以上的碳水化合物以防止饑餓引起的血中酮體蓄積;攝取蛋白質40g以上,以維持正常平衡。在妊娠的中期(4-7個月),母體也開始儲備蛋白質、脂肪、鐵、鋅等營養素,每天應吃下7-8兩糧食(包括五谷雜糧),2兩豆類及其制品,2兩肉(禽、畜、蛋、魚),經常吃動物肝髒和血;1斤菜(一半就是綠色菜,可常吃些蘑菇、海帶、紫菜),2兩水果,牛奶或豆漿4-5兩。妊娠的後期(7-9個月)胎兒增長最快,孕婦可在上述膳食基礎上再加些營養價值高的蛋白質(50g禽、魚或250g牛奶,或200g豆腐,豆漿也可),适量減少糧食。食鹽和醬油應适當減少以防浮腫。
營養專家指出,如果在每天正常飲食的基礎上,适當地飲用母寶,來代替飲用鮮牛奶,則能獲得更充足的營養素,而且可以改善排便情況,低脂配方也不必使您過于擔心身體發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