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夏養生重在養心

立夏養生重在養心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9 16:41:16

  專家稱,立夏後有利于人體心髒的生理活動。

  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髒,學會養“心”。

  炎熱汗多,營養消耗大

  剛進入5月,天氣就熱得讓人有點無所适從,一些疾病随之而來。由于夏季炎熱而出汗多,體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同時,天氣炎熱又影響着人的食欲,除注意飲食清潔和清淡為主外,還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養生專家趙世立指出,人生活在相對濕度為45%~65%的環境中感覺最舒适,也最健康,但多風少雨的立夏天往往比較幹燥,室内濕度達不到這個水平。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後感覺嗓子和鼻子發幹,就說明該給室内空氣加濕了。

  夏日煩躁跟“心”有關

  頭痛、失眠、煩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覺渾身不适,想刻意進行調整,卻日益萎靡不振、郁郁寡歡。專家認為,這跟心髒的承受度有關。

  趙世立指出,在中醫理論中,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髒功能活動相互關聯對應。

  心對應“夏”,也就是說夏季心陽最旺,同時提醒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髒保養。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情緒與軀體可通過神經—内分泌—免疫系統互相聯系、互相影響。此時不僅是情緒波動起伏,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并不少見。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自我調節、笑口常開。

  多進稀食有利補養

  趙世立指出,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同時,還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1.補充充足維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新鮮果蔬;

  2.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别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

  3.适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

  冰箱内取出食品别急吃

  随着天氣轉熱,人們愛吃剛從冰箱中取出來的水果、飲料等。有些人特别是腸胃功能較弱的兒童,在吃後半小時左右最易發生劇烈腹痛,嚴重的還會出現惡心、嘔吐、頭暈、腹瀉和全身冷戰等症狀。

  專家指出,這種痙攣性腹痛是由于吃了冰箱裡存放的食物引起的。人的胃腸溫度一般在36℃左右,而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隻有2℃-8℃,腸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導緻生理功能失調。預防的簡單方法是,從冰箱裡取出來的食物不要急着吃,放一會兒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兒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應注意。

  晚睡早起加午休

  由于“立夏”時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夏季正午1點到3點氣溫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飯後,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所以,中午人們總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對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來說,午間時分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30-50分鐘。趙世立認為,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讓人感覺沒有精神。睡覺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着涼受風而生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