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抽動症
小兒抽動症又名習慣性痙攣綜合征、抽動綜合征、短暫性抽動障礙等,是發生在兒童期的一種肌肉抽動性疾病,發病率較高,為1%~7%,有報道達4%~23%者。多見于學齡前及學齡早期的兒童。男性明顯占優勢,男女之比為3:1——4:1。多呈良性經過,也有難治性患者。
抽動症根據表現形式不同,可分為發聲性抽動、運動性抽動、抽動-發聲綜合征三種。抽動症以進行性發展的多部位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為主要特征。抽動症多數在兒童學齡期起病,以5-12歲多見,男孩多于女孩,轉移注意力可以減輕抽動症的症狀,當孩子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或感冒時症狀會加重,此病病程較長,常反複發作。
小兒多發性抽動症雖然不是重危疾病,也沒有明顯的髒器損害,但發病後不能很快控制,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造成困難,給家庭造成很大心理負擔。所以,對此病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寶寶為什麼會得抽動症
1、中樞神經遞質失衡
目前較公認的觀點是認為本病存在神經突觸多巴胺活動過度,與多巴胺受體超敏反應有關。己證明DA—D受體拮抗劑氟哌啶醇能阻斷紋狀體内DA受體,能有效控制抽動症患兒的抽動,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其他神經遞質有5-羟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參與抽動症的發病,γ-氨基丁酸,興奮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膽堿類遞質等也與抽動症發病相關。
2、遺傳因素
大量調查表明,多發性抽動症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其遺傳方式傾向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不完全外顯率,而且外顯率存在着性别差異,男孩患病率高于女孩。
3、腦結構或功能異常
皮層-紋狀體-丘腦-皮層(CSTC)環路結構和功能異常與抽動障礙的發生有關。研究發現兒童和成人抽動障礙患者基底節部位尾狀核體積明顯減小,左側海馬局部性灰質體積增加。對發聲抽動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發現,抽動障礙患者基底節和下丘腦區域激活異常,推測發聲抽動的發生與皮層下神經回路活動調節異常有關。
4、神經生化改變
有研究提示,阿片肽、催乳素、性激素、環磷酰胺、嘌呤代謝、鈉鉀ATP酶、微量元素如鈣、鋅、鉛等的體内水平與多發性抽動症存在關聯。
5、免疫因素
有研究報道大約20%-35%的抽動症發病與感染後自身免疫病理損害有關,即“兒科自身免疫性神經精神疾病并發鍊球菌感染”。也有研究報道認為抽動症與病毒及支原體感染有關。
6、精神、環境因素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對抽動症的誘發或加重也有重要意義。爸媽對孩子管教過嚴、孩子學習負擔過重、長期焦慮不安、受驚吓、不良家庭環境、家庭生活不愉快等因素,都可能誘發抽動症。長時間看動畫片或迷戀于電腦遊戲也可誘發抽動或使症狀加重。
7、創傷因素
有報道抽動症與頸椎損傷有直接關系,當頸椎關節、韌帶損傷後涉及周圍血管、神經組織,出現頸部不适等一系列症狀,而關節的長期的錯位可引起脊柱的功能異常及力學改變,從而出現聳肩、搖頭等臨床症狀。
8、圍産期因素
孕媽媽在懷孕期間如果精神緊張、受到驚吓,或是過度悲傷,生産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狀況導緻患兒腦損傷、腦缺氧等原因都可以導緻抽動症的發生,圍産期的各種損害也是抽動症的危險因素。
9、其他因素
如過敏因素、食物因素、藥物因素及誘發因素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