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的症狀有哪些
新生兒黃疸,即是未滿月(出生28天内)新生兒的黃疸。新生兒黃疸症狀主要表現為面頸部、軀幹甚至全身都泛黃,通常2-3日後慢慢消退。新生兒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這兩種黃疸的症狀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有下列特征:
1、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
2、黃疸逐漸加深,在第4-6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
3、黃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膚顔色呈淡黃色,黃疸常隻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黃疸時孩子的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顔色正常,生長發育正常。
4、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在生後2周消退,早産兒一般在生後3周消退。
5、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有下列特征:
1、黃疸消退時間過晚,持續時間過長,超過正常的消退時間,或黃疸已經消退而又出現,或黃疸在高峰時間後漸退而又進行性加重。
2、黃疸出現時間過早,于生後24小時内出現。
3、檢查血清膽紅素時,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
4、黃疸程度過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
5、除黃疸外,伴有其他異常情況,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等。
怎麼判斷新生兒黃疸的程度
新生兒黃疸是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使皮膚變黃等症狀出現。那家長怎麼判斷新生兒黃疸的程度呢?通常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程度,主要分為:
1、輕度:僅僅是面部黃染。
2、中度:軀幹部皮膚黃染。軀幹部用手指将皮膚按壓後擡起,觀察皮膚黃染的情況。
3、重度: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現黃染。此時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症狀
在新生兒黃疸中有一種稱為母乳性黃疸。一般認為,新生兒小腸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而此酶主要來源于母乳,這種酶可以催化結合膽紅素變成遊離膽紅索,使腸内未結合膽紅素增多,加之新生兒的腸蠕動較慢,緻使吸收增多而出現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症狀主要表現為:
1、母乳喂養的嬰兒在生後4~7天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血清膽紅素可超過256.6~342.0μmol/L)。
2、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養,黃疸不一定再出現,即使出現亦不會達到原有程度。
3、黃疸一般持續3~4周,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荊
4、新生兒一般情況良好、吃奶佳、生長發育正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