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學齡前孩子長高的3個誤區

學齡前孩子長高的3個誤區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02 17:53:27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亦是孩子一年中長得最快的時候。每年這幾個月,兒科内分泌門診總是格外忙碌,許多家長或咨詢或求診,為的就是尋一個長高的妙方。然而,面對一輪又一輪的問題攻勢,醫生卻時常感到哭笑不得。這中間的誤區實在太多了,專家表示,一個人的身高受到遺傳、營養、疾病及生長激素等多方面的影響,并不是光靠外源性補充或治療就一定能長高。況且,小孩是不是個矮,還有待于客觀評定。如果“聽風就是雨”,以訛傳訛,反倒會害了孩子。專家認為,家長既要警惕小孩的生長發育落後,又要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最重要的是,有疑惑應該咨詢正規醫院的專科醫生,而不是給孩子亂吃亂補,造成難以預計的後果。

  誤區1:孩子在同齡人中偏矮就算個矮。

  孩子是不是個矮,一般要看多個因素:1、數據準确。量身高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時間用标準尺子測量,否則觀察增長速度時會出現早上高一點,晚上矮一點,容易出現誤差;2、觀察3個月至半年以上。在半年内完全不長可視為異常;3、參照标準。人一生有三個快速生長期,一歲内從50cm長到75cm,6-8歲每年長6-8cm,最快可長10多cm,青春期(男性長胡須、變聲,女性乳房發育、月經來潮)再長10-20cm。此外每年應長6-8cm,若小于5cm為異常。4、胚胎發育。足月出生時體重低于2.5kg視為宮内生長發育遲緩,對後天長高也有影響。

  “家長最重要了解身高是有範圍的,隻要孩子不低于同年齡性别标準身高的兩個标準差以下,都可以算正常。而且,身高跟遺傳也有關系,如果整個家族都是小個子,極少會生出一個很高的孩子來。要想徹底增高,必須和高個子婚配才能有所改變。”

  誤區2:3歲前是追趕身高的最佳時期。

  有家長認為,3歲前是小孩長得最快的一段時間,若生長發育落後,今後再怎麼追也追不上了。對此,劉麗表示,如果孩子在宮内生長發育不足,生下來就個子小,要追趕這個差距确實在3歲前。但是,這不代表3歲後個矮就沒得追了。實際上,生長發育的每個時期都很重要,隻是不同時期長不高的原因不相同,應對的方法也相異。

  像3歲以下矮小很多是因為宮内發育落後、喂養不當、營養不足,間或存在疾病因素,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長期腹瀉、腎小管病變、心髒病等,所以一般是積極促進營養攝入,再加治療疾病;3歲以後矮小原因更複雜,可能是生長激素缺乏,也可能有染色體異常、骨骼畸形、心肝腎、代謝性疾病等其他疾病,有的該打生長激素,有的要治療相應疾病。

  “問題是現在大家一說長不高就是缺鈣,也不管對錯就拼命補,時間長了不但沒長高,還導緻高鈣血症,天天要排鈣。”專家表示,身高能不能追得上,關鍵在于找準病因,否則不管3歲前還是3歲後,個矮都不可能改善。

  誤區3:打生長激素孩子就能長高

  和給孩子補鈣一樣,很多家長對打生長激素也很感興趣,總想給小孩試一試。但專家表示,生長激素并不是所有個矮的孩子都适合,缺乏的人用了才有效。哪些人會缺乏?産傷、窒息、腦垂體損傷、先天性發育不好,還有後天的顱内腫瘤等,都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不過,患有腫瘤、糖尿病的孩子即使缺乏生長激素,也不能随意使用這類藥物,否則還會加重病情。

  另外,通過查骨齡能知道孩子今後有沒有生長空間,但也不主張随随便便去查,讓小孩經受不必要的輻射。劉麗指出,家長應先帶孩子到兒科内分泌專科量身高體重,如果在正常範圍以下,再做骨齡檢查也不遲。

  專家有SAY

  “晚長”的孩子

  有特點

  經常有家長說,小孩現在個矮是因為“晚長”,今後沒準什麼時候就能突然長高。專家指出,“晚長”的孩子不是沒有,但通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如果孩子個矮不符合這三種情況,建議盡早就診和治療,才有追趕身高的希望。

  1、家族高;

  2、家族有“晚長”史;

  3、量身高屬于落後,但測骨齡與身高相符,而且生長激素正常,常伴有青春期延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