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關于回奶這件事
第二章:錯誤的喂養方式
第三章:回奶後怎麼辦
第四章:pay attention to:應引起警惕的病理性回奶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胃中食物被強而有力地排空,而且量比較多。新生兒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下面讓我們看看怎樣解決寶寶吐奶的問題吧!
關于回奶這件事
剛給寶寶喂好奶,可轉眼間他就吐了出來。這幾乎是所有新手父母都會碰到的棘手問題。看着寶寶大口吐奶,媽媽一定是既心疼又焦急。寶寶會不會因此吃不飽,影響生長發育?有什麼辦法能預防?吐奶又會不會是某種疾病的征兆呢?帶着這衆多疑問,讓我們開始本期的“呵護行動”。
由于新生兒及嬰兒胃的解剖結構發育尚不成熟,呈橫位,贲門括約肌收縮相對較松、幽門括約肌收縮相對較緊,經常會有喝完奶後不久就出現口中吐出幾口奶的現象,稱之為回奶。如果嬰兒體重增長良好,大多屬于生理現象,新手父母無需太擔心。
開始頻繁回奶的時間點:一般而言,新生兒約從兩星期大時開始出現頻繁的吐奶情況。回奶持續時間:随着寶寶各髒器功能發育成熟,一般從4個月開始回奶情況會逐漸好轉。
最有效的預防方法:不管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每次喂完奶都要拍嗝。
拍嗝方法:在肩膀上墊一塊毛巾,然後将寶寶的頭輕輕靠在你的肩膀上,同時一隻手支撐着他的頭部,另一隻手輕輕地拍他的後背。幫寶寶拍嗝時,媽媽一定要注意自身力道的控制。尤其是如果拍打的位置不正确,誤拍打到腰際兩側的腎髒時,就會傷害到寶寶的器官。專家建議可以在喂奶喂到一半時就先幫寶寶拍嗝,再繼續喂;如果寶寶仍然沒有打嗝,不必勉強,保持直立抱姿10~ 20分鐘,讓氣體自然上升排出即可。
錯誤的喂養方式
1、剛喂完奶就讓寶寶躺下
處理方法:完嗝若寶寶睡着了但沒打嗝,應輕輕放下寶寶,采偏右卧位,并稍微擡高頭部,維持15分鐘左右。
2、喂母乳時,寶寶的嘴沒整個含住乳頭及乳暈,吸入過多空氣
處理方法:采取正确的喂哺方式:用乳頭逗弄寶寶張大嘴,一旦張大,就把乳頭送到寶寶舌頭後方,寶寶的鼻子可細微地貼正在乳房上側,下唇多含乳暈,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
3、剛喝完奶,寶寶就哭鬧、咳嗽
處理方法:首先應根據經驗确認寶寶已經吃飽,此外避免與寶寶嬉戲,喂完奶應輕抱起寶寶,拍嗝的另一個作用就是能安撫寶寶的情緒。
4、頻繁喂奶,沒有規律
處理方法:胃排空時間随食物種類不同而異,稠厚含凝乳塊的乳汁排空慢:母乳2~3小時:水的排空時間為1.5~2小時,故每次喂奶時間間隔2~3小時左右,讓胃排空後再攝入新奶,避免胃張力太高。
5、人工喂養時,奶嘴裡都充滿了空氣:奶嘴流量太大,寶寶來不及吞咽
處理方法:根據月齡選擇合适流量的奶嘴,喂奶瓶時,應輕豎起奶瓶,讓奶液充滿整個奶嘴。
回奶後怎麼辦
回奶後,若媽媽處理不當,會造成可怕的後果.比如呼吸困難,正确應對方法如下:
1、若為平躺時發生嘔吐.應先迅速将寶寶的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因重力而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此時寶寶的臉色可能會不好,還會發出哼唧哼唧的聲音,但隻要稍後能恢複過來就沒有問題。
2、若寶寶嘔出物中有未消化的奶塊,應用幹淨的消毒紗布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内,将口腔内容物快速地清理出來。有些媽媽一碰到這種情況,第一反應是先清理鼻腔,殊不知,清理口腔以保持上呼吸道順暢要比鼻腔更重要。從這點上看,在床邊備幾條幹淨的手帕或消毒紗布是很有必要的。
3、如果發現寶寶臉色變暗,并伴有呼吸困難,表示嘔出物可能已經進入氣管了,此時應立即讓寶寶俯卧在大人膝蓋上,用力拍打其背部,使其能咳出。若情況還未好轉,可再用力刺激寶寶腳底闆,讓他哭泣.大哭能讓寶寶吸氣。
4、很多媽媽會根據成人的經驗,覺得寶寶回完奶,嘴裡肯定不舒服,應補充水分。但若馬上喂水,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最好在回奶後30分鐘左右以勺喂的方式給寶寶喝一點點水。專家建議,4個月以内寶寶若是正常的生理性回奶,一般無須喂水。
pay attention to:應引起警惕的病理性回奶
如果寶寶喝完奶2~3小時候還會吐奶,或夜裡經常因為吐奶而醒來,且生長不良,應即刻去醫院就診,以排除胃食管反流或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若寶寶除回奶外,還伴随着其它身體不适的症狀時,如噴水式吐奶、有血便、精神恍惚、經常哭鬧不止等,應立即就醫,就醫時别忘了告訴醫生以下這些細節:
●和往常相比,寶寶的精神狀态如何:
●寶寶回奶次數、嘔吐物是什麼,形狀、顔色如何:
●寶寶通常在什麼情況下回奶,是不是喂完就回,還是毫無規律:
●大小便的次數,大便的形狀及顔色:
結語:新生兒的身體比較弱,腸胃消化能力也不是很好,媽媽們平時要喂養時注意了,正确的喂養方式可以你讓你寶寶健康成長哦!(文章原載于《健康準媽媽》,刊号:2012.05,作者:耿婧,施烜琛 ,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