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拱手禮和握手的區别

拱手禮和握手的區别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7 12:55:23

握手與拱手來曆與意義

早在先秦時期的喪葬禮俗中,就有“握手”一稱。它是用黑色帶子系在死者手臂上的物品。《新唐書·禮樂志》和《大明全典·表禮》等古籍都記載喪葬中“握手”的規定。古人舉行殡殓儀式時,要往死者嘴裡放錢币,谷物等,表示死後有吃有花,所放之物稱“含”。往死者耳朵裡塞棉球,表示不聞陰間鬼哭狼嚎,此填充物稱“充耳”。而要死者手中拿着玉,或者其它物品,表示不能讓死者兩手空空前往另一個世界,此物稱為“握手”。直到晚清,“握手”依然被用作喪葬禮儀式。

但“握手”不僅僅特指葬儀式的專用詞,同時也是交流傳達信任信息的儀式詞語。握手與拱手是社交禮儀是現代社會中兩種結交或告别的禮儀儀式。據有關專家的考證,拱手禮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宗留下來的,是一種交流比較平凡的禮節。握手禮節具說是海外泊來的禮節,但也有人考證仍然可以在我國各民族交往禮儀中尋找到蛛絲馬迹。隻不過當初不叫握手(“握手”一詞成為了葬禮中的專用名詞了)而叫執手,在古典小說中是常見的。

握手禮儀應該追溯到“刀耕火種”的年代。那時人們手裡經常拿着棍棒或石頭等武器,準備去狩獵或打仗。當在路上碰到不屬于自己部落的陌生人時,如果雙方都無惡意,就放下手中的東西,伸開手掌讓對方摸手心,以表示親近問候之意。摸手掌心就此沿襲下來了,也就演變成今天的握手禮了。又據說握手禮儀起源于中世紀,當時打仗的騎兵都載着盔甲,全身除兩隻眼睛外,其餘部分都包裹在鐵甲中,随時準備沖向敵人。如果士兵要表示友好,便脫下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沒有武器,并互相握一下,表示和平。發展到後來,交戰雙方一旦坐下來和談,都會伸出手去表示真誠地和解的意思。

筆者以為這兩種說法都不太準确,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宗是應該而且能夠創造出來這種“握手”禮節的。古時,隻是拱手禮在交往過程中占據了時尚禮節的主導地位。而握手禮儀也因中國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清”等諸多清規戒律的限定,使男女間的握手幾乎不能成為可能。我們民族的曆史上不是有貞節女的手指被陌生男人碰過而要斷其指以示清白嗎?《紅樓夢》與《源氏物語》兩部不同國度的小說中都有很多禮儀的描寫。我們在讀日本的古典小說《源氏物語》時就真的感覺到好像在讀一部中國小說那麼親切。這是因為《源氏物語》中充滿着濃郁的中國的“拱手”或“施禮(道萬福)”的禮儀文化。從這兩部小說中也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握手禮節,在封建社會中逐漸成為比較邊緣的一種社交禮儀文化,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拱手禮指兩手合抱緻敬。拱手禮又名長揖,是我們中華民族老祖宗在漫長的封建時代最重要的禮節之一。行此禮時不分尊卑,拱手齊眉,自上而下。《論語、微子》中有“子路拱手而立。”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宗在禮節交往上有很多的講究,而且形成了一種十分嚴格的禮儀文化。就以拱手禮為例,充分顯示出尊重和平等的禮儀,肌膚不相接觸,又顯得十分衛生。而女子與陌生男人的見面禮卻是道一個萬福的尊重禮節。在古時,這種“道萬福”就顯得該女子十分雅緻,有教養。如果在古時,有女子一見陌生男人,就立即伸出手去行一個握手禮,這女子必然被視為輕薄。在中國的封建社會約定成俗地形成了一套禮儀文化。同樣,國外各民族也在長期的社會交往中形成了本民族同其它民族不同的禮儀文化。如果,某一天,一個外國友人在大庭廣衆之下摟着一個年輕的中國女孩子行擁抱禮節,這個中國女孩子肯定是受不了的。但在有些國外,這種行擁抱禮卻是他們習以為常的普通交往的禮儀。以當今習以為常的握手禮為例,一般男士與女士握手也得等女士先伸出手來,然後男士再伸出手去與女士輕輕地握一下也就可以了。那種用了很大力度與女士握手會使男士的形象,在女士的心目中立即矮了下去。

相約俗成的禮儀文化,在不同地域環境裡又有不同的相約成俗的規定。細分起來包括:個人、家庭、學校、民族習俗、社交、公務、商業、體育、軍隊、外事、宗教等十多類。尊不尊重别的民族相約成俗的禮節,應該是本民族文明素養的具體表現,是衡量一個民族禮儀文化,以及整個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一把尺子。因為,世界各民族的禮儀文化都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寶貴的文化積累。

禮儀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表現形式。不管是“握手與拱手,”隻要因地因時因事處理得宜,待人以禮,尊重他人,這些都是當代人應有的文明風範。(文\簡以模)

拱手禮和握手的區别(握手與拱手來曆與意義)1

拱手禮和握手的區别(握手與拱手來曆與意義)2

拱手禮和握手的區别(握手與拱手來曆與意義)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