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剛剛發現自己的“新情況”還是馬上就要做媽媽了?在孕期的不同階段,準媽媽會遭遇不同的身體狀況,也要學會給自己不同的照顧和保護。遇到哪些問題,應該如何面對?……
孕早期
關鍵詞:先兆流産 避免胎兒畸形
這次懷孕屬于意外懷孕,發現懷孕後,一直感到精神緊張,睡眠不是很好。在一個多月的時候有過一次先兆流産,那時感覺肚子痛,有點像“老朋友”來了時候的感覺。而且工作一直很忙,從那次之後,老公就不讓我自己開車了。3個月左右的時候,又出現了一次先兆流産,症狀是有褐色的分泌物,第二天,情況更嚴重了,有紅色的分泌物,到醫院,醫生建議最好是不留這個孩子了。
醫生解答:
1、為什麼會發生先兆流産?
流産可分為先兆流産、不可避免流産、不完全流産和完全流産。引起流産的原因包括胎兒和孕婦兩方面。其中以胎兒的原因占大多數,包括①染色體等先天性異常;②受精卵異常,精子和卵子異常或着床異常;③胎兒異常、發育不全、畸形、位置異常、死亡等。
準媽媽的原因有:①患有全身性的疾病,如急性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腦炎等;②生殖系統疾病,如子宮發育不全,子宮肌瘤、子宮畸形,宮頸内口松弛等;③内分泌失調,如黃體激素、雌激素等異常;④藥物中毒,過多接觸一些有害物質,如砷、鉛、苯、甲醛等;⑤各種創傷,如精神性或機械性的刺激,特别是腹部外科手術。
2、發生先兆流産後能保胎嗎?
大多數人發生先兆流産後都不情願失去孩子,想方設法保胎,但千萬不可盲目,否則得不償失。據統計,在已明确妊娠的女性中,流産發生率為15%,還有一些準媽媽自己并不知道的流産,如有的表現為“一次過量的月經”,有的隻是“月經延遲了幾天又來了”等。對流産物的染色體分析更令人吃驚:在妊娠4個月的流産物中,染色體異常仍占50%,如果這些胚胎保全下來,将來就是各種先天畸形或發育不健全的孩子。從優生學的角度講,流産是人類自身排除“有缺陷受孕”的一種自然生殖選擇手段。因此,對流産的處理,應根據孕婦及其丈夫的健康狀況,并由婦産科醫生全面評估後,再決定是否保胎。
3、經曆了流産的女性再次懷孕要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年齡就是個應該注意的大問題。我們認為30歲的産婦就屬于大齡了,如果超過35歲,就是高齡了。“高齡産婦”這個名詞曾遭女性同胞一緻抗議,并建議使用“成熟孕婦”取代“高齡産婦”。盡管目前高齡産婦的增加已成為變遷必然的趨勢,但仍有強有力的資料表明:高齡受孕對孕婦本身和胎兒兩者都比較容易出現問題。高齡産婦本身在懷孕時,比較容易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子痫前症、自然流産、前置胎盤、胎盤早剝、難産、産後出血、或增加剖腹産幾率以及母親死亡等。另外,母親的年齡對胎兒有影響,高齡産婦較容易産生染色體異常,先天性畸形、胎兒生長遲滞等。因此,年齡比較大的準媽媽應該聽從以下叮咛:
1) 注意均衡營養,維生素與礦物質的補充;
2)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規律地起居作息,戒煙戒酒,不熬夜;
3) 緩和情緒反應與調适工作壓力,在充分認知之下,避免太多無謂的錯覺妄想,應以平常心來度過。
4) 改善工作環境,避開所有可能有危害的污染物質。
5) 按時接受孕前檢查,或盡早接受初次産前檢查。
6) 在懷孕前接受健康檢查,看看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髒等疾病,如果有,應先治愈穩定後再準備懷孕。
孕中期
關鍵詞:前置胎盤 補鈣 體重增長
醫生解答:
1、什麼是前置胎盤?
正常情況下,胎盤應附在子宮的前、後及側壁上,但在某種情況下,胎盤像小帽子那樣附着在子宮頸内口的上方,恰好戴在胎兒頭上或臀部,這種情況稱為前置胎盤。根據前置胎盤的位置,又可分為三種類型:子宮内口全部被胎盤組織所遮蓋,稱為完全性(或中央性)前置胎盤;若子宮頸内口僅一部分被胎盤遮蓋稱為部分性前置胎盤;若胎盤下緣恰恰在子宮頸内口邊緣處,稱為邊緣性前置胎盤。這位準媽媽就是屬于低位性前置胎盤,也是危險發生率最小的一種,一般來說,前置胎盤不會直接影響胎兒發育,也不一定會直接威脅胎兒的生命。隻要血止住了,可以繼續妊娠,也可以平安從陰道分娩。
2、準媽媽如何補鈣?
準媽媽應該在孕中期開始補充鈣質,補鈣首先可以防止出現下肢肌肉痙攣,即小腿抽筋。同時,孕期胎兒吸取鈣充分,出生後不易發生低鈣、佝偻病等,能增加抵抗力,還可預防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當然,過多補鈣也會使胎盤過早出現鈣化,胎頭變硬造成難産等。因此,應根據實際情況,營養狀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3、注意體重增長
一般孕期體重會增長10~12.5千克。體重增長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部分:血液及組織液約3千克,胎兒約3.5千克,子宮及乳房約2.5千克,胎盤約0.5千克,羊水約0.5千克。在最初的三個月内,體重增長還不明顯,但在懷孕中期,體重就會明顯增加,一般會增加7~9千克。到了最後3個月,體重增加的速度就稍慢,每個月增加約1千克。這位準媽媽體重增長得比較快,需要留意。
4、準媽媽體重增長得越多,胎兒就越大嗎?
孕期體重增長過多,一部分原因是胎兒體重較大,但兩者并不成正比。大部分肥胖的孕婦都是自己本身體重超重了。值得強調的是要考慮到是否有妊娠水腫的可能。其實妊娠晚期約有40%以上的準媽媽會出現輕度的下肢水腫,用手指重壓足踝内側或小腿胫骨前方會出現局部凹陷,午後比較明顯,經常站立工作的準媽媽更為突出。如果水腫的範圍局限在膝蓋以下,經過一夜的休息,水腫可以消退,而且不伴有血壓升高或蛋白尿,仍屬正常現象,不必擔心,也無需治療。平時注意避免長時間站立,白天适當休息,勞逸結合,睡眠時擡高下肢,不吃過鹹的飯菜,同時飲食以高蛋白為主,适當運動并穿着寬松的衣服也有利于血液循環,減輕水腫。
但有一種水腫要特别重視,就是在妊娠24周後伴随着高血壓、蛋白尿同時出現的水腫,就意味着準媽媽患了妊娠高血壓綜合症,也叫妊娠中毒症。如果忽視治療,症狀進一步發展,很可能會直接危害孕婦的生命安全。
孕晚期
關鍵詞:貧血 準備分娩
醫生解答:
1、準媽媽為什麼容易發生貧血?貧血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貧血是準媽媽常見的病症,妊娠期的貧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的貧血,由于懷孕後血容量逐漸增加,而其中血漿的增加幅度超過了血細胞的增加幅度,造成血液稀釋而使血紅蛋白相對下降。如果血紅蛋白低于100克/升,稱為生理性貧血,這種貧血無需治療,産後即可恢複正常。另一種貧血是病理性的,較為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還有較少見的巨細胞貧血。發生病理性貧血的原因主要是鐵的攝入量不足或維生素B12、葉酸缺乏。
貧血對胎兒的危害有很多,例如胎盤缺氧,會影響胎兒發育,重者會造成早産、胎兒宮内窘迫。
2、如何預防貧血?
要保證鐵和維生素B12的攝入,可以多進食肝、蛋、瘦肉、豆制品、蔬菜及水果等,定期檢查血紅蛋白、血細胞記數。必要時可補充鐵劑。
3、為分娩做準備
抽出時間做些運動,幫助你順利分娩:
1) 下蹲式:下蹲運動會使骨盆開至更寬,有助于會陰部和陰道之間的區域伸展,防止分娩時會陰撕裂。最初練習下蹲可能有點困難,可以先坐在矮凳上來聯系,把雙腳的間距放寬,身體前傾,背部挺直,用力将膝關節和肘關節一起向外展開。
2) 盤膝坐式:這個姿勢能加強大腿的韌性,也有益于保持下蹲姿勢持久,還能改善骨盆的柔韌性。具體動作先挺直背坐着,雙腳腳底靠在一起,把腳跟朝會陰方向牽拉,并用雙臂将大腿向下壓。同時放松,調整呼吸。
4、分娩前的放松和呼吸練習
分娩時你的肌肉由于對子宮收縮作出反應會自行繃緊,放松有助于應對分娩時的疼痛,保持體力,不緻于很快就疲倦。
穿上寬松的衣服,以舒适的姿勢躺在床上、地闆上或沙發上。用枕頭或靠墊将身體墊好。由下往上開始做放松練習:先收緊腳掌上的肌肉幾秒鐘然後放松;接着逐一收緊、放松小腿、大腿、臀部、腹部、手掌、手臂的肌肉。最後是臉部,緊閉雙目皺起眉頭,再睜開雙眼舒展眉頭;盡力張開下巴,然後放松。再從頭到腳做一遍相同的練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