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我國新生兒中早産兒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而導緻早産的原因同樣是非常多的,不僅與胎兒自身的原因有關,而且還與母體的慢性疾病,甚至是營養不足等密切相關,因此如果想要預防早産兒的産生,就應該了解清楚導緻早産的原因,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預防的準備和措施了。
其實準确意義上的早産兒,主要指妊娠在7個月到9個月前提早出生的孩子,就是我們俗稱的早産兒了。而早産兒不僅個頭比較小,而且體重比較輕,甚至很多身體的器官都沒有發育完全,因此是非常容易夭折的。那麼到底早産的原因是什麼呢?
早産的原因
1. 胎兒原因:
雙胎、多胎、羊水過多、胎兒畸形、胎盤異常,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盤功能不全等。
2. 母親原因:
急性傳染病、慢性病等,如心、肝、腎等疾病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宮畸形、胎膜早破、陰道内上行感染、産前出血、外傷、腹瀉、咳嗽等。嚴重貧血的孕婦,由于組織缺氧,子宮、胎盤供氧不足,也可發生早産。孕婦營養不良,特别是蛋白質不足以及維生素E、葉酸缺乏,也是導緻早産的原因之一。還有孕期性生活不當、活動過多、持重物等都可能造成早産。
3. 年齡原因:
未滿20 歲或大于35 歲的孕婦早産率明顯增高,尤其是小于20 歲者, 早産發生率是20 ~ 34 歲的11 倍。
4. 流産史原因:
流産史,尤其是晚期流産史、反複流産、人工流産、引産或流産 後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對孕婦影響最大。因流産對宮頸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導緻宮頸機能不全,使早産率增高。
5. 生活環境原因:
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過長、過累可使早産率明顯增高。情緒經常波動或精神過度緊張,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和血管收縮,易緻早産。
關于早産的原因,其實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果想要避免早産兒的産生,除了母親需要做好産前的檢查之外,還要注意及時地補充營養,而且在孕期時還要注意性生活的頻率不宜過多,并且動作過大。此外在懷孕期間不宜過于勞累,否則容易導緻情緒波動過大,導緻早産,大家要注意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