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洪水中人員失蹤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險水。所以,洪水中必須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1、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及衛生條件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築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等。
2、将衣被等禦寒物放至高處保存;将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防水捆紮後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票款、首飾等物品可縫在衣物中。
3、紮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塊等漂浮材料加工為救生設備以備急需;洪水到來時難以找到适合的飲用水,所以在洪水來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貯備幹淨的飲用水。
4、準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可與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系。
5、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隻、木排、門闆、木床等,做水上轉移。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牆,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遊水轉移。
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注意避免過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洪水過後,要服用預防流行病的藥物,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發生傳染病。
地處河堤缺口、危房等風險地帶的人群應盡快撤離現場,迅速轉移到高坡地帶或高層建築物的樓頂上。對于家中的财産,不要斤斤計較,更不能隻顧家産而忘記生命安全。為了保存财産,在離開住處時,最好把房門關好,這樣待洪水退後,家産尚能物歸原主,不會随水漂流掉。
洪水将至,應該如何逃生
處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沒區内,或洪水流速較大難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應及時采取避難措施。因避難主要是大規模、有組織的避難,所以要注意:
一、要讓避難路線家喻戶曉,讓每一個避難者弄清,洪水先淹何處,後淹何處,以選擇最佳路線,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動。
二、要認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發的地區,政府修築有避難道路。一般說來,這種道路應是單行線,以減少交通混亂和阻塞。在那些避難道路上,設有指示前進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難人群未很好地識别路标,盲目地走錯路,再往回折返,便會與其他人群産生碰撞、擁擠,産生不必要的混亂。
三、要保持鎮定的情緒。掌握"災害心理學"實際上也是一種學問。專家介紹,在一個擁有150萬人口的滞洪區,當地曾做過一次避難演習,僅僅是一個演習,竟因為人多混亂擠塌了橋,發生死傷事故。在洪災中,避難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損失,已經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語的蠱惑、避難隊伍中突然發出的喊叫、警車和救護車警笛的亂鳴這些外來的幹擾,極易産生不必要的驚恐和混亂。
哪些是較安全的避難所?
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處,應有上下水設施,衛生條件較好,與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築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以及地勢高、條件較好的公園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