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誰的逝世促使幾十萬工人加入了蘇共

誰的逝世促使幾十萬工人加入了蘇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08:13:37

1924年1月21日18時,列甯病情突然轉重。他失去了知覺,呼吸愈來愈壞,臉變得死一般蒼白,體溫迅速增高。18時50分,一代偉人溘然長逝,年僅53歲。

列甯可以說是累死的。早在1922年10月18日,是列甯在莫斯科工作的最後一天,在醫生的執意請求下,他同意去位于首都郊外的哥爾克村休息治療。

然而,列甯并沒有停下工作,有資料表明,單從10月20日至12月16日他就寫了有關外交、政務方面的信函224封,接見了來自人民委員會、勞動與國防委員會、政治局等部門代表171人。

誰的逝世促使幾十萬工人加入了蘇共(蘇共是如何為這位偉人處理後事的)1

列甯的病情到了1923年3月,已經越來越嚴重了。第三次發作時,他被送到了哥爾克。他右半身完全麻痹了并且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痛苦地感到病在加重。他受到精神興奮與失眠的折磨。

當時,看護列甯的一位叫奧爾巴赫的教授這樣寫道:

情況确是悲壯的。這個人,這個曾經用他的言語使群衆激動興奮,曾經用辯論說服戰士并使他們堅強起來的人,使全世界都對他的話起了這樣那樣的反應的這個人,現在卻連最簡單最原始的概念都表示不出來了。

列甯已經不能參加在這年4月召開的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了。到會的代表都焦急地讨論他的疾病。中央委員會在大會上的組織報告是斯大林作的。

悲劇的結局終于臨近了。謝馬什科寫道:

在那不幸的一天的前夜,弗拉基米爾·伊裡奇覺得不大好。他一醒來就感到不舒服,說頭痛,胃口不好。第二天早晨他醒來時仍舊覺得不舒服,不吃東西,經他周圍的人苦苦要求,他才在早飯和晚飯時吃了一些。晚飯後他躺下休息。忽然屋裡的人都看出,他的呼吸沉重而不規則了。

誰的逝世促使幾十萬工人加入了蘇共(蘇共是如何為這位偉人處理後事的)2

列甯逝世的悲痛消息傳到了全國與全世界。在1月21日晚上,召集了中央委員會的全會。在第二天正在召開的蘇維埃大會上,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裡甯宣布列甯去世了。一時間,鋼鐵般的布爾什維克們都痛哭起來。

黨中央委員會發了訃告,其中這樣說道:

這樣一個人去世了:在他的領導下,我們黨用有力的手,在戰争的煙霧中,在全國舉起了十月的紅旗,掃蕩了我們敵人的抵抗,在以前的沙皇俄國鞏固地建立起了勞動者的最高權力。

共産國際的創立人,世界共産主義的領袖,國際無産階級所敬愛并引以自豪的人,被蹂躏的東方的旗手,俄國工人專政的領袖去世了。

訃告還說:

列甯活在每一個城市工人的心裡;列甯活在每一個貧苦農民的心裡,列甯活在千百萬殖民地奴隸心中。

工人與農民聽到了列甯逝世的消息無不深為哀悼。

1月23日,靈車到了莫斯科。載着列甯遺體的靈柩運到了工會大廈。沿途站滿了成千成萬的工人、紅軍士兵與農民。

五天五夜,成千成萬的工人、農民、紅軍士兵與專程從其他城市來的代表團,青年人與老年人,走進了停着列甯遺體的工會大廈,向敬愛的領袖告别。

誰的逝世促使幾十萬工人加入了蘇共(蘇共是如何為這位偉人處理後事的)3

在追悼列甯的日子裡,莫斯科成千成萬的人民擁擠在附近的街上。紅旗飄揚着。樂隊奏着低緩哀傷的樂曲。全國成千上萬的工廠和火車頭的汽笛都響了起來。

1924年1月21日18時,馬克思、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者,全世界無産階級的革命導師,蘇俄共産黨和蘇維埃國家的締造者,弗拉基米爾·伊裡奇·列甯因腦溢血與世長辭。

在工會大廈大廳中央高高的棕榈葉下,列甯遺體身着暗色卡其布裝,躺在深紅色靈台上,昔日的同志們為他守靈。

列甯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娅站到棺前。夫人望着也是丈夫也是戰友的面容,平靜,無淚,仿佛不曉得他倆并非在屋中獨處。忽然間萬籁俱靜,絕對的靜默了。

1月26日,莫斯科舉行了列甯追悼會,大會就列甯逝世發布了《告勞動人民書》。大會為永久紀念列甯作出了下列各項決議:出版《列甯全集》,确定列甯逝世紀念日,将彼得格勒改名為列甯格勒,在莫斯科紅場建造列甯墓,在各加盟共和國首都以及列甯格勒和塔什幹建造列甯紀念像。大會還進行了其他幾項議題。

誰的逝世促使幾十萬工人加入了蘇共(蘇共是如何為這位偉人處理後事的)4

1924年1月26日,蘇共第二次代表大會作出決定:列甯陵墓建于紅場克裡姆林宮牆邊,與十月革命陣亡将士公墓在一起。誰知人們無法抑制鋪天蓋地而來的巨大悲痛,1.2萬封電報和信件像雪片一樣飛向克裡姆林宮,要求政府永遠保存列甯遺體。

工農大衆對領袖的拳拳之忱深深打動了蘇聯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活動家盧那察爾斯基,他向斯大林提出永久保留列甯遺體的建議,很快被采納。當中央委員會決定成立列甯遺體保存專家小組,專門負責遺體防腐研究并限時三個月完成任務時,絕大多數醫生、專家都猶豫起來,他們擔心試驗萬一失敗會遭不測,紛紛借故推脫。唯獨生物化學家,猶太籍的茲巴爾斯基接手了這項史無前例的工作。

為了盡快得到一個理想的處理方案,他使用不同方法在幾具不同年齡的男女屍體上作試驗,誰知一次次的試驗都告失敗……一個月過去了,列甯的皮膚開始起皺,身軀略有走樣。哈爾科夫大學的解剖學教授沃洛比約夫聞訊趕來相助。他曾為沙皇博物館成功試制出保持絲織品長期不變色、不變質的防腐藥。

誰的逝世促使幾十萬工人加入了蘇共(蘇共是如何為這位偉人處理後事的)5

應茲巴爾斯基的請求,他們以此為借鑒,夜以繼日反複試驗,一種神奇的藥液終于産生。茲巴爾斯基和沃洛比約夫先将遺體解剖、清除内髒,接着将藥液注射入周身血管,以便在抑制細菌的同時,用溶液取代肌肉組織裡的水分。

列甯陵墓的設計與遺體防腐研究同步進行。最初的“陵墓”實際上是一座白色的木質結構廳堂。1925年底,蘇共中央向全國發出重新建造的倡議。據檔案記載,當時共收到百餘份千姿百态的設計方案,如陵墓應該充分體現全黨時時刻刻團結在領袖周圍的主題,将其建成高26層的塔形建築物,内設黨中央和部長會議各大機構,塔頂安置巨型探照燈,以象征列甯巍然屹立,光輝永存;陵墓應反映列甯的世界意義,将其建造成地球狀,讓巨型列甯像高高矗立;建成巴黎埃菲爾鐵塔型,反映無産階級革命的最終勝利……

誰的逝世促使幾十萬工人加入了蘇共(蘇共是如何為這位偉人處理後事的)6

這一切盡管均出自人們對曆史上第一位工農領袖的愛戴之情,但客觀上給人以與其說建列甯墓,不如說是建教堂的感覺,不同的隻是把十字架換成了紅五星,耶稣像換成了列甯像而已。最後,斯大林決定仍由構思木“陵墓”的休澤夫出主意。目前的赭紅大理石陵墓便是休澤夫的傑作。

誰的逝世促使幾十萬工人加入了蘇共(蘇共是如何為這位偉人處理後事的)7

最後,列甯的遺體被安放在精緻的水晶棺内,他安詳地閉着雙眼,一手握拳,一手随意地擱在胸前,人們甚至能看清他臉上的皮膚毛孔。在淡紅色燈光的映襯下,列甯那充滿智慧的寬大腦門顯得特别突出,有一種偉大的思想還在不停活動的感覺。“他還活着!”是蘇聯人當年常愛說的一句話。

(文章轉載中國曆史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