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是指胎兒先露的指定部位與母體骨盆前、後、左、右的關系,正常胎位多為枕前位。妊娠30周後經産前檢查,發現臀位、橫位、枕後位、顔面位等謂之胎位不正(malpositionoffetus),其中以臀位為常見。胎位不正如果不糾正,分娩時可造成難産。
對胎位不正的原因是什麼呢,很多孕婦都是很擔心這個問題,自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是什麼原因導緻的,也的是有着很多因素,因此檢查出來這樣的問題,也不要太過于擔心,看醫生是如何解說的,之後會告訴孕婦如何做,這樣對這樣的問題,也都是可以很好的解決。
胎位不正怎麼辦
1、胸膝卧位
具體方法:即孕婦保持頭低臀高姿勢。做胸膝卧位前應自解小便,松解褲帶。孕婦可跪在硬闆床上,胸部墊一個枕頭,将兩手前臂上屈,頭部放在床上轉向一側,臀部與大腿成直角。可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5~7天為一療程,一周後複查。這是一種借胎兒重心的改變,增加胎兒轉為頭位的機會。優點是不需要任何條件和設備,隻要在家堅持練就行,缺點是練習時孕婦可能出現腰酸、頭暈、惡心等現象,常不能堅持。
2、艾灸至陰穴
具體方法:孕婦平卧或采取正坐的姿勢,松解褲帶。同時由醫生灸雙側至陰穴(足小趾端外側),每日1~2次,每次15分鐘,5次為一療程,一周後複查。這一方法操作簡便,無痛苦,經濟,孕婦也可學着自行灸治。
3、外倒轉術
用以上方法糾正胎位無效者,一般可在妊娠30周以後,到醫院由醫生通過手推等動作倒轉胎兒,此法需要專業技術,準媽媽不可在家自行做哦。
胎位臀位怎麼辦
胎位臀位是常見的異常胎位之一。那麼,胎位臀位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妊娠30周前臀位較多,不應視為異常;30周後多能自然回轉成頭位,持續呈臀位者約占分娩總數的3~4%。臀位分娩對胎兒危險性較大,發生臍帶脫垂、胎臂上舉、後出頭困難等;臀位處理不當時會造成死産、新生兒窒息、顱内出血、産傷等,其為産兒死亡率比枕前位高3~8倍。
如果出現了胎位不正的現象,媽媽順産的風險就會很高了,當我們發現胎位不正的時候可以及時的去糾正,可以去了解胎位臀位怎麼糾正,能夠很好的調整好寶寶的位置。
1、膝胸卧位操糾正
準媽媽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闆床上,俯撐,膝着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鐘,連續做1周,然後去醫院複查。
2、醫生為準媽媽施行轉向
如果在孕32~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生就要考慮為準媽媽實行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準媽媽能順利分娩。執行人工外轉胎位時,通常會給予子宮放松的藥物,以有經驗的醫師執行時約有六成的成功率,但如果曾經前次分娩為剖腹産的準媽媽則不建議執行外轉胎位術。
胎位roa是什麼意思
而胎位roa是胎兒在子宮内的位置是右枕前的意思,屬于正常胎位,孕媽媽無須緊張。B超roa為頂先露,枕骨在骨盆右側,朝前,胎位為右枕前位,在順産的最佳胎位來講,這種胎位排第二。
胎位的寫法由三方面來表明:
1、代表骨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簡寫為左(L)或右(R);
2、代表骨名稱,如頂先露為"枕",即"O",臀先露為"骶",即"S",面先露為"颏",即"M",肩先露為"肩",即"Sc";
3、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後或橫,例如頂先露,枕骨在骨盆左側,朝前,則胎位為左枕前(loa),為最常見之胎位。
頂先露有六種胎位:
左枕前(loa);左枕橫(lot);左枕後(lop);右枕前(roa);右枕橫(rot);右枕後(rop)這些都屬于正常胎位。
這就是作文庫知識百科養生在線小編為您介紹的“胎位不正怎麼辦 預防矯正方法”的相關内容,希望對您有幫助。另外,如果您還需要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您可以繼續閱讀我們為您推薦的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