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土語,不能不聯系到方言說土語。土語是不同于方言的,是各地長期形成的特殊的詞彙。簡單說,方言是音不同,土語是字不同。
亳州是一座古都,土話積澱得多,再加之商業繁榮,外地客商雲集,交際中吸收了一些外地土話。另外,曆代運用古語時,也免不了某一代人将音調調值讀偏讀錯,以後就跟着錯了下來。種種原因,便形成了大量亳州土話。
土語填補了現代漢語中難表之義,随着時間的推移,土語必然會漸漸淡出人們的口頭表達,但由于一代又一代土生土長的人對它的不自覺應用,土語還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内,被一代代傳承下來。
若以江湖見,土語最動人。尤其是亳州的土語。微信公衆号上,有些土語、方言的配音秀,都能讓粉絲們興緻勃勃。如果發給外地的朋友看,他們也會覺得很新鮮,有點辣耳朵,但卻妙趣橫生。
亳州土語比任何地方都多,若與普通話一對比,那真叫一個“土得掉渣”,“ 侉得要命”。我市文化名人佘樹民共收集了2400多條亳州土語,他們内涵豐富,生動形象,不僅妙趣橫生,耐人尋味,也能折射出亳州文化底蘊的深厚。
下面這些土語,你知道幾個?又能寫出來幾個?
有字表義的土語:
【埲】粉塵飛揚的樣子
【滗茶】(滗bì)遮攔着東西,把泡東西的液體倒出來
【卟鱗】(bú lìn)尖銳物體在人體表面重重擦劃過後
【铳人】铳(chòng):頂撞。說話頂撞人。
【踀履】(踀chū,讀出音)。身體下蹲、重心盡量向下地朝下滑走。
【歘】(chuā)。從别人手裡搶奪東西。
【搋一頓】(搋chuāi,讀揣音。用手掌壓、揉,使攙入的東西和勻)。比喻把人打一頓。
【打踅】(踅xué)。①圍繞着一點轉圈子。例:你别光在院外~啊,進院子裡看看去啊。②家養的鴿子在天空盤旋。
【怼堆兒】(duǐ)。理屈詞窮時,用無理的話敷衍、糾纏。
【蕃驚】(蕃fán)。人或動物曾近于死亡後又出現頑強的生命症兆。
【嬎蛋】嬎 fàn:鳥類、禽類生蛋。
【幹哕】(gān yuè)惡心,嘔吐。
【跟稆的樣】稆(lǚ):谷物等不種自生。形容人不像是爹娘生的,不通人性。
【幠住了】(幠hū讀乎音。覆蓋)例:小苗被草都~了。
【攉】huō,把東西倒掉。例:你把這盆垃圾~了。
【系一】(系jì。kuì,讀潰音。用繩子、帶子栓成的結)。用繩子栓一個結。
【扣縻子】(縻mí:系住)。扣眼子,放置扣子的地方。
【房箔子】房屋中隔開明暗間站立的箔,留有門。
【老艮臉】(艮gěn,食物韌而不松脆)。臉老是陰沉着,不苟言笑的樣子。
【老掫】(掫zhōu,從一側或一端托起重物)。頭像舉東西時的樣子,整天頭高昂着,比喻自以為是的人。
【冇】(mǎo)缺少,沒有,剩下。例:東西誰都發了,怎麼單~老張的?
【面醭】(醭bú):食物表面生黴長的毛。制作面制品時,為使手和面闆不粘而敷撒的面粉。
【搦膆子雞】(搦nuò,拿着)雞最怕人用手搦着子,一搦着就不叫喚了。比喻人吓得不敢說話了。
【強梁】遇事不讓人,遇好事就上,強勢、霸道的人。例:這世道商量不如~。
【能了】(qíng,讀慶音)。你就逞能吧,會有你的好看的。
【搉人】(搉què,讀确音)。哄人和騙人。
【搉一頓】(搉què,讀确音)。把人揍一頓。
【潲雨】(潲shào)。雨點被吹得斜灑。
【莛子】吸管。因以前麥稭的莛子可以當吸管,現在仍把可以吸東西的吸管叫莛子。
【襪靿子】(靿yào)。襪子的上端厚筒部分。
【鞋趿拉子】(趿:tā,讀塔音)。棉、布、木、塑料等不同材質的拖鞋。
【一炯勁】鼓足勇氣。
【一掫嘴】掫(zōu):使個眼色。又說“一呶嘴”。
【油冱住了】(冱hù,讀互音,閉塞)。被油垢黏上了。
【笊頭子】(笊zhào,廚房常用工具)。用秫莛子,即高粱穗子下面細而長的稭稈編制而成的盛馍的筐子。
無字表義的土語:
【sào】飛快的意思。例:你真~,一會到了。
【shí頭打滾】用頭撞地。人在極度痛苦難受時掙紮的樣子。
【shuǎng】手猛地發力拽東西。例:~樹葉子。
【sī氣】食品發馊的氣味。
【sī腦子味】衣服上有濃烈的頭油、汗味等難聞的味道。
【suàn】用刀削東西。例:用刀~一塊肉。
【tùn褲子】脫掉褲子。
【wēng】①用身體的力量往前推。例:他一用力,~倒了幾個人。②以迅猛的速度向前推進。例:蘇聯紅軍一口氣~到了柏林。
【xín】讀信音的二聲,指男人娶女人,或女人嫁男人。例:她~個當兵的。應為“尋”字。
【一huò】量詞,一次。例:你把那衣服在水裡擺~,不必用洗衣粉。
【zào】用腳踩。例:誰~了我的腳了?
【zhá】表示東西太涼、人們難以承受的感覺。例:往水裡一跳,水太~人了!
【hū】①用手打。例:~他兩個嘴巴子。②用球拍抽乒乓球。
【jiāng】動物産崽。例:大白兔~了一窩小兔子。
【kàn着】用罩子類的東西蓋着、罩着。
【kuō】用棍子敲打。例:~棗子。
【lái】抓住東西往自己懷裡拉。例:~了一把草
【nān】往嘴裡塞東西。例:他抓把雪~嘴裡了。
【ǒu了】食品在火上燒煳發黑了。
【pié】手用力折。例:快把我的手~斷了。
【qì猛子】紮猛子,在水面以下憋氣往前遊。
【qué】①把一個東西從中間折斷。②裁決一個事,從中調解。例:他們倆家出價和要價差别太大,你從中間~一下吧。
【róu】用手或手拿東西打人。例:他拿書包~我。
【cāo】(有音無字,讀操音)。①~事兒:故意制造事端。②~蛋:明目張膽地不順從,故意跟人搗亂。③摩擦:自行車~圈了,得修修。④~一~:用摩擦的方式把東西磨掉。例:你拿紙把玻璃上的髒東西~掉。
連拼連讀,或者是縮減語:
有些話本來是可以聽懂的,可是,由于演變成了連拼連讀,或者是縮減語,也就成了土語了。如:
【衆會兒】現在,這時
【信種】太由着自己的性子,太相信自己,什麼大膽的事都敢幹。
【真潘金】“真是潘金蓮”的縮減語
【真開】真開心,真幽黙,有意思
【那呗】語氣詞:那不是嗎
【樣到的】很像樣,即樣樣做得都很周到
【形的】訓斥人的話,什麼樣子
【信意的】由着性子胡來
兒化音的變音:
亳州人說話愛帶兒化音,這種兒化音的長期使用,久而久之,就固定下來,使某些詞彙變成了另外一種讀音,以訛傳訛後,與原義産生了很大差别。
【家後】“家” 讀成兒化音變成了“jiá後”。例:車在~後放着呢。
【殺惡氣】“惡”讀成兒化音變成了“殺é氣”
【不識足】足” 讀成兒化音變成了“不識jū兒”
【lǎo】“拉”讀成了兒化音變成了lǎo。例:你lǎo着我的手。
【dǎi 意兒的】:估計這是一句道歉性的話。dǎi應為“歹”,表示不是故意所為,沒故意使壞。例:“他不是“歹”意兒地軋你的腳。
土話裡有古意、有文詞:
亳州話土語中仍保留一些古詞,時常在口語中應用。
文言虛詞的用法:
一、“乎”的應用
在古漢語的感歎詞中,“乎”一般不能用作句子成分,不能與其他字組成詞的。可是,在亳州方言中,有些動詞是單音動性語素加詞尾“乎”構成的。如:①湊乎:②買乎:③懸乎:
二、“焉”的應用
焉為助詞,表示肯定的意思。在亳州方言中,大量用後置的“焉”字,表示感歎的語氣。例:你别生氣焉!你咋跑恁快焉!你咋穿恁好看焉!等。
三、何便于
這是亳州人經常說的一個詞。意思是“何必”。該詞三個字中有兩個是古代文言虛詞,這一詞是古代亳州留下來的語言活化石。如:“你何便于坐車去呢!”
四、“háng”(音航,該字有音無字,用“吭”代替)該音為書面語,是流傳很久的一句文言助詞。亳州方言中,在囑咐和交代某人去幹某事後,要再一次确認對方是否明白,就用這一“吭”字,例:你以後再也别惹你媽生氣了,吭?
實詞的用法:
【殇了】中年人死了
【渾身拓透】拓(tǎ):像在石闆上複制書法拓片一樣,衣服緊貼在皮膚上。形容汗流浃背。
【左襟子】已經造成壞結果和壞影響了,難更改了。左襟子是指紐扣在衣服的左邊,因稱野蠻民族是左衽披發,所以用來表達很壞的事情。
【寫酒】斟酒
【尖頭杵】(杵chǔ,安在石器上的木把)。杵是尖的,即不夠朋友。指為人極吝啬的人。也可寫成“尖頭鼠”。
佘樹民/收集 郭玉岩/整理
編輯:小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