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編者按:近期,市政府工作部門單位2021年“亮目标”政務公開活動舉行,35個市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上台發言,公開2021年的工作任務目标和推進措施。這是我市連續第三年舉行“三亮”活動,兩年來,各部門單位言出必行、有諾必踐,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1年,各部門單位要根據自己的承諾,細化措施,狠抓落實,确保圓滿完成各項目标任務,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為富強濱州建設貢獻力量。
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道臣(記者張丹丹攝影)
2021年,市工信局承擔全市重點任務34項,其中,83工程牽頭任務14項,政府工作報告分解任務10項,主責主業重點工作任務10項。主要預期目标為: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技改投資增長15%以上。
聚焦工業轉型升級攻堅突破,堅定不移抓好技術改造
一是實施千項技改、千企轉型“雙千”行動。制定實施《2021年全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導向計劃》,推進314個投資過500萬元的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技改投資400億元。
二是實施智能化改造專項行動。開展雲技改對接服務,培育智能化工廠和數字化車間10家。
三是加強技改培訓。對1336戶規上企業及新列統企業業務人員進行技改業務輪訓,培訓2000人次以上。
聚焦兩化深度融合攻堅突破,堅持數字化賦能
一是加強平台建設。充實完善工業互聯網項目庫,培育産業互聯網平台6個。
二是開展工業互聯網點對點服務。舉辦工業互聯網牽手行動、兩化融合深度行縣區行等活動10場,完成1-2家工業互聯網标識解析節點布局規劃。
三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新建5G基站2200個以上,培育5G應用場景20個,實現市縣主城區及有應用需求的園區全覆蓋。
聚焦夯實産業基礎攻堅突破,加快現代優勢産業集群建設
一是加強規劃引領。編制實施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和臨海工業規劃,修訂完善臨海化工新材料、海工裝備等産業發展指南。
二是加快推動傳統産業向“戰新”産業轉型。高端鋁産業向輕量化鋁新材料裝備制造産業轉型:中高端鋁制品占比達到65%左右,争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打造世界鋁業基地。化工産業向新材料新能源産業轉型:以化學新材料重點産品為基礎,不斷強鍊補鍊延鍊,向化工新材料産業鍊、紡織功能性新材料産業鍊延伸發展。醫藥産業向醫藥醫療器械産業轉型:培育壯大西王醫藥、融川醫藥、如悅醫療等醫藥企業,打造醫藥醫療器械産業高地。電子信息産業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轉型:培育壯大陽信半導體分立器件産業集群、黃河科技電子信息産業集群和長威電子、遠洋科技等領軍企業,打造基礎電子工業集聚區。
三是加快推動家紡服裝産業向優勢産業升級。打造“時尚”紡織品牌,組織舉辦首屆世界家紡大會、專題論壇等系列活動。
四是推動産業集約集聚發展。以33個産業園區為載體,構築現代産業體系,園區産業占比達80%左右。
五是加強産學研合作。培育工業設計中心5家以上、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0家以上。舉辦第二屆“渤海杯”創意設計大賽。組織好先研院創意設計中心招商運營工作,助力已入駐的38家企業服務全市中小企業。
聚焦推動産業鍊高級化攻堅突破,增強發展内生動力
一是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實施《濱州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進7個專項行動。
二是實現“畝産效益”評價規下企業全覆蓋。重點推動7項差别化政策落實落地,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三是建立重點行業聯盟。鼓勵領航型企業牽頭建立鋁、化工、紡織、裝備等6個行業聯盟。
四是加強高成長企業梯隊建設。建立高成長中小企業數據庫和培育庫,培育“專精特新”、瞪羚企業各10家,培育“小升規”企業220家左右。
五是開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評價。優選5家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六是加快區域綜合評估。完成8家省級開發區區域評估,并向各專業園區延伸。
聚焦優化産業生态攻堅突破,打造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營商環境
一是加強企業家培訓。分專業、分行業、分專題舉辦企業家培訓9期,培訓3000人次以上。
二是完善市縣應急轉貸服務體系。服務企業100家以上,累計轉貸金額100億左右。
三是抓好工業經濟運行。緊盯100戶重點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
四是做好防疫物資生産儲備。對3家市級防疫物資代儲點企業、11家口罩生産企業和21家消殺用品生産企業進行調度幫扶。
五是抓好安全生産。切實履行民爆、船舶、通信等行業監管職責,加強工業行業指導督促,嚴防較大及以上生産安全事故的發生。
責任編輯:邱芹
本文來自【濱州日報-濱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