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後汗症包括産後自汗和産後盜汗兩種。産婦于産後出現涔涔汗出,持續不止者,稱為“産後自汗”;若寐中汗出濕衣,醒來即止者,稱為“産後盜汗”。自汗,盜汗均是在産褥期内汗出過多,日就不止為特點,統稱之産後汗證。不少婦女産後汗出較平時為多,尤以進食、活動後或睡眠時為着,此因産後氣血驟虛、腠理不密所緻,可在數天後營衛自調而緩解,不作病論。
病因病機及治療原則
本病主要病機為産後耗氣傷血,氣虛陽氣不固,陰虛内熱迫汗外出。氣虛、陰虛為本病主因。治療産後汗證,氣虛者,治以益氣固表,和營止汗;陰虛者,治以益氣養陰,生津斂汗。
1.氣虛自汗證
證候:産後汗出過多,不能自止,動則加劇;時有惡風身冷,氣短懶言,面色晄白,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固表,和營止汗。
方藥:黃芪湯。
常用藥:黃芪、白術、茯苓、甘草健脾補氣固表;熟地、麥冬、大棗養血滋陰;牡蛎固澀斂汗,防風走表,助黃芪、白術以益氣禦風,黃芪得防風,其功宜彰。
2.陰虛盜汗證
證候:産後睡中汗出,甚則濕透衣衫,醒後即止,面色潮紅,頭暈耳鳴,口燥咽幹,渴不思飲,或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益氣養陰,生津斂汗。
方藥:生脈散加煅牡蛎、浮小麥、山萸肉、糯稻根。
常用藥:人參益氣生津;麥冬、五味子、山萸肉滋陰斂汗,加牡蛎以固澀,浮小麥、糯稻根以止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