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帶兵平息共工氏叛亂後,匪首共工氏也被先鋒祝融部落誅殺,其餘殘部退回原住地,華夏大地又迎來新的和平。
颛顼戰共工
颛顼也像他的爺爺黃帝一樣被加了很多尊号,如玄帝、黑帝、帝颛顼等等,再加上他當初封邑在高陽,所以他的氏為高陽氏。可在衆多稱呼中,并沒有任何一個是他的本名,就連最被熟知的颛顼這個名字,也隻是後人對他的稱呼,至于颛顼此名因何而來,咱們稍後再叙,咱們先來看看他被傳言最廣的一個假名字。
“乾荒”就是這個被筆者稱為流傳最廣的假名字,在很多文章中都直接以“颛顼本名乾荒”為結論,甚至連百科裡都把颛顼的本名寫作乾荒。可這完全是大錯特錯了,筆者遍翻資料,隻在兩處史料中找到關于“乾荒”的記載,而這兩處并沒有任何一處明确提到過颛顼的本名叫“乾荒”。兩處史料如下:
第一處史料是《竹書紀年》中描寫黃帝軒轅氏的文字:“七十七年,昌意降居若水,産帝乾荒”。
《竹書紀年》中乾荒的記載
昌意我們大家都了解,是黃帝的次子,也被《史記》等大多數史冊公認為是颛顼的父親。可并沒有任何史料說昌意隻生了颛顼一個兒子,他很可能有多個兒子,這個乾荒不能确定就是颛顼,可能是昌意衆多兒子中的任何一個。
至于 “乾荒”前加了一個“帝”字,就以此為依據說颛顼做過共主,所以能用“帝”字的隻有颛顼。可這一點也有點牽強,史書記載颛顼在位七十八年,但這很有可能是跟黃帝時代一樣,是代表着颛顼時代,期間也許不止一位共主,就像白帝少昊被隐藏在了黃帝時代一百多年中一樣。這位帝乾荒也可能做過共主,隻是功績不足以開創一個時代來單獨記載,隐藏在整個颛顼時代七十八年當中。
因此第一處史料隻能說明乾荒是黃帝次子昌意的兒子,并不能确定此人就是颛顼。
第二處史料是《路史·卷十四》中寫到:“元妃西陵氏嫘祖,生昌意、玄嚣、龍苗,昌意就德遜居若水,有子三人,長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颛顼,是為高陽氏”。
《路史》中乾荒的記載
從這段文字描述中可以看出,乾荒仍然被當做是昌意的兒子,隻不過颛顼在《路史》中被當做是乾荒的兒子了。雖然颛顼被當成黃帝的曾孫、昌意的孫子這一說法并不被史學界所認可,但至少從這段文字中可以明确,乾荒與颛顼并不是同一個人。
因此,綜上兩處史料記載,筆者認為,把“乾荒”作為颛顼帝的本名這一說法不能成立,很可能是某位史學同仁誤讀後,又被他人轉抄以訛傳訛了。
那很多朋友該說了,既然各種史冊中都以高陽氏,或者颛顼來記載他,那他的本名應該就是高陽氏或者颛顼了。這一點,筆者也要跟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高陽氏,是因為颛顼輔佐白帝少昊有功,被分封在高陽縣這個地方後,取的氏。也就是颛顼有高陽氏這個稱呼,至少是在他十幾歲獲得封邑後才有的,并不是他出生後就有的本名。
颛顼封于高陽·得氏高陽氏
其次,颛顼這個稱呼也不是他出生時的本名,應該是周圍人或者後人對他的稱号,可以理解為帝号、尊号或者谥号。至于為什麼這樣理解,因為颛顼如果作為谥号的話,有專正之意,意為專正于天道。而“颛顼”二字在古漢語中又是有單獨含義的:“颛”本義為“圓頭胖腦”,可理解為有身份、體面的貴族;“顼”字從玉從頁,“玉”指玉冠,“頁”指人首(頭),兩個部分合在一起代表“頭戴玉冠”。因此,“颛顼”的含義實際上是“頭戴玉冠的體面貴族”,這與颛顼帝喜好玉石,愛戴玉冠的記載相符,正是周圍人或後人根據他這一特點給他起的一個稱号麼,并不是他的真名。
各種玉冠賞鑒
那否定了“乾荒”、“高陽氏”、“颛顼”等衆多名字,到底他的本名叫什麼呢?這點請恕筆者暫時無法給出答案,就目前我看到的史料中确實沒有發現對颛顼帝本名的記載。如果今後筆者有新的發現,一定會告知各位,這裡暫時留存一個疑問,也算是抛磚引玉,希望有知道的朋友能給出準确答案,評論留言告知大家。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曆史内容,筆者“閑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乾荒、假名字、竹書紀年、路史、非同一人、高陽氏、颛顼、僅是稱号、本名存疑。
關鍵詞雲圖簡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