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大寒節氣強腎養脾 食療宜多滋補

大寒節氣強腎養脾 食療宜多滋補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4 09:40:12

  大寒節氣是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大寒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就是最冷的季節咯!大寒養生特别注意哪些呢?生活起居方面該如何調整?一起來了解下吧!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雲:“三九四九冰上走”。在氣象記錄中雖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間那樣酷冷,但仍處于寒冷時期。而随着大寒的到來冬季農閑接近尾聲,在準備腌魚、臘肉之時,已經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緻,此刻人們的身、心狀态也應随着節氣的變化而加以調整。

  《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神也,必順四時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呂氏春秋·盡數》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順應自然規律并非被動的适應,而是采取積極主動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其防禦外邪的侵襲。

  大寒養生,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當今我們又該如何注意大寒節氣裡養生呢?為此提供幾點建議供朋友們參考:

  大寒吃什麼:固護脾腎,調養肝血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适當濃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節,一般家庭都會準備豐富的過年應節食物,此時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同時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濕粥等進行調理。

  另一方面,大寒時節仍然是冬令進補的好時機,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養肝血上,進補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補,二是藥補。“藥補不如食補”,應以食補為主。偏于陽虛的人食補以溫熱食物為宜,如羊肉、雞肉等;偏于陰虛者以滋陰食物為宜,如鴨肉、鵝肉、鼈、龜、木耳等。藥補要結合自己的體質和病狀選擇服用,如體質虛弱、氣虛之人可服人參湯;陰虛者可服六味地黃丸等。能飲酒的人也可以結合藥酒進補,常見的有十全大補酒、枸杞酒、蟲草補酒等。

  生活:睡前洗腳

  大寒時節,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風外,最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于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特别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另一方面,古語有雲“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着要随着氣溫變化而增減,手腳易凍,尤其應注意保暖。

  精神: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後适逢春節,兒孫滿堂,此時精神調養還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内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内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運動:日出後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藥”。冬季活動、鍛煉對養生有特殊意義。大寒時節的運動可分室内及室外兩種,可進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打籃球等體育鍛煉,但應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同時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後為好。

  大寒進補四藥膳 防風禦寒

  遠志棗仁粥

  材料:酸棗仁10克,遠志肉10克,粳米50克。

  做法:棗仁、遠志、粳米洗淨,粳米放入沙鍋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後放入遠志、棗仁,小火煮至粥熟即成。晚間睡前服食。

  功效:滋陰養血安神。适于心悸、失眠者。

  當歸羊肉湯

  材料:生姜30克,當歸30克,羊肉500克。

  做法:将當歸、生姜清水洗淨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内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沙鍋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下入鍋内,再下當歸和姜片,在武火( 大火)上燒沸後,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炖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取出當歸、姜片,喝湯食肉。

  功效:補血,溫中,散寒。 适用于體虛脾弱之乏力、腹瀉、畏寒者。

  益智仁粥

  材料:粳米50克,益智仁5克。

  做法:益智仁研為細末。将粳米淘洗後放入沙鍋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稀粥。調入益智仁末和少量精鹽,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即可。

  功效:溫腎助陽、固精縮尿。适于脾腎陽虛、腹中冷痛、尿頻、洩瀉、遺尿者服用。

  紅杞田七雞

  材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雞1隻,蔥30克,姜20克,紹酒30克,胡椒、味精适量。

  做法:将活雞宰殺後處理幹淨,枸杞子洗淨,三七4克研末,6克潤軟切片,生姜切大片,蔥切段備用。雞入沸水鍋内焯去血水,撈出淋幹水分,然後把枸杞 子、姜片、三七片、蔥段塞入雞腹内,把雞放入汽鍋内,注入少量清湯,下胡椒粉、紹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雞脯上,蓋好鍋蓋,沸水旺火上籠蒸2小時左右,出鍋時 加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虛益血。适用于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産後血虛者均可食用。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的适合在大寒養生的一些保健知識,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人們在注意飲食的同時還要加強身體鍛煉,以便提高身體抵抗力,防止疾病的侵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