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給3-6歲孩子講的故事?從前,有一個老農民,他有兩個兒子,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适合給3-6歲孩子講的故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從前,有一個老農民,他有兩個兒子。
有一天,他叫來了兩個兒子,對他們說:“我年紀大了,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以後養家的責任就落到你們身上了”
說着說着就咳嗽了幾聲,然後接着說:“門後有許多柴刀,你們自己選一把,上山去砍柴吧。”
大兒子對父親說:“父親,你就在家裡好好休息吧。我和弟弟都會聽您的話”
農民的小兒子聽到哥哥這樣說,連聲應和道:“對,我和哥哥能做好的!”
大兒子拿起刀就向山上直奔而去,邊上山邊想:我一定要早點上山,多砍點柴來,讓父親高興高興,還能成為弟弟的榜樣。
小兒子拿起刀,看着刀不僅生了鏽還破了好幾個口,心想:我應該先磨磨刀。
于是,小兒子便敲開了鄰居王大娘家的門,輕輕地問:“王大娘,能把您家的磨刀石借我用用嗎?”
王大娘客氣地回答:“可以,磨刀石在牆邊靠着呢,自己去拿吧!”
小兒子說了聲“謝謝”,就去磨刀了。
大兒子這時正坐在田埂上休息呢,他自言自語道:“這小子,還不來砍柴,等着挨罵吧。”
等小兒子磨好刀,已經下午了,心想:“看來我得快點了,大哥可能都砍了一大堆了。”
于是,小兒子開始忙活起來,不一會兒,他便砍了滿滿兩擔柴。
傍晚,大兒子挑着一小擔柴回到家。他剛回家一會兒,小兒子便回來了。
父親奇怪地問小兒子:“你比大哥遲上山,為什麼你砍的柴比大哥的多呢?”
小兒子聽了父親的話,自豪地回答道:“如果刀沒磨鋒利,用生鏽的刀砍柴,怎麼能砍得又快又多呢?”
父親聽了小兒子的話,臉上露了欣慰地笑容,語重心長地說:“是啊,隻要準備好工具,掌握了方法,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
聽完了這個故事,我們要記住這句話:磨刀不誤砍柴工。意思是磨刀需要花費時間,但不會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一件事能不能做好,不是看我們有多大的熱情,而是要靠方法、技巧。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先都要做好準備,即使要花費一些時間,但一定不會影響事情完成的效率,相反地,還會給我們帶來雙倍的效果。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樣的。例如:我們在做題之前,先去複習一下課本上的知識,然後再做題,這樣也許會多花一點點時間,但是我們真正在做題的時候,一定會完成得又好又有效率。
(内容均摘抄至網絡,如有侵權,速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