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迹誰知?除非問取黃鹂。百啭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注寂寞:清靜,寂靜
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行路,指春天來去的蹤迹
百啭:形容黃鹂宛轉的鳴聲。啭,鳥鳴
解:懂得,理解
因風:趁着風勢
譯春天将歸向何處?孤獨寂寥的它找不到回去的路。如果有人知道春天離去之處,請叫它仍舊回來和我一起住。
可是春天消失的無影無蹤,有誰會知道?除非你問一問那黃鹂鳥,但是它婉轉的啼鳴無人能夠理解,隻能趁着風勢,飛過盛開的薔薇。
簡析上片開首兩句“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以疑問句,對春的歸去提出責疑,春天回到哪裡去了,為什麼連個蹤影也沒有,一個“歸”字,一個“無行路”,就把春天拟人化了。
下片過頭兩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無蹤迹誰知,除非問取黃鹂。”既然無人能知道春天的去處,看來隻好去問黃鹂了,因為黃鹂是在春去夏來時出現,它應該知道春天的消息。這種想象也極為奇特,極富情趣。
此詞為表現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詞人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全詞語言清新細膩,在近乎口語的質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着和追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