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秋分養生先養肺 從4方面入手

秋分養生先養肺 從4方面入手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6 16:47:39

  由于燥是秋季的主氣,而我國自古就有“燥令傷肺”之說,也就是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因此,秋季養生首先得養肺。

  有少汗、幹咳等症狀:很可能是“溫燥”

  在風多幹燥的秋季,燥邪入侵會使人得病,常稱為“秋燥”。如果不注意養生,當溫度和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時,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最常見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剛開始的時候,鼻咽部先是黏膜皺縮而感覺幹燥,繼而由于充血會有痛感,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适、幹灼疼痛、幹咳少痰;氣管喉頭黏膜發病而咳嗽不止,稱為“燥咳”。

  如果燥咳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釀成氣管炎和支氣管炎,使肺部更受傷。由于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竅,就會常常伴有口鼻咽喉幹燥和陣發性較重的幹咳等症狀。如果僅僅以咳嗽為主症者,則稱為“秋燥咳嗽症”。

  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它們的結果都會導緻陰津耗損,出現皮膚幹燥和體液丢失等症狀,并傷及人體肺部,往往表現為口幹、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幹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幹燥症”。

  此外,由于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機體可能出現供氧不足,津液耗傷,還會造成皮膚瘙癢、毛發枯萎、便秘等症狀。

  秋季養肺得從這4個方面入手

  防治“秋燥”養陰益氣是關鍵,養陰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可以溫養肺氣。養陰益氣,則應該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

  吃——多喝粥

  宜:多吃蔬菜、水果,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還可多吃些以蜂蜜、百合、蓮子、胡蘿蔔、藕、梨、芝麻、木耳等清補之品所煮的百合粥、甜漿粥、牛乳粥等。

  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起床喝杯白開水,可以沖淡血液。白天可以多喝淡茶,堅持每天喝二三杯茶水,對心髒有保健作用。

  忌: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比如韭菜、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以及炸雞腿等煎炸的食物。

  穿——不要過早多穿衣

  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預防外感風寒。不要過早地“多穿衣”,注意耐寒鍛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凍”。

  運動——冷水鍛煉

  适當進行一些耐寒鍛煉,做些有氧運動,如登山、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

  适當的冷水鍛煉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平時可以冷水洗臉、洗腳、浴鼻等,身體健壯的人還可以洗冷水浴等。

  精神——常笑宣肺

  宜: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髒、肌肉等器官有适當的協調作用。

  忌:患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者及手術後的病人都不宜放聲大笑、狂笑。

  特别要注意的是“養陰潤肺”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盡管常說‘養陰潤肺’有益于秋季養生,但這并不是對于任何人都合适。比如,有些慢阻肺的發生除了部分與肺燥有關外,大多數還與脾虛濕盛、腎不納氣有着密切的關系,這種類型的病人從體質以及症狀特點來看,往往是中醫說的陰偏盛或陽氣不足,而不是燥盛陰虛,所以不适合于“養陰潤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