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清明時節養生宜吃荠菜

清明時節養生宜吃荠菜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28 05:19:50

  清明前後的春天,肝陽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現頭痛、昏眩,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春氣者諸病在頭”。飲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

  對于養生來說,清明節氣中,不宜食用“發”的食品,如筍、雞等。可多食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荠菜,利肝和中;菠菜,利五髒、通血脈;山藥,健脾補肺;淡菜,降火滋陰、清胃生津。

  清明節之後,宜吃的時令蔬菜之一是荠菜。

  中醫養生專家認為,荠菜,是藥食兩用的“護生菜”。

  荠菜在我國被食用的曆史已有幾千年,《詩經》中已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荠”的詩句,說明西周時人們就已經食用荠菜了。自古以來,荠菜都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野菜。我國很多地方有陰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雞蛋的習俗,有的人還在這天采集大量的荠菜曬幹,留着經常煮水服用。有性急的甚至在春分荠菜剛吐出嫩葉時就開始采摘當菜吃,說是此菜能治百病,對身體很有益處,稱它為“護生草”。民諺也說:“三月初三,荠菜當靈丹。”

  荠菜是這樣一種易得而又味美、對人還很有益的蔬菜,因此與曆代貧苦人民和貧窮文士結下了不解之緣,産生了不少名句。杜甫有詩“牆陰老春荠”。北宋範仲淹早年貧寒,常以荠菜為食,他在《荠賦》中寫道:“陶家翁内,腌成碧綠青黃,措入口中,嚼生宮商角徴。”蘇東坡用荠菜、蘿蔔和米制成着名的“東坡羹”。南宋陸遊晚年對荠菜更是嗜之若命,有詩為證:“惟荠天所賜,青青被陵岡,珍美屏鹽酪,耿介淩雪霜。”

  現代科學認為,荠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還含有黃酮苷、膽堿、乙酰膽堿等。荠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治療胃痙攣、胃潰瘍、痢疾、腸炎等病。

  中醫認為,荠菜味甘性平,藥用價值很高,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功效,用于治療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崩漏、月經過多、目赤腫痛等。《名醫别錄》載“主利肝氣,和中”。《日用本草》載“涼肝明目”。《本草綱目》載“明目,益胃”。

  荠菜高纖維、低熱量,還有減肥、潤膚、美容的功效。

  荠菜可涼拌, 也可做成荠菜煮雞蛋、荠菜餡餃子、荠菜雞蛋湯等。

  用荠菜煮雞蛋時,應先配上幾片生姜煮荠菜、雞蛋,在雞蛋煮熟以後再放顆紅棗,這樣煮既可保證荠菜的清香又能發揮其養生保健作用。

  将荠菜雞蛋湯的做法是,将荠菜洗淨放砂鍋内,加清水适量,煎一段時間,打入雞蛋,加入鹽、味精稍煮,盛入碗中即成。

  清明時節,讓我們多吃些荠菜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