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中醫治療脂肪肝經驗方

中醫治療脂肪肝經驗方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01 08:53:44

  随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脂肪肝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脂肪肝是由多種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髒脂肪代謝紊亂産生的病變,目前認為當外源性脂肪酸供給增加,遊離脂肪酸運輸至肝髒過多,導緻肝髒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如不及時診治,容易發展為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脂肪肝屬于中醫學的“脅痛”、“積聚”、“痞滿”等範疇,多病程較長,病因病機較為複雜。在其病理演變過程中,多種病因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如暴飲暴食,飲食不節,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或情志失調,肝氣郁結,肝氣犯脾,脾失健運;或病後失調,脾胃虛弱,脾失健運,所緻水濕内停,濕聚成痰,痰濕阻滞,氣機不暢,瘀血内停,阻滞脈絡。

  據其脾失健運,水濕内停,痰瘀阻絡的病因病機特點,治療當以健脾化濕,疏肝活血為法,使脾健濕祛,肝疏氣行,瘀去絡暢,則肝髒脂肪得以祛除。筆者臨床多用白術、丹參各30克,茯苓、豬苓、澤瀉、茵陳、山楂、絲瓜絡各15克,柴胡、郁金各9克為基本方随症加減,每日1劑,水煎分服,以1個月為1個療程。

  方中白術健脾化濕為君,澤瀉、茯苓、豬苓淡滲利濕為臣。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澤瀉能改善肝髒脂肪代謝。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能健脾安神,與白術、豬苓三藥合用是針對本病脾虛生濕、痰熱血瘀的病機。丹參微寒,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痛,養血安神之功效。現代藥理認為丹參可以改善肝内微循環,增加肝血流量,佐以柴胡疏肝理氣解郁,氣行則血行。絲瓜絡通經活絡,清熱化痰。廣郁金行氣活血止痛,清肝利膽。茵陳清利肝膽之濕熱。山楂消食降脂,軟堅祛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