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海明長城位置在哪

青海明長城位置在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15:22:32

周存雲

公元1368年,明朝在滅掉元朝之後,元朝殘餘勢力退回北方草原舊地,但仍保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不斷南下騷擾掠奪,長期與明王朝對峙。明代置邊防重心于北方,設立“九邊”以防蒙古,而西北邊衛因其處于“南捍諸蕃,北拒蒙古”的特定地理位置,在軍政建制上大都設立管軍管民的衛所。從明代改元代的西甯州置西甯衛,即反映出這一時代特點。

明代的西甯衛系西北邊衛中重要的一衛,西甯衛建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正月,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升為軍民指揮使司,正式成為具有兼理地方民政職能的軍政合一的機構。明代西甯衛下轄中、前、後、左、右及中左六個千戶所。洪武八年,在青海西部地區陸續設置“塞外四衛”,即安定、阿端、曲先、罕東四衛,亦由西甯衛兼轄。西甯衛作為兼司地方行政的機構,其下有編戶四裡,即巴州、紅崖、老鴉、三川。對周圍藏族各部(明代統稱“西甯十三族”)也行監督權,各部落僧俗頭目“每月赴衛聽受約束”。

西甯位于湟水中遊的河谷盆地中,是青藏高原和河湟地區的中心城市,是東連中原、溝通南北、西通西域的“絲綢之路南線”的必經之地,扼東西交通之要沖,由中原赴西藏的門戶,唐蕃古道上的重鎮。西甯之名源于北宋,公元1104年,北宋改鄯州為西甯州,意在希望西方安甯。西甯之名相沿至今,已有900多年曆史。數百年來,西陲重鎮西甯始終是河湟地區的中心,也是河湟地區的軍事重地和交通樞紐。

自明武宗正德以後數十年,先後有多股居住在土默特川的東蒙古部落,成批遷徙到青海湖周圍地區。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因内部矛盾,蒙古亦不剌、蔔兒孩部率部西進,占據青海湖地區。之後,東蒙古首領俺答率丙兔、火落赤等部落先後入據,因他們有的在内争中失敗,為求生存空間,也為尋求新的牧場,擴展領地,駐牧西海,他們不但搶掠原在此地駐牧的藏族部落,使“諸蕃逃亡,遂據有此地”,而且互相攻伐,西海多事,使青海湖地區陷入一片戰火之中,并與明朝邊衛數次發生軍事沖突,導緻邊陲不甯。這就是青海曆史上長達數十年的西海蒙古邊患。從公元1512年蒙古部落進攻西甯北川起,到公元1541年進攻碾伯,在長達三十年的歲月裡,西甯南、北、西三川戰火不息。明王朝駐西甯衛的總指揮、總兵等武官先後戰死,一時間“西海蒙古”成為明代西部邊防大患,西北防衛也成了明王朝的重中之重。為了加強西北邊疆防務,明朝廷采納了總制延綏、甯夏、甘肅三鎮軍務楊一清的建議,下令修築邊牆,構築烽燧,“以備夷騎”。明代大興土木,除在青海境内修築邊牆、闇門外,還重修或新築西甯、碾伯、鎮海等城池。修建長城成了抵禦西海蒙古、保境安民的有效手段。

青海境内走向呈拱形的明代長城主線,即文獻記載中的邊牆。在《西甯府新志》輿圖上,标繪出了西甯周邊的邊牆基本上是圍繞着明代西甯衛城,從北、西、南三面構成拱衛形狀,後來組織開展的青海明長城的調查顯示,其主線走向基本與文獻吻合。

據《西甯志》《西甯府新志》記載,青海境内邊牆與邊壕的修建,始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由西甯兵備按察使王繼芳、周京等負責修築,至明神宗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西甯兵備副使劉敏寬、副将達雲、同知龍赝、通判高第進行了修繕和增築并完工,曆時50年之久。

青海境内明長城主線東端從海東市樂都區蘆花鄉轉花灣村起始,其東與甘肅省永登縣河橋鎮邊牆嶺壕塹相接。甘肅明長城主線分出一條烽燧線向西南延伸至永登縣河橋鎮邊牆嶺壕塹,由此開始,以壕塹形式折向西北延伸,與橫跨甘青兩省的轉花灣村壕塹東段相接,進入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境内。

由此可見,分布在青海省境内的這條長城,應屬東起遼甯丹東虎山、西達甘肅嘉峪關的明代萬裡長城的支線之一,它是中國明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海境内的長城本體,全線系由牆體(即文獻中記載的“邊牆”)及河險、壕塹(即文獻中記載的“邊壕”)組成,長達331.8公裡。

牆體類别有夯土牆、石牆、山險牆、山險之分,建築方式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在這條長城線上,逢黃土結構的河谷地和低山丘陵地的山脊,就地取用黃土,采用版築法,根據防禦需要築起高低不一的夯土牆體。在一些需要重點防禦的地點,在土牆牆體外側又挖掘有壕溝,史書稱“随牆壕”,構成雙重防衛設施;個别地段還在内側局部挖掘壕塹,與牆體、随牆壕組成三重防衛設施。局部線段土牆的牆體之上築有敵台。在地質結構以岩石為主的山脊及峽谷處,則原地選用大小不等的石塊壘築石牆;遇平緩的山體,出于禦敵的軍事需要,在山體一側,依山體鏟削出陡峭的斷壁,形成人為加工而成的山險牆,即文獻中記載的“斬山崖”。在山體特别險峻的地方,直接利用懸崖峭壁,依山險制敵,在有河道的地方,直接利用波濤洶湧的河水作為天然屏障拒擋敵侵。

壕塹即是在山腰或地上挖掘的深溝。大多修建在較為陡峭的黃土中山山地,依山勢挖掘而成,沿山梁或山腰從高處向下削挖,形成一定角度的陡壁及一定寬度的平台後,再向下挖掘深溝,土堆低處的一側為壟,構成壕塹,壕塹剖面略呈“L”形;在少數平緩地帶與牆體相接的壕塹,其挖掘方式是在地上向下掘土成溝,土堆兩側為壟,壕塹剖面略呈“U”形。

牆體是以地面上修築的夯土牆、壘起的石牆防敵,或斬山設防,或以險要的山險阻敵;壕塹則以深闊的壕溝禦敵。青海境内的長城主線,系以不同類别的牆體與壕塹組合,相互連接成一體,共同構成一道長城防禦體系。

以壕塹代替土牆是青海境内明長城設計者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創造性成果,呈現出青海明長城建築方式的地方特點。

青海省境内的長城主線由東向西蜿蜒穿行于青海省東部的樂都、互助、大通、湟中及湟源五個縣區,各縣區内長城線段又各有特點。

海東市樂都區境内的長城主要位于湟水北岸,長城東端起自蘆花鄉轉花灣村的小嶺梁子山脊,止于互助土族自治縣和樂都區交界處的松花頂。長城地處湟水北岸中山地帶,地貌特點以黃土地貌為主,青海東部黃土地貌類型的特點相對典型,黃土梁、峁、溝谷等均有分布,海拔在2100米—2643米之間,河谷切斷深度大,高差懸殊,坡面陡峭。黃土梁面破壞呈狹窄起伏較大的峁狀,溝間形成狹長的梁峁地形。梁、峁走向近南北向,走向總體為東西向的長城必須忽上忽下蜿蜒橫跨在南北向的地形之間。在此坡度起伏落差較大的梁、峁地形之上,顯然不宜夯築土牆,開挖壕塹是省時省力的最佳軍事防禦工程。因此樂都境内長城雖由牆體和壕塹構成,但壕塹是長城本體的主體。

樂都境内的長城本體土牆僅有兩段,即倉嶺溝村長城和倉家峽長城。兩段夯築土牆均地處溝谷地帶,分别位于土官溝及引勝溝溝谷,設防在南北走向通行較窄的倉家峽峽口或倉嶺溝溝口附近。所不同的是倉嶺溝長城兩端承接的為溝谷兩側的壕塹;而倉家峽長城兩端承接的為溝谷兩側的石山山險,北面與黑山頂長城相接,南面與松花頂長城相連。夯土牆與壕塹或山險相連,共同組成一道完整而又嚴密的防禦體系。

山險也有兩段,即黑山頂長城和松花頂長城。兩段山險海拔2498米—4057米,利用陡峭的山崖為禦敵屏障。山險或與壕塹,或與牆體銜接,共同構成防禦體系。

在樂都境内長城本體中壕塹共有28段,境内長城分布區域的地形地貌,決定了長城本體結構形式采用了以壕塹為主體結構這一特點。

長城主線進入互助境内,所在區域地形地貌類型以中山山地為主,大多介于低山丘陵地帶與中山山地地帶之間,常見低山緩坡,而山險一般位于中山、高山地帶,海拔較高,崇山峻嶺,地形險要。在此區域長城本體系以牆體為主體,在土牆、山險牆、山險三種類别中又以土牆為主要結構。壕塹有三段,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連接牆體——山險、山險牆或土牆,共同構成防禦工程。

互助境内的長城分布區域多為中山地,大部分地表覆蓋黃土,土壤黏結性較好。由此區域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本段長城本體多采用土牆結構。牆體大部分就地取用黃土材料,有的偶夾少量礫石顆粒,建築方式系在自然基礎上先找平,然後自地表向上逐漸分段夯築而成。

在土牆外側斷斷續續有一條與牆體并列而行的形如壕塹的随牆壕,因牆體大多穿村而過,随牆壕遭人為破壞較為嚴重,故時隐時現。随牆壕總是在不遠處與牆體并行且處在敵人進攻的一側,據此分析,随牆壕具有防禦制敵的功效,是有意挖掘;此外,随牆壕一詞在文獻中也有明确的記載,文獻還提到了随牆壕的修建尺寸,由此我們認定,位于牆體外側的同于壕塹形制的随牆壕,與牆體關系密切,應是為加強防禦有意修建,屬于牆體外側的附屬防禦設施,與牆體組合有雙重防禦制敵的效果。随牆壕也是青海境内長城本體防禦工程的地方特點之一。

互助境内山險牆有四段,主要分布在由平川向山險過渡的山坡上,一般選擇在山體坡度較大的地段,根據山勢的平緩陡峭特征不同,将土坡或石崖進行削挖,削成陡峭的斷崖後,底部自然形成一個平台,利用陡峭的斷崖禦敵。這種修築方法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地理條件,建築形式簡單,施工省力省時,亦能達到禦敵之效。

山險也有四段,分布于北部龍王山,西北部黑墩山、平頂山和紮闆山上,山險所經之處屬中高山地帶,境内峰巒疊嶂,海拔較高,山上到處都是險峰,陡峭無比,人和馬都很難逾越,由此充分利用了這些自然山體作為天然的險阻,達到防敵的目的。

壕塹有三段,均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境内長城東部,始于林川鄉水洞村東北小轱辘山山頂,順山而下至平川處止。三段壕塹分别和山險、山險牆、土牆銜接連為一線。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境内的明長城主線整體呈東西走向,分布在湟水支流北川河東西兩岸的中、低山丘陵地帶和中山山地上,山體坡緩,起伏高差小,長城蜿蜒穿行在相對平緩的山脊處。全程以北川河為界分為東西兩段。各地段依地形地質特點采用了不同結構的長城本體,相互組合銜接為完整的防禦體系。

青海明長城位置在哪(世界屋脊上的明長城)1

冬日的大通明長城。 楊金花 攝

大通境内的長城以牆體為主要構成部分,在不易修築牆體的地段以壕塹、河險相連。建築方式因地制宜,靈活多樣,采用了不同類型的牆體與壕塹相連,共同構成長城本體防禦體系。牆體包括了土牆、石牆、山險牆、山險等類型,前三種類型系經人為加工而成,山險與河險同屬天險,不同的是山險利用的是懸崖峭壁的山體禦敵,河險是對水體的利用,都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來達到防禦目的。其中土牆長度約占縣境内長城本體總長度的四分之一,除山險外,土牆是長城主線的主要結構類型。土牆均是就地取土,以當地粉砂狀黃褐色土夾雜少量的砂礫分段夯築而成。

大通境内的長城,石牆僅發現一段,位于橋頭鎮上關村北的小石山上,地處兩段山險間的平緩處,因此地段岩石裸露,無法采用夯築土牆或挖掘壕塹,隻能在自然基礎上,就地取材,采用小石山上廣泛分布的扁平狀石灰岩石壘砌石牆,以增強防禦功能。山險牆有兩段,均位于黃土堆積而成的土山之上,利用了較陡峭山體,再經人工修整削挖成垂直的崖壁,即成山險牆牆體。山險有九段,約占大通縣長城主線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從東向西利用了老爺山、小石山、娘娘山等陡峭的石質山體為天然屏障。河險隻有一段,利用了老爺山和小石山之間水流湍急的北川河水為天險。壕塹共有六段,均位于大通縣境内的東線長城間,除老營莊壕塹東接山險牆,西連山險外,其餘各段壕塹兩端均與山險相接,皆地處兩段山險間的山坡及山坳處。

西甯市湟中區的地形地貌兼具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二者的特色。長城所在區域的地貌特點系以低山丘陵地帶為主。境内的長城主線除個别山險與壕塹位于高山和中山山地外,其餘大多修築在河谷地及低山丘陵地帶處。長城主線分布在湟水河及其支流兩岸的河谷地及低山丘陵地帶,山體起伏高差大,長城蜿蜒上下穿越河谷、溝谷階地及山梁。

湟中區境内的長城主線建築方式因地制宜,靈活多樣,長城本體亦由牆體、壕塹與河險組成,牆體包括土牆、石牆、山險及山險牆。其中,土牆共32段,主要分布于河谷階地及溝谷處,在一些位置較為重要、山勢較緩的山丘上也有少量分布。各段牆體兩端普遍與壕塹相銜接。在局部地段發現牆體外側有随牆壕,由此推測,湟中區境内的長城牆體外側亦挖有随牆壕,由于數百年的風雨侵蝕及人類活動,多數可能已損毀。石牆共4段,主要分布于兩側為石質山體的峽谷之内。四段石牆均南端與壕塹相接,北端與山險相連。石牆均系在自然基礎上就地取材于河灘上的石塊與深褐色土,外表用毛石幹壘,内部壅土而成。湟中區境内的山險屬拉脊山及其餘脈、娘娘山及其餘脈,山險分布區域屬中、高山地帶,山勢陡峻。各段山險均利用了陡峭挺拔的石質山體作為天然屏障。河險有4段,主要分布于大川之中,從南向北利用了長城所經過的河面。

壕塹是湟中區境内的長城本體的主體,約占全區長城本體總長度的60%,從南向北橫貫于全線之中。壕塹與多種類型的牆體組合連為一體,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之上。

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湟中三捷後(明軍先後在甘州甘浚山、西甯南川、西甯西川對西海蒙古實施了軍事打擊,明軍均獲全勝,史稱“湟中三捷”),西海蒙古勢衰。湟中區内從西石峽至娘娘山段長城的修築年代未有明确記載,可能修築于萬曆二十四年。這也是整個青海明長城主線中修築最晚的一段,由此,使西甯衛北部與西南部邊牆最後在這裡和龍,連成一片,青海的明代長城主線最終定型。

稿件來源:青海觀察客戶端 聲明:以上内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台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