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炎臨床表現與分型
根據不同病因,臨床上可分7種表現。
1.急性淺表性龜頭炎:此型常由于局部物理因素如創傷、摩擦、避孕藥、肥皂和清潔劑對局部的刺激而引起。
臨床表現為局部水腫性紅斑、糜爛、滲液和出血,繼發細菌感染後形成潰瘍面,井有膿性分泌物。上述症狀因局部摩擦,或包皮翻轉不良,分泌物積聚刺激創面而使炎症加重。自覺症狀為局部疼痛,摩擦後更為明顯,病人感到行動不便。局部炎症顯着者,可伴有輕度全身症狀,如疲勞乏力、低熱、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
2.環狀潰爛性龜頭炎:臨床上可獨立存在,也可為Reiter病的粘膜症狀。
臨床表現為龜頭及包皮發生紅斑,逐漸擴大,呈環狀或多環狀,以後形成淺表潰瘍面。若包皮翻轉不良而繼發感染者,可使症狀加重,這時失去其環狀特征,而不易與淺表性龜頭炎區别。
3.念珠菌性龜頭炎:此型為原發性,也可為繼發性,後者常繼發于糖尿病、老年消耗性疾病以及抗生素和激素治療之後。
臨床表現為紅斑,表面光滑,邊緣輕度脫屑,并有衛星狀分布的丘疱疹和小膿疱,緩慢向四周擴大,境界清楚。急性發作期龜頭粘膜紅斑呈水腫性,境界不鮮明,有時糜爛、滲液。若反複發作的念珠菌性龜頭炎可引起包皮幹裂、纖維化和龜頭組織硬化性改變。
4.漿細胞性龜頭炎:此型中年患者多見,為單個或多處經久不退的局限性斑塊,經過緩慢。表面光滑或脫屑或潮濕,浸潤較為明顯,邊緣一般。清楚,不形成潰瘍。有時外形和龜頭增殖性紅斑很相似。
5.阿米巴性龜頭炎:本病少見。患者原有包皮龜頭炎病變,皮膚失去正常屏障作用,在此基礎上腸道阿米巴病感染後引起阿米巴性龜頭炎。臨床表現為浸潤,糜爛、潰瘍,組織壞死較為明顯。
6.雲母狀和角化性假上皮瘤性龜頭炎:臨床表現為龜頭部的皮疹浸潤肥厚,局部角化過度并有雲母狀痂皮,呈銀白色。龜頭失去正常彈性,日久呈萎縮性改變。
7.滴蟲性龜頭炎:為輕度暫時性糜爛性龜頭炎,可伴有或不伴有尿道炎。開始龜頭部起丘疹和紅斑,範圍逐漸擴大,境界清楚,紅斑上見針頭至粟粒大的小水疱,以後水疱擴大,互相融合,并形成輕度糜爛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