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提倡坐月子,是因為傳統醫學告訴我們,月子期間是産後女性身體最為虛弱的時候,如果護理不當,會出新諸如疼痛,眼睛不好、關節不好等各種不适的情況。于是,就有了做好月子的理論。其實,這種說法也并不是不對,因為的确有不少人出現産後手關節痛的情況。那麼,産後手關節痛該怎麼辦?
臨床上經常發現有些婦女在産後出現關節疼痛,很多人認為是因為在“月子”裡受了風寒所緻。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婦女産後關節痛的主要部位在手腕、手指關節及足跟等處。婦女在産後和哺乳期間,由于身體内部内分泌激素的變化,會導緻關節松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産婦不注意休息而從事較多的家務勞動,将會使本已經薄弱的關節、肌腱、韌帶負擔過重而出現疼痛。
如何預防産後關節疼痛呢?首先,應注意充分的休息,不要做過多的家務勞動,特别要注意減少手指和手腕的負擔,避免寒冷的刺激。其次,“坐月子”後期和出滿月後,要經常下地走動,這樣不僅能防止腳跟脂肪墊退化,避免産後腳跟痛的發生,而且能防止産婦體重過分增加,調節神經功能,對改善睡眠、增進食欲十分有利。如果不慎患上産後手腳關節痛,可以采用一些自我溫灸、熱敷、按摩等方法,如果加上一些補氣養血、通經活絡、去風除濕的中草藥效果更佳。另外,缺鈣也是導緻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據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調查,我國孕婦幾乎100%缺鈣。産後若哺乳,鈣質更易大量丢失,易導緻腰酸背痛關節痛,而且更易出現牙齒松動、視力減弱。産後及時補鈣能減少這些症狀出現。
産後手腳關節疼痛,常由于鈣質缺乏出現疼痛。多吃“牛奶、豆漿”。也可能是産後風,可用中草藥調理,但考慮到你在哺乳期,用藥需慎重。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女性産後健康與否跟自己對健康的重視程度有關,如果在産前做好的預防措施,然後在産後有做好的産後護理的話,就能盡量的減少産後手關節痛的情況。此外,産後積極的恢複鍛煉,堅持每天的做适當的運動,其實也是産後手關節痛緩解的方式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