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大學生常見性心理困擾

大學生常見性心理困擾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32

  一、性認知方面的偏差

  一、性認知方面的偏差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随着我國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性的認識發生了變化,但幾千年封建社會愚昧、保守的“性”觀念的影響,還遠遠未能肅清。因此,一些大學生受其影響,特别是一些來自偏遠地區或農村的大學生受其影響,對“性”仍持有某些不正确的認知,仍把性看成是下流的、肮髒的、難以啟齒的、污穢的、亵渎的、低級的、見不得人的東西。這種性認知往往導緻性情感、性态度的過敏、禁忌、矛盾、沖突,進而影響她們的自我評價。表現為焦慮、煩躁、厭惡以及内心不安、恐懼、自責等。少部分性困擾嚴重的大學生,出現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抑郁、不願與異性同學交往,并常常陷人焦慮、困惑和苦悶之中,從而影響其學習、社會活動等,甚至會幹擾自我的正常發展。但也有些女大學生過于強調性的生物性,信奉“性自由”、“性解放”,在行為上放縱自己,尋求“一夜情”的刺激,玩多重性伴侶的遊戲,更有甚者充當伴遊和“二奶”徹底違背性道德,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人格地去獲得性的滿足。這樣一種性認知、性情感、性态度的偏差,既是一種不健康性心理的表現,也是引起一系列性心理障礙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會的進步,文化多元狀态的出現,比如近年來女大學生在性認知方面有了較大的轉變。在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卷調查中,對“有人認為現代女性不必太在乎傳統的貞操關,隻要是為自己認為的真愛而付出,就不必抱着傳統觀念不放”的回答中,21.2%的女生持贊成态度,41.4%的女生表示不太贊成,27.9%的女生表示不贊成,9.5%的女生表示還沒考慮過。

  二、月經期的煩惱

  月經的來潮是女子進入青春期的标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有的女大學生受錯誤觀念的影響,認為“月經不幹淨”“見不得人”,對來月經有一種厭惡排斥心理,把來月經稱“倒黴”就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暗示。由于部分女同學對月經本身産生害羞、厭惡、恐慌的情緒,以及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所引起的緊張、煩躁、抑郁等,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引起月經紊亂,惡性情緒甚至會引起痛經、閉經。而且月經期間人體容易疲勞,容易受涼感冒,因此女大學生經期的生理和心理衛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三、性自卑

  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關注與自己性别相關的體形特征。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美麗或者潇灑。如果認為自己長相平凡等,就會感到苦惱。比如有的女大學生對自己乳房大小十分關注和擔憂。個别大學生過于在意自己的外形特征,若遇到被拒絕、被歧視或戀愛挫折,容易引起性心理嚴重适應不良,極個别甚至會走上自殺輕生道路。

  我是一名大一的女生,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卻是一名不太受歡迎的女孩子,在家裡父母有點看不起自己,在學校老師不太喜歡自己,同學們中也有很多人與自己合不來。我覺得很少有男生正眼看我,看到同寝室的同學總有男生追求而幸福的樣子,我内心充滿了痛苦與自卑,為什麼沒有男生喜歡我?這個問題一直萦繞在我的腦海裡,讓我無法釋懷。我總覺得,一個人要讓别人喜歡,這裡邊真的有好深的學問。我非常苦惱,怎樣才能讓别人喜歡自己,好讓自己的生活一路順風,充滿陽光呢?

  四、性嫉妒

  對現實或想像的優于自己的性愛競争者所持怨恨的情感。當同性别的人出現,而自己的性愛對象有被占有或被奪取的可能時,就會産生各種複雜的情感體驗和行為。一般先是注視、疑慮、擔心或跟蹤,繼而轉為憎恨、敵視,甚至采取暴力或自虐、自殘行為。女大學生的性嫉妒心理比男大學生強烈得多。

  從個體心理發展過程看,性嫉妒開始于嬰幼兒時期。嬰兒為争奪母愛,可表現出抓扯與母親親近的别家孩子。進入少年時期,對自己喜愛的異性與他人接近會感到被異性忽視而傷感,或對嫉妒對象進行冷嘲熱諷、語言攻擊。處于戀愛之中的青年男女,普遍都有過嫉妒的情感體驗。這種嫉妒可演變為戀人之間的猜疑、誤解、争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糾葛,使戀愛過程變得迂回曲折,甚至關系破裂。一般說來,雙方相愛越深,一旦引發性嫉妒的後果也越嚴重。自信心缺乏和要求愛情專一是嫉妒産生的兩個重要原因。

  五、性幻想的困擾

  性幻想是指在某種特定因素的誘導下,自編、自導、自演與性交往内容有關的心理活動過程。它又稱愛欲性白日夢。這是青春期常見的一種自慰行為,是一種正常的、普遍的性心理反應。美國的精神病學教授賀蘭特•凱查杜裡安曾經指出:“這種幻想是人人都随時準備進入的一種快樂源,也是對行動的一種替代——作為一種暫時的滿足,同時等待更具體的幸福,或者是對不能實現目标的一種補償。他們允許被禁止的希望進行部分的、可容忍的表達,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性生活上的挫折。幻想不能完全滿足性的要求,但它可以緩解由失望帶來的氣餒。”随着性心理的成熟和性能力的發展,使得大學生有着強烈的與異性交往的願望,對異性的愛慕也十分強烈,但由于社會環境的約束,不可能滿足這方面的欲望。于是,便把自己在電影、電視、網絡、小說及生活中看到、聽到的戀愛故事,經過大腦的重新組合而編成自己的性故事。通過這種自編自演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幻想來滿足自己對性的心理欲求。大學生對性的幻想是豐富的,有很強的文學性和浪漫色彩。性幻想的内容因人而異,它與每個人的經曆、愛好、思想意識或近期内閱讀的書籍、觀看的電影電視等有關。例如,喜愛看言情小說的,其性愛故事往往是“一見鐘情,私訂終身”。性幻想故事中的戀愛對象可以是任何一個自己崇拜、愛慕的異性。

  性幻想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它一般在入睡前及睡醒後卧床的這段時間,以及在閑暇時出現較多。一般來說,性幻想的發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尤其是守身如玉的少女更易産生。有時,性幻想可導緻性興奮,女性性器官充血,甚至借助于手淫達到性高潮。

  青春期的性幻想是性沖動的一種發洩方式,适當的性幻想有利于釋放壓抑的性行為,但是,如果性幻想過于頻繁且沉溺其中,以至于影響正常的學習和休息,甚至把幻想當成現實,那就會成為病态,則屬于不健康狀态,應加以調節和克服。

  低年級男生小姜對暗戀一位年輕女教師,每當該教師站在講台上,該男生便會産生強烈的感情沖動,不能自己。小姜性格内向,不善于向他人訴說自己的心事,隻能把對青年教師的愛戀之情深深地埋在自己内心深處,稍有閑暇便在腦海想象與老師親密在一起的情景,通過這種想象,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并以此做為自己的情感依托,久而久之,這種幻想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份。時間一長,該男生出現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發呆的現象,學習成績下降,還伴随有複雜的罪惡感,嚴重地影向了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可見,如果過分沉溺于性幻想之中,也可能會導緻性心理和行為的異常,給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後果。

  出現這類情況時,可以求助于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傾訴壓抑的情感,豐富生活内容,轉移注意力,樹立健康的性愛觀念,緩解心理壓力。嚴重時也可以在咨詢老師的指導下,采用系統脫敏等行為療法逐步從嚴重的性幻想中解脫出來。

  六、性夢的焦慮

  性夢是指在睡眠狀态中所做的以性内容為主的與異性交合的夢境,又稱愛欲性睡夢。這是一種無意識或潛意識的性心理活動。女性多發生于青春期後期或成年期。

  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性夢是自慰行為的一種形式。一個人有了性的欲望和沖動,如果客觀現實不允許其實現這種欲望,就必須加以克制。這種欲望和沖動雖在意識層中被壓抑了下去,卻可能在潛意識中顯露出來。于是,便可在夢境中得到實現。因此,性夢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是一種不由行為人自控的潛意識的性行為,故又稱為非意志性的性行為。性夢是伴随着性心理活動的增多而産生的。弗洛伊德認為,夢的功能是保護睡眠,當人睡着時,自我警惕松弛了,被壓抑的願望(經常是性方面的)威脅着要沖進意識,來打斷睡眠,這些願望被允許以夢這樣的僞裝形式來得到部分表達;這種将無意識的願望轉變成夢的想象過程被稱為夢的工作。性夢的内容十分廣泛,性對象多為相識的,甚至是自己的親人。夢境淩亂、模糊,所體驗到的情緒大多是愉快的,少數為憂慮、恐懼等情緒。性夢的結局常以達到性高潮而破夢。女性性夢在醒後一般能回憶出夢的内容,并可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經常會有些人想:“我都夢見他了,還有親密的行為,這不是愛上他了嗎?”也有人反過來想:“我這麼愛他,可怎麼就夢不見他呢?”有些人錯把性夢當成了自己的願望,認為“既然他能來到我的夢中,那麼意味着他一定是對我有意的”。于是執著地開始尋找性夢中的他。具有癔病性格的女生往往把夢境當成實境。曾有一大二女生把夢中的性交确認為“夢中男人”強奸了她,醒來後驚恐萬狀、痛苦不已。

  性夢給大學生帶來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他們中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淫欲,是不道德的,其實适當的性夢有利于緩解性壓力,隻有嚴重者才會對自身的生理、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也對她們與異性的正常交往帶來了障礙。

  七、性焦慮

  廣義上說,性心理矛盾、沖突以及各種性适應不良都會引起性焦慮,這裡主要指對自己形體、性角色和性功能的焦慮。第二性征變化不僅将發育成熟者和未發育成熟者區分開來,而且将成熟男子和成熟女子區别開來,它不僅是區分不同性别的标志,而且是顯示生殖系統開始運轉的信号,同時又是兩性相互吸引的一個重要根源。

  如果認為自己第二性征為重點的體象不如己意,而且很難改變它時,就會出現煩惱和焦慮。如有的女同學認為自己個子太矮;乳房太小不對稱、體毛過多、身材不佳等将影響自己的性吸引力。這些認識成為她們在性生理發育問題上一個十分主要的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有人對1260人作過調查,對自己乳房等性發育問題感到焦慮的有856人,占回答該問題人數的67.9%。這足以說明女大學生在性體征方面具有普遍的焦慮性。除了對形體不滿帶不的不安外,女大學生還為自己的心理行為是否與性角色相吻合而憂慮,比如一些女生覺得自己溫柔不夠、細心不足。在性生理發育問題上,一些女大學生除了對自己的體象和性角色的不滿而産生一些煩惱和焦慮外,有些人還懷疑自己的性功能有問題。從調查來看, 13.3%的大學生懷疑過自己的性功能有問題。這種焦慮并沒有科學依據,因為她們中的多數人并沒有生活的實踐,也沒有經過這方面的檢查,隻是捕風捉影地聽人誤說或看到書上講到一些性功能方面的問題,就胡思亂想,杞人憂天。所以,這是一種自擾行為,是在對性問題似懂非懂的情況下出現的思想混亂。由此可見,對她們進行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八、性自慰的焦慮

  手淫是指性欲沖動時,用手或其他物品摩擦、玩弄生殖器等性器官以引起快感、獲得性滿足的行為,是與青年性生理發育相适應的一種自娛自慰式的自限性性行為。手淫是人到了青春期後産生了性要求和一時不能滿足此要求的矛盾的産物。隻要自然的性活動受到限制,手淫就很容易出現。當有了社會性的性行為,就可能抛棄這種方式。研究表明,性自慰時所産生的生理變化,相當于性交時的生理變化,它是消除性饑渴和性煩惱的一種手段。通過性自慰或“手淫”,可獲得性欲的滿足,緩解性的沖動和張力。手淫在大學生中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本世紀初上海一綜合性大學對693名大學生性心理和性行為的調查顯示,有85.9%的大學生有手淫行為。

  因手淫而産生心理壓力的大學生也占有一定比例。據調查,産生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對手淫的錯誤認識。這種錯誤認識給手淫者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在每次手淫前後總是伴随高度的精神緊張、恐懼、焦慮、羞愧和恥辱甚至罪惡感。為了獲得手淫的快感,在手淫時假想或再現記憶中性愛的情節,事後,感覺自己低級、庸俗。從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産生羞愧、焦慮。正如美國的艾迪早在1930年所著的《情與青年》一書中所指出的“如果手淫之事,一旦發生惡果,那必是恐吓與畏懼的結果,因為手淫本身不至于産生不好的影響。”當然,長期頻繁的手淫,會引起大腦高級神經功能和性神經反射的紊亂,自然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對待手淫應按照我國著名醫學家吳階平教授所說的那樣:“不以好奇去開始,不以發生而煩惱,已成為習慣要有克服的決心,克服之後就不再擔心。”如果女大學生能以平靜的心理去對待手淫,既不上瘾成癖,又不内疚懊悔,就不會引起性心理的異常。

  九、性倒錯

  從近幾年我國在大學生中開展性心理咨詢服務所提供的信息,在大學生中,性變态的比例并不高,但這不意味着對這一問題可以忽視和回避。一項對某市5所高校所作調查的結果顯示,同性戀占5.1%,異裝癖占2.1%,戀物癖占1.3%。 性倒錯即人們平時所說的性變态,性變态是指有性行為異常的性心理障礙,其共同特征是對常人不易引起性興奮的某些物體或情境有強烈的性興奮作用,或者采用與常人不同的異常性行為方法滿足性欲或有變換自身性别的強烈欲望,以及其她與性有關的常人不能理解的性行為和性欲、性心理異常。性倒錯的表嚴于式多種多樣,包括同性戀、戀物癖、異裝戀、虐待狂、露陰癖、窺淫癖、易性癖等。同性戀是否屬于性變态,是一個引起廣泛争議的問題。

  導緻性變态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它們包括生物遺傳方面、心理學方面、環境和社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性變态患者對于正常的性活動通常沒有要求,甚至心懷恐懼,他們的變态性行為常具有強迫性和反複性,她們的自我控制和自我保護能力往往較差,但并非時時發作。她們隻是在歪曲的性沖動支配下,在特定的情景和處境下突然付諸行動,當時怎麼也控制不了自己,她們在事前并無周密準備,案發後又能供認不諱,常常感到痛心疾首,無限悔恨,有些人強烈要求醫治,希望擺脫這種令人痛苦的狀況,但也有些人則不認為自己是病。

  性變态的異常性行為使其本人體驗到極端矛盾和痛苦,這種痛苦是性欲和社會道德标準之間的沖突或本人認識到給他人帶來了侵害,出現心理上的自責和内疚。由于性變态的異常性行為可能使性對象遭受到侵害,常常被視為危害社會性道德的行為,引起法律問題,但不是流氓犯罪行為,對性變态的異常性行為所造成的他人侵害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更多精彩推薦:

  大學情侶隻是為了享受快樂的感覺

  專家呼籲少讓兒童看言情劇

  女孩 脫衣前給自己五分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