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孩子老是扁桃體發炎 切不切?

孩子老是扁桃體發炎 切不切?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5 03:14:33

  本病大多數為乙型溶血性鍊球菌感染所緻,葡萄球菌,肺炎鍊球菌也可引起本病,細菌可能是外界侵入,亦可能系隐藏于扁桃體隐窩内的細菌,當機體抵抗力因寒冷、潮濕、體質虛弱等因素降低時,細菌大量繁殖而發生急性炎症。病原體可通過飛沫,食物而傳染。患兒主要症狀為突起高熱(量體溫在39℃~41℃之間),持續2~4天不退或退而複升,咽痛,食欲減退,多伴有嘔吐。體檢發現單側或雙側腭扁桃體充血,表面可見黃色或白色分泌物覆蓋,頸部或颌下淋巴結也會腫大,壓之疼痛。本病患兒需要很好護理:發熱時應卧床休息,鼓勵患兒多飲溫開水,可喂稀飯、面條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若測量患兒體溫≥39℃,則給予物理和藥物降溫,以緩解高熱引起的并發症。極少數患兒在病程中表現超高熱(體溫≥41℃)、高熱抽風或嚴重脫水等情況,一定要住院緊急救治,以免危及生命。一般說來,經過正規抗菌消炎治療一周,患兒臨床症狀可全部消失,退熱,扁桃體縮小,表面膿性分泌物消失,本病完全治愈後預後良好。急性扁桃體炎本身并不嚴重,及時治療1周左右即可以恢複健康。但對所引起的并發症的治療就比較複雜,并會給患兒的健康、學習、生活等造成長期不良影響,所以患急性扁桃體炎時要及早積極治療。

  那麼,兒童的扁桃體炎如屢次發作,是否需要切除呢?在人的口咽部兩側有兩個像扁桃似的腺體稱作扁桃體。解剖學家早已明确地告訴人們,它是一種淋巴器官,是人體防禦系統的一部分。孩子剛出生時腺體很小,以後逐漸發育增大。六、七歲時,它的體積增生到最大,這時也最容易受到來自鼻、咽、喉和肺部感染的危害。過了這段年齡,扁桃體又會變小。十四、五歲以後,兒童發育到青春期,随着全身免疫系統的逐漸完善,扁桃體的免疫作用将逐漸降到次要地位,如無炎症的反複刺激将自行萎縮。

  過去,人們認為扁桃體是一個多餘無用的組織,有害無益,常常找醫生要求将其摘除,以清除誘發疾病感染的病竈。但切不可忘記,其實扁桃體也是一個免疫器官,是人體中的巡邏衛士——淋巴細胞的集結地,它能産生吞噬細胞,具有防禦和抵抗外界病菌侵入機體的免疫功能,這種功能在兒童時期尤為明顯。通常,急性扁桃體炎通過正規的中西醫藥治療,扁桃體可迅速縮小,是無須動手術的,因為這時扁桃體正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呢。不主張偶患炎症或充血腫大就采取切除辦法 。

  但是,有的兒童的扁桃體卻經常發炎。因為當有細菌、病毒侵入咽喉部時,首先碰到的是扁桃體的抵禦,在與病原菌的搏擊中,扁桃體會發生腫脹,分泌物增多,死亡的細胞成為膿液,孩子感到咽喉部痛,這就是急性扁桃體炎。如果呼吸道感染反複發作,扁桃體抵禦不了細菌的侵襲而失去防禦功能,細菌就會隐藏其中,扁桃體反而變成了一個藏污納垢的場所,引發慢性炎症,導緻長期低熱。嚴重時可誘發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腎炎、心肌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心髒病等,對人體的危害更大。醫學上稱之為病竈性扁桃體。另有一部分兒童無明顯發炎時扁桃體也明顯腫脹,影響呼吸、吞咽功能,以緻引起稍活動後出氣急促、睡眠時打鼾,甚者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量綜合症,或是鼻塞等症狀。 出現以上情況就應該考慮把演變為禍根的扁桃體摘除。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對6歲以下的兒童,扁桃體的免疫功能尚處于最活躍時期,是否屬于病竈性扁桃體,須經醫生詳細診斷,權衡利弊之後,慎重決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