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1 23:12:31

對于物種而言,種群中每個個體生命都是有限的。為了保證種群的延續,多數高等動物采用精卵結合有性生殖方式繁衍後代,維持族群。是負責繁衍後代的幹細胞:生殖幹細胞。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人類繁衍的秘密)1

自然界中,大多數高等動物新生命的開始都源于父親精子和母親卵子的結合。精卵細胞結合形成一個受精卵,新生命就這樣誕生了。在生殖過程中,單倍體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負責将父代、母代遺傳信息傳遞給子代。

精子和卵子的各自起始細胞,便為生殖幹細胞。作為成體幹細胞的一種,生殖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向生殖細胞分化的能力,在維持自身數量的同時,不斷産生分化的生殖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配子。

研究顯示,哺乳動物雄性生殖幹細胞隻占生殖細胞總數的0.02-0.03%,但這萬分之一左右的細胞,卻肩負着重要的任務,需要在一生的時間裡産生成千上萬的精子[1]。正常男性一生大概能産生超過9520億成熟精子[1]。

而在雌性哺乳動物中,正常雌性一生隻能産生相對稀少的數目的成熟卵子。如正常女性,一生中隻能産生300-500顆成熟卵子。這是否意味着,雌性卵巢中不存在生殖幹細胞,或者說生殖幹細胞數量極其稀少呢?

1、生殖幹細胞的起源

要想全面了解“生殖幹細胞 ”,我們先把雌性生殖幹細胞的世紀争論先放一放。先看一看,雄性和雌性生殖細胞,最初的來源是哪裡?

生殖幹細胞,你來自哪裡?

我們先從小鼠胚胎發育開始,随後介紹人類胚胎發育,去看生殖細胞的起源。

1)胚胎時期的生殖細胞

在小鼠胚胎發育過程中,在E7天原腸胚時期開始出現生殖細胞的祖細胞:原始生殖細胞PGC(Primordian Germ Cell)。

E7天是什麼意思?就是指胚胎發育的第七天,從受精卵形成開始計時。大家都聽說過大名鼎鼎的胚胎幹細胞,其具有多能性,能分化成各種類型的細胞,這個大佬就是在E3.5天的囊胚期存在于囊胚内細胞團ICM中。

PGC通過細胞遷移,長途跋涉,E10.5到達胚胎的生殖脊,在此過程中PGC數目逐漸增多,在生殖脊部位定植下來,随後分化為生殖細胞:雄性胚胎中變成精原細胞,雌性胚胎中則形成卵原細胞。

生殖脊經過分化、發育,最終形成雄性性腺睾丸和雌性性腺卵巢,而PGC最終變成了性腺部位的生殖細胞。

一句話, 一切生殖細胞包括生殖幹細胞都是來源于胚胎時期的原始生殖細胞PGC。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人類繁衍的秘密)2

圖一:小鼠原始生殖細胞PGC(褐色細胞)在胚胎中的分布變化

原始生殖細胞在胚胎發育時期,從最初的外胚層(epiblast)經過背系膜(dorsal mesentery),最終到達生殖脊(genitarridge)引自Jae Yong Han:…genome editing in birds.”

2)出生後的生殖細胞

那麼,胚胎在出生前夜,其精原細胞、卵原細胞會隻是安靜待在自己的位置睡個大覺麼?

卵原細胞不是的,她非常勤奮。雌性小鼠出生(E20)前夜,卵原細胞大量增殖,會進行減數分裂,形成初級卵母細胞。小鼠在出生前形成生千個初級卵母細胞,而女性則達到了百萬數量級别,而這些卵母細胞隻是停留在第一次減數分裂的雙線期,且大部分會在出生後發生程序化死亡。

出生後,睾丸和卵巢還會繼續發育。

在睾丸中精原細胞逐步分化,在性成熟時便開始進行精子發生,通過減數分裂和有序分化,依次形成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圓形精子,最終圓形精子形成 “蝌蚪形”成熟的精子,形成生殖能力。

卵巢在性成熟時,卵母細胞已經進入到第二次減數分裂,形成了次級卵母細胞,最後通過排卵,進入輸卵管,形成生殖能力。

與雌性小鼠卵巢發育過程類似,人類女性出生時卵巢中大約有200萬個卵泡(一個卵母細胞 N個顆粒細胞形成一個卵泡),到青春期時則隻剩下約30萬個。數量貌似巨大,但是正常女性一生大概有約300-500個卵泡可以發育成熟并排卵。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人類繁衍的秘密)3

圖二、哺乳動物卵巢結構示意圖

卵巢中卵細胞與顆粒細胞組成卵泡結構,在排卵周期中,首先原始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s)發育成初級卵泡(Primaryfollicles)、次級卵泡(Secondary follicles),在形成囊狀卵泡(Vesicularfollicle)後,卵細胞脫離卵泡結構,排出卵巢,剩下的卵泡結構逐漸萎縮形成黃體(Corpus luteum)(引自KevinCoward:Mammalian reproductive physiology)

2、尋找你心中的生殖幹細胞

在哺乳動物的生殖器官裡,充滿了各種大同小異的細胞,那麼如何從茫茫細胞海洋中得知哪些細胞是生殖幹細胞幹細胞,哪些細胞不是呢?

開啟尋找生殖幹細胞之旅

1)雄性生殖幹細胞的發現

傳統觀念認為,出生時精原細胞數量是确定的。如果沒有一種生殖幹細胞來提供精原細胞,導緻精原細胞枯竭,那麼男性産生精子的能力會迅速消失。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剛才提到,男性一生中能産生超過5250億成熟精子,具有持續産生精子的能力。那麼睾丸中必然存在着這麼一種細胞,不斷補充精子産生所損耗的精原細胞。這種細胞符合幹細胞的标準,即必然存在着雄性生殖幹細胞,一方面不斷分化補充精原細胞以供精子發生,一方面也不斷自我更新,維持自身數目,以避免幹細胞資源枯竭。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人類繁衍的秘密)4

我們知道,哺乳動物睾丸中彎曲盤旋着大量曲細精管,一個成年人所有曲細精管長度加起來可達260米。這些曲細精管負責精子的産生,成熟後的精子可以通過輸精管排出體外。

那麼曲細精管的哪個位置,駐紮着幹細胞呢?

小鼠性成熟時,睾丸曲細精管則為“中空”結構,包含有處于各種分化時期的生殖細胞:如生殖幹細胞、精原細胞、精母細胞等,在管中心附近聚集大量成熟精子,而雄性生殖幹細胞則位于管壁附近(圖二和圖三)。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人類繁衍的秘密)5

圖三、哺乳動物睾丸、曲細精管結構及精子形成過程示意圖

睾丸(testis)中存在着大量曲細精管(seminiferous tubule),在曲線精管管壁由外向管中心分别分布着支持細胞(sertoli cell)、精原細胞(germinal cell orspermatogonia cell)、初級精母細胞(primary spermatocyte)、次級精母細胞(secondary spermatocytes)、圓形精子(spermatids)和成熟精子(spermatozoa)

那麼雄性生殖幹細胞如何發現的呢?

最早在1994年美國人Brinster RL教授首次将小鼠精原細胞(包含有生殖幹細胞)注射到無生精能力的小鼠睾丸曲細精管中,使小鼠恢複了生殖能力,首次通過試驗證明了小鼠雄性生殖幹細胞的存在。随後大量的研究工作,實現了體外分離培養雄性生殖幹細胞,并找到了一些标記物如PLZF,來識别體内的雄性生殖幹細胞。如下圖,就利用Stell4蛋白來标記出了小鼠的雄性生殖幹細胞(圖三,綠色細胞為生殖幹細胞)。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人類繁衍的秘密)6

圖四、新生小鼠雄性生殖幹細胞定位:綠色細胞為Sall4 雄性生殖幹細胞

藍色為細胞核,外圈紅色為支持細胞sertoli,顯示雄性生殖幹細胞位于支持細胞所處的曲細精管外壁附近

人類睾丸曲細精管結構和幹細胞定位模式與小鼠類似。但人類雄性生殖幹細胞分離後在體外進行長期培養直到2009才成功[4]。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在成體雄性睾丸中,生殖幹細胞位于曲細精管外壁附近,且數量稀少,但功能及其強大:如男性的生殖幹細胞需要承擔起産生超過5250億成熟精子的任務。

2)雌性生殖幹細胞的發現

傳統觀念依然認為,雌性哺乳動物卵細胞數目在個體出生時,便已确定,不會更新增加,在性成熟後随着不斷排卵,不斷減少,如正常女性一生中隻能産生300-500顆成熟卵子。

這是否意味着,出生後的哺乳動物卵巢中無生殖幹細胞存在,使得卵細胞最終走向枯竭,使得女性生育年齡受限在16-50歲。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人類繁衍的秘密)7

圖: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而近期的研究結果正在挑戰這一傳統觀念,證明出生後卵巢中仍然存在着雌性生殖幹細胞,支持着卵細胞更新

最先發起這一挑戰的是Jonathan Tilly和吳際教授。

2004年,Jonathan Tilly教授在哈佛醫學院任職期間,發現了成年小鼠卵巢中存在着旺盛分裂的生殖細胞,且通過統計卵巢卵泡數目的變化,證明成年後卵細胞更新仍然存在[5]。這是科學界第一次拿出哺乳動物卵巢生殖幹細胞存在的證據。

在2009年,Nature Cell Biology雜志發表上海交通大學吳際教授研究成果。通過磁珠分選技術,成功從小鼠卵巢中分離出雌性生殖幹細胞,此幹細胞能在體外穩定培養并傳代,且通過移植實驗,将幹細胞移植到無卵泡發生能力的小鼠卵巢後,使受體鼠生育能力恢複,證明了該細胞具有向卵細胞分化的能力[6]。

Jonathan Tilly和吳際教授的工作第一次将小鼠卵巢生殖幹細胞進行了定位:卵巢皮質表面(圖五)。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人類繁衍的秘密)8

圖五、雌性生殖幹細胞定位圖

利用免疫組化(MVH信号)和免疫熒光(MVH綠色信号、BrdU紅色信号)将小鼠卵巢雌性生殖幹細胞進行定位,顯示其存在于皮質區

在2012年,Jonathan Tilly教授則利用類似的流式分選技術,從人卵巢中分離得到了能進行有絲分裂,且具有卵細胞分化能力的生殖幹細胞

其後,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從大鼠、豬等哺乳動物中分離得到了雌性生殖幹細胞,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哺乳動物雌性生殖幹細胞的存在。

3、生殖幹細胞,未來可期

目前根據中國人口協會12年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保守估計全國不孕不育的人數已經高達4000萬,占育齡人口的12.5%,即每8對夫婦中就有1對有不孕不育問題,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甚至達到15%以上。

原始生殖細胞遷移(人類繁衍的秘密)9

圖六、不孕不育年齡及性别比率統計 (引自《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

那麼,很多人就在想,通過雄性生殖幹細胞的研究,是否能解決男性不育問題的方法?或者通過雌性生殖幹細胞的研究,是否能找到延長女性生育時間、延緩女性卵巢衰老的好辦法?或者說找到解決女性不孕問題的方法?

筆者隻能說,前景可期:生殖幹細胞的研究,或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鑰匙之一。

1)産前篩查

如利用生殖幹細胞鑒定與不孕不育相關的基因突變,為産前篩查提供參考。已有資料顯示,在男性不育方面,遺傳因素導緻的不育占比為4%。單基因/多基因突變或者染色體畸變通過影響精原幹細胞功能或者微環境(niche)變化,最終導緻幹細胞缺失或精子發生受阻[7]。

2)藥物開發

如利用生殖幹細胞研究與生殖細胞分化、增殖的關鍵通路,為藥物設計提供靶點。利用靶标藥物,對幹細胞相關通路進行抑制或者激活,加強人體生精的功能、排卵功能,治療弱精子症、少精子症等。

3)細胞儲存

或者提供生殖幹細胞的儲存服務,為高危輻射環境工作人員、化療和放療患者等提供幹細胞提取、擴增和儲存方案,保護其生育能力。

總的來說,現實很殘酷,但未來可能很美好。随着幹細胞技術的發展,相信生殖幹細胞能更多地造福于人類。

希望早日實現From bench to beside。

參考文獻:

1 Sharma S, Wistuba J, Pock T, et al.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updates from specification to clinical relevance[J].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2019.

2 Han J Y, Park Y H. Primordial germcell-mediated transgenesis and genome editing in birds[J]. Journal of animal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8, 9(1): 19.

3 NegusN C, Berger P J. Mammalian reproductive physiology[M]//Current mammalogy.Springer, Boston, MA, 1987: 149-173.

4 Sadri-ArdekaniH, Mizrak S C, van Daalen S K M, et al. Propagation of human spermatogonialstem cells in vitro[J]. Jama, 2009, 302(19): 2127-2134.

5 JohnsonJ, Canning J, Kaneko T, et al. Germline stem cells and follicular renewal inthe postnatal mammalian ovary[J]. Nature, 2004, 428(6979): 145.

6 Zou K,Yuan Z, Yang Z, et al. Production of offspring from a germline stem cell linederived from neonatal ovaries[J]. Nature cell biology, 2009, 11(5): 631.

7 SharmaS, Wistuba J, Pock T, et al.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updates fromspecification to clinical relevance[J].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2019.

(此文為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