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開始走路的寶寶,都會對小朋友發生興趣,願意和人親近,但還不能很融洽地在一起遊戲,基本上是各玩各的。但最初的交往能力就應從此刻開始培養.可從三個方面人手:
(1)當寶寶能走路時,要給他創造與外人接觸的機會。可以每星期帶他去幾次商店,有可能的話,每天都可以帶他到有孩子玩的地方去。寶寶雖不能同别的孩子一起玩,但他卻願意看着,他可能會站在很近的地方盯着看,或很嚴肅地把手裡的東西遞給别人,然後又拿回來。到2~3歲時,寶寶就會同别的孩子一起玩得很開心了。
(2)幫助孩子結交玩伴,鼓勵他交往,并給予他自由選擇玩伴的權力。父母可以經常請一些小朋友到家裡玩,讓他們一起做遊戲、聽故事、唱歌、跳舞.畫畫,逐步培養寶寶與同伴交往的習慣。即使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鬧矛盾,家長也不要強行把孩子拽回家,更不要罵孩子“草包”、“笨蛋”。最好的方法是從中調停,讓孩子們自己解決矛盾,友好相處。
(3)孩子最初的交往會出現一些不友好的态度,如說”不要你到我家裡來”,或雙手将小朋友推出去,或者搶奪别人手中的玩具,或一大堆玩具自己一個人霸占,不願分給别人。這些不良态度,有的是受成人影響的結果,如成人間不禮貌酌訓斥、吵架就會傳染給孩子。有時,成人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快收起來,隔壁小弟弟要來搶了!”這些做法隻會引發孩子的嫉妒、自私自利、貪心的心理。成人應從正面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謙讓、容忍、禮貌等品質,養成良好的交往習慣。
很多父母整天擔心這擔心那,怕孩子在外面不小心摔了,怕孩子在外面與人鬧糾紛吃虧,怕在外面學壞等,不給孩子社會交往的機會,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或院子裡獨自玩耍。于是孩子變得越來越内向,逐漸失去了天真活潑的性格,這是不可取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