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缺乏蛋白質時在身體的各個部位會出現如下症狀:
頭: 1、頭發枯黃,斷裂,沒有光澤,缺乏彈性。2、脫發。3、記憶力減退。4、頭痛。5、失眠。6、腦細胞的數量減少。思維不活躍。
口腔:苞疹
皮膚: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減少,皺紋出現。
骨: 骨質疏松關節疼
血液:血色素是由蛋白質組成,缺乏蛋白質貧血。或患白細胞底下症,不補充蛋白質是不會痊愈的。
腎: 腎上腺的原材料是蛋白質,缺乏蛋白質腎虛,補充充足的蛋白質可以補腎。
胰島素:蛋白質是胰島素的原材料,蛋白質是糖尿病患者的唯一營養來源。
甲狀腺素:蛋白質是甲狀腺的原材料,缺乏蛋白質甲亢。
内分泌:蛋白質是内分泌的物質基礎,缺乏蛋白質内分泌失調。
肝: 1、肝髒的選擇非常嚴格,隻儲存完全的蛋白質。2、預防脂肪肝。3、大豆蛋白刺激肝髒除去低密 度脂蛋白膽固醇。4、蛋氨酸——谷胱甘肽是肝髒主要的有毒物質的中和劑。
胃: 1、分解食物的酶是蛋白質,維持消化系統的正常,當蛋白質不足時,消化壁及韌帶松弛,某些器官的位置會改變,例如胃下垂,腸子在骨盆裡套疊,子宮或膀胱傾斜及其他内髒移位等。2、蛋白質使受傷的肌肉痊愈。3、蛋白質加維生素C加鈣形成膠原蛋白,使身體的全部細胞結合起來。
心髒: 1、心髒病發作頻繁的患者,經常是因為飲食中嚴重缺乏蛋白質。2、在膳食中長期添加大豆蛋白可以替代傳統的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藥物。
肥胖: 1、人正常蛋白質占20%,脂肪占15%,非蛋白質10%,脂肪30%,但是肥胖的人脂肪所占的比 例增 加,蛋白質占的比例減少,補充充足的蛋白質可以減肥。2、蛋白質可以消除水腫。
蛋白質的小秘密
蛋白質喜歡搭伴
兩種或多種來源的蛋白質同時食用時,其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相互取長補短,使混合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提高,這稱為蛋白質營養互補作用。例如,谷類食物蛋白質缺乏賴氨酸,而豆類蛋白質賴氨酸豐富,二者混合食用,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就得到了提高。
要看蛋白質消化率
大豆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但其蛋白質消化率隻有60%~65%。若将其制成豆腐及各種豆制品,則消化率可提高到92%~96%。如每日喝 200毫升豆漿,就可得到8、8克消化率很高的蛋白質。再如,雞肉不僅含蛋白質高,而且較柔軟,脂肪分布均勻,所以雞肉比畜肉更鮮嫩,味美且易消化。魚肉肌纖維較短,水分較多,脂肪量少,故肉質細嫩,消化率高達95%~98%。因此雞肉、魚肉更适合寶寶食用。
蛋白質要适量
充足的蛋白質供應能夠滿足人體需要,可維持正常代謝,生成抗體,抵抗感染,有病也易恢複。相反,蛋白質供給不足時,兒童就容易生長發育遲緩、貧血、表情淡漠,而且容易感染疾病。但是,蛋白質攝入過多也會造成腎髒負擔,還會增加肝髒負擔、胃腸負荷,引起肝腎受累以及消化不良等症。所以,蛋白質的攝入量要适當。
提示:
1、考慮到嬰兒的消化系統、腎功能都還很稚嫩,動物性食物最好在寶寶6個月後添加。而一些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蝦、蟹、貝殼類海鮮等食物,則要等到寶寶1歲後再添加,而且要嚴格觀察過敏症狀。
2、父母應保證寶寶的膳食平衡,除去蛋白質食物之外,糧食、蔬菜、水果等也要及時添加,才能達到寶寶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
3、牛奶屬于優質動物性蛋白質,寶寶能吃輔食後,最好能達到每天500~700毫升。
4、每100克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肉類含15克~20克;魚類含15克~20克;全蛋含12克~15克;大豆類含35克~40克;牛奶含2克~3克。
總之,寶寶所需要的營養元素,最好先做個體質檢查再來做決定是否需要補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