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身體抵抗能力會比大人低很多,當出現一些感染的時候就會出現發燒等等的不适,一般對于低燒是可以通過物理降溫的方法來退燒的,但是當寶寶體溫過高的時候,尤其是超過42度時,最好是不要進行熱敷,以免使得體溫難以擴散而出現後遺症,小編認為寶寶高燒應該注意護理,平時很容易出現的誤區包括以下幾種。
1、發燒不能洗澡
錯誤。發燒洗熱水澡,屬于物理降溫的方法之一。這能讓寶寶毛孔舒張,讓身體表面蒸發水分,有益于散熱。同樣道理,退燒也可用溫水抹身的方式,冷水太過刺激,應避免。
2、發燒要忌口
錯誤。孩子發燒時,除煎炸食物要少吃外,應維持正常的均衡的飲食,健康的飲食能幫助孩子恢複體力,有利于疾病康複。此外,還應大量喝水,促進排尿,帶走熱量。
3、發燒要熱捂出汗
錯誤。發燒時,孩子的體溫本來就高,若多穿衣服“熱捂出汗”反導緻體溫上升,引發抽筋、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症。正确的做法應該是少穿點衣服,通風散熱,除非手腳冰涼才需要略微蓋點東西。
4、無論什麼情況發燒都立刻吃退燒藥。
錯誤。有些家長認為發燒會“燒壞大腦”或者“燒成肺炎”,發現寶寶發燒了就非常慌張,甚至體溫都沒來得及量就給寶寶吃藥。其實38℃以下低熱很少引起寶 寶嚴重不适,并不需要吃退熱藥。因為此時服退熱藥對疾病恢複并無明顯好處,反而增加肝腎不必要的代謝負擔。3個月以下的小嬰兒應用退熱藥更是要非常慎重。
對于高燒比較嚴重的,最好是可以盡快帶寶寶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然後根據具體的情況及時采取一些有效的降溫方法,并且還應該細心留意寶寶的變化,及時測量體溫,當出現抽搐等反應的時候,最好是找醫生進行相關的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