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秋分養生多吃辛酸果蔬

秋分養生多吃辛酸果蔬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6 17:05:46

  宜多吃“辛酸”果蔬

  秋分将至,在飲食上特别要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勝品。在秋分時節,可适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滞。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還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秋天氣候幹燥,預防秋燥,對于運動者來說,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還可适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秋分的藥膳還要善用百合,比如:百合蓮子羹、百合蓮子瘦肉湯、銀耳百合羹等。

  在預防秋燥方面,除了飲食,别忘了給皮膚做些保養,比如:塗潤膚乳以防皮膚幹裂。

  秋季進補切不可亂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經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秋季進補也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大禁忌。首先,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胖。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進補。一些市民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但事實上,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緻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還忌諱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将适得其反。秋季進補還忌多多益善,專家強調,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會有害,因此,建議進補還需适量。最後,還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食物”并不科學,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秋季到了,有關養生進補的事宜也該根據季節改變,尤其是注重身體健康好保養的人群,應根據季節改變及時做出調适。

  秋分至,鍛煉要“四防”

  秋分時節,養生保健也應有講究,首要原則應順應秋季養生的節氣。秋令時節,若堅持适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髒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由于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幹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還必須注意四防:一防受涼感冒。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着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後還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着涼;二防運動損傷。由于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明顯降低,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的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準備活動;三防運動過度。秋天是鍛煉的大好時機,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内養階段,因此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秋高氣爽,正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既可遊山玩水,使心情舒暢,又能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在精神調養方面,在保持樂觀、平靜心态的同時,還可适當增加戶外活動,比如:登高、爬山、秋遊等,保持樂觀、平靜心态,做到神志安甯,舒緩心情,避免秋日肅殺之氣帶來的憂郁、惆怅等不良情緒,以适應秋天平容之氣。同時還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樂觀的工作狀态和精神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