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喂藥捏鼻子硬灌不可取

寶寶喂藥捏鼻子硬灌不可取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24 13:37:16

  受訪專家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喉中心 梁國祥副主任醫師

  近日,家住天河龍洞的徐先生和妻子像往常一樣,準備睡前給3個月大的孩子喝補鐵口服液,結果孩子很不配合,一直哭鬧着不肯吃藥,好不容易灌進去一點結果都吐了出來。一番折騰下來,徐先生的妻子急得滿頭大汗,她強行把懷裡的孩子用左胳膊給摁住,并用手捏開孩子的嘴,然後強行将口服液灌進了孩子的嘴裡。突然,哭鬧中的孩子劇烈咳了兩聲,接着呼吸變得困難起來。家人這才意識到不好,口服液可能嗆到孩子氣管裡了!眼看着孩子嘴唇都變得有些發紫,手足無措的徐先生趕緊撥打了120。好在120急救人員在趕到前,事先通過電話教給家長一些簡單的急救方法,最終幫助孩子順利脫險,恢複正常。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喉中心梁國祥副主任醫師表示,孩子經常在吃藥時哭鬧不肯配合,于是,一些家長常常扒開孩子的嘴,捏住鼻子硬灌。這樣做可使藥液流入氣管,造成孩子劇烈嗆咳,容易造成中耳炎,嚴重者也可引起窒息,而且下次服藥時孩子的逆反心理更重,嬰幼兒服藥一定要選用安全可靠的方式,切不可盲目“蠻幹”。

  梁國祥介紹,目前常見的嬰兒類藥物主要分為藥水類及片劑類,藥水類的喂服比較簡單,孩子可以半躺着,亦可抱在家長懷裡,使孩子頭略側向一邊。家長可借助滴管或針筒式喂藥器完成,操作簡單且不易發生意外。如沒有喂藥器,也可将已溶化好的藥物用小勺子攪勻,家長一隻手輕輕捏住孩子雙頰,另一隻手将小勺放在孩子口内,緊壓住下齒使藥液順口角慢慢流入口中。小勺始終壓住下齒,直到藥物全部咽下。然後将勺取出,倒入少許糖水,與勺内殘藥混勻,再次喂入。而喂服片劑類藥物時,家長則需特别注意,不要直接給藥丸或藥片,應研成粉末,加水和糖調成稀汁後才能讓寶寶服下。太小的孩子不僅嗓子眼比較細,吞咽能力差,更重要的是很難和家長配合,在抵觸中很容易發生藥片嗆到氣管裡的情況。

  梁國祥介紹說,人的咽喉下端有兩條通道,一條是氣管,一條是食道。氣管的前上方附着一片形似樹葉狀的會厭軟骨,它能緊密配合身體的呼吸和吞咽動作。會厭軟骨在吸氣、說話時會打開,進食、吞咽時關閉,以防食物誤入氣管。然而,如果在吞咽藥物的同時叫喊、哭鬧,尤其鼻子被捏住時,會厭軟骨就會無所适從,可能導緻藥物、食物進入氣管,輕者發生嗆咳、氣急,重者出現呼吸困難、肺部感染、窒息等。捏住鼻子硬灌可能損傷兒童鼻黏膜,引起中耳炎。與成人相比,嬰幼兒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較嬌嫩,捏鼻子喂藥時,家長的力度如果沒控制好,可能導緻鼻黏膜和血管損傷。另外,捏鼻子時孩子會掙紮,可能導緻鼻腔分泌物通過其短直的耳咽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如果服藥時發生嗆咳,要立即停止服藥,緩慢呼吸,坐直并請周圍的人用力拍打背部。嬰幼兒服藥嗆咳,可采取頭低腳高位,并及時就診,防止引起肺炎、窒息等嚴重後果。

  梁國祥建議,一旦發生喂藥嗆了寶寶的情況,除緊急送往醫院外,家長可先自己采取一些急救措施:

  1、鼓勵咳嗽,引起窒息的異物多卡在喉嚨,特别像薄膜、果凍類異物,通常隻有部分被吸入喉腔,還有部分在聲門外,這時鼓勵寶寶大聲咳嗽,有時可将異物咳出。

  2、俯傾拍背,如果懷疑異物被寶寶吸入氣道,應将寶寶上身前傾60度,俯卧于搶救者的臂肘上,頭部下垂,搶救者以手用力拍打寶寶的背部,借助重力,促使異物排出。

  3、心肺複蘇,如果異物去除,阻塞緩解,但寶寶呼吸、心跳已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