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
國慶7天小長假,除了各大景區衆衆山衆衆多海,今年的國慶檔院線,也是場場爆滿。《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大影片幾乎瓜分了影迷們的荷包。
國慶節
其中,《攀登者》更是在還未上映之前就已經上過好幾次熱搜,影片到底怎麼樣,是風刮太大還是衆望所歸,阿瑤已經親自幫你們測試過了。
友情提示:以下内容非劇透,不信來山南打我。
01
攀登者
《攀登者》講述以吳京為主要角色的中國國家登山隊,在極端的自然環境和落後的登山設備條件下,兩次勇攀珠穆朗瑪峰,最終讓世界登山隊承認珠峰的中國高度的勵志故事。
在60、70年代,攀登珠穆朗瑪峰幾乎是飛蛾撲火,拿生命開玩笑。
在50年代,中國的登山隊曆史幾乎一片空白,氣象監測知識落後,沒有齊備的登山設備和專業的登山團隊,通行技術不發達等等諸多問題。
況且,直到1953年5月29日,英國登山隊的希拉裡和丹增才從坡度較緩的南坡(尼泊爾境内)登頂珠峰,并記載珠穆朗瑪峰的海拔為8840M。然而根據資料記載,由中國境内的北坡攀登上珠峰的人,從1841年到1959年118年間,隻有0人登上。
那是因為北坡比南坡更陡、更險、氣候變化更無常、雪崩更為多發,珠穆朗瑪峰北坡在攀登界被認為是“死亡之路”、“無人之境”。
終于,1960年5月25日淩晨4時20分,北京地質學院畢業生王富洲、四川林業工人屈銀華,藏族人民貢布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第三次登頂珠峰,也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并改寫了珠峰的高度:8848.13M。
1963年,美國登山隊是第四個登上珠峰的隊伍。1965年,印度登山隊登上珠峰。1970年,日本登山隊登上珠峰…随着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能從南北兩坡,春秋季節登山珠穆朗瑪峰。
當然,關于攀登者們的故事還沒完。
02
攀登山南
阿瑤相信,有不少瘋狂影迷像我當年一樣,看過《大長今》以為試圖穿漢服做做飯也能成為翻版中國長今,一些熱血中二勵志青年在看過《攀登者》後,一定蠢蠢欲動想來西藏爬山。
但是珠峰太高,惹人怕?
馬下這幾座西藏之山,勇當西藏攀登者。
庫拉崗日山
沃德貢傑雪山
雅拉香布雪山
甯金抗沙峰
有志青年,我們在山南等你
最最最最後,這真是一篇非影評,阿瑤誠不欺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