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糖尿病人養生 3肌肉鍛煉法助身體恢複

糖尿病人養生 3肌肉鍛煉法助身體恢複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8 02:15:20

  目錄:

  第一章:糖尿病人養生 3肌肉鍛煉法助身體恢複

  第二章:糖尿病人的飲食建議

  第三章: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易犯的錯誤

  糖尿病是當今社會患病率極高的一種疾病,那麼患病了該怎麼辦呢?糖尿病人吃什麼好?如何治療糖尿病?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揭疑,告訴大家适合糖尿病人的鍛煉方法,以及糖尿病人的飲食建議。

  糖尿病人養生 3肌肉鍛煉法助身體恢複

  糖尿病對于我們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很多糖友也已久病成醫,懂得早晚都要動一動,因為大家都認識到了運動對于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我曾經認識了一位大爺,他當時的糖尿病已經到了嚴重地步,各種合并症開始發作,而他卻束手無策。于是我就告訴他,既然已經是這樣了,那倒不如接受我的概念:運動改善血糖!就這樣,這個老人按照我的生活運動模式堅持了一年。老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了大家,運動在改善和控制血糖方面是有效果的。

  大家普遍認同有氧運動是在消耗體内的“糖”,而長被人忽視的肌肉練習是在改變人的代謝空間,肌肉越優秀,它的代謝能量就越大,消耗體内的“糖”的能力就越強。觀察身邊喜歡到健身房器械區的人,你會發現他們患上各類代謝性疾病的很小,那是因為他們的代謝能力奇強的緣故。

  因此,不論你是不是糖尿病患者,肌肉的鍛煉都不能被忽視。肌肉鍛煉的重要意義也是被公認的,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老年人鍛煉五原則中,就将重視重量訓練放在了僅次于心髒鍛煉的第二位置。

  那麼,那些肌肉訓練更是老人和糖尿病患者呢?我的建議是小重量負重訓練,比如啞鈴鍛煉,下面就推薦幾個動作,你不妨在家裡試一試。

  1、大樹參天

  (1)擡頭挺胸站立,雙腳并攏或略微分開,腳尖向正前方;雙手持啞鈴,自然垂于體側。眼睛平時前方。

  (2)雙手慢慢的從體側向上舉起,直到高舉過頭,并向上盡量的伸直;同時腳後跟慢慢的擡起到最高;頭略微向上擡起,引導整個脊柱向上用力拉開。

  (3)此時要感覺全身的肌肉都在向上用力,把身體向上“拔”起來。在最高的位置堅持3~5分鐘。在平時的鍛煉中可以做2~4次,每次堅持3~5分鐘。也可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同樣堅持3~5分鐘。

  注意:腳後跟要盡量的向上擡起,盡量的隻用大踇趾點地;在最高點是站不穩是正常現象,可以輕輕的移動腳本,維持平衡;要有全身向上用力的感覺,盡量把身體拉開。

  練習目的:利用身體以及啞鈴的重量,對全身骨骼、肌肉及韌帶起到鍛煉作用,是全身性的小重量力量訓練。

  2、啞鈴沖拳

  (1)擡頭挺胸站立,雙腳分開比肩略寬,腳尖向前;然後身體下蹲到大腿接近與地面平行的位置,上身略前傾,把重心落在兩腳之間,以維持平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水平,調整下蹲的幅度;

  (2)雙手持啞鈴,屈肘把啞鈴放在腰間,掌心向上。左腳用力蹬地(但不離開地面),随着蹬地力量的上傳,轉動腰部,把蹬地和轉腰哦的力量“傳”到右手,右手借助這些力量,有力的向前沖拳,此時向内旋轉手臂使掌心從向上改成向下;然後收回右拳,回到預備姿勢。

  (3)接着右腿蹬地,沖左拳。重複進行。另外沖拳的速度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掌握,可以快速的,也可以柔和的(但一定要用勁出拳)。一左一右為兩下,每次沖拳50~100下堅持一口氣做完。

  注意:要保持上身的姿勢,在沖拳的過程隻是腰的轉動,不能有前後左右的晃動,尤其是肩部不能明顯的前送;向前沖拳的時候要用拳心引領出拳的方向,拳的高度位于肚臍以上、胸部以下、身體中線的位置;出拳手臂的肘關節不要完全伸直,大概保留165°左右的夾角。

  練習目的:提高身體整體的肌肉控制能力,同時快速沖拳時可以提高肌肉爆發力。

  3、手握啞鈴弓步起

  (1)左腳前、右腳後站立,兩腳的距離最好在蹲下後,能保持前面的大腿與地面平行、膝關節成90°,後面的大腿與臀部直線,膝關節成90°,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略微的小一些;雙腳左右分開約有一個腳掌的距離,腳尖向正前方;

  (2)雙手持啞鈴垂于體側,上身直立,擡頭挺胸。左腿屈膝、屈髋,同時右腿屈膝、使身體往下蹲,直到左大腿與地面平行、右膝關節将近挨着地面,此時右腳跟可以擡起,以腳尖點地支撐,身體直立;

  (3)雙腿同時用力、尤其是左大腿用力站起來、還原,充分進行。完成一組後換腿再進行一組。每組做30下,每次左右各做1~2組。

  注意:完成動作時身體不要晃動;在前面的腿的膝蓋不要超過腳尖。

  練習目的:能有效鍛煉下肢及臀部的肌肉,提高下肢的肌肉力量。

  當然,肌肉訓練并非每位糖尿病人都是适合,首先需要在你身體情況允許的條件下進行,其次不要勉強自己進行而是要量力而為,适可為止。

  糖尿病人的飲食建議

  1、菜肴少油少鹽

  糖尿病人應選少油少鹽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調多用蒸、煮、涼拌、涮、炖、鹵等方式。烹調宜用植物油,盡量減少赴宴。在赴宴時也要盡量按照平時在家吃飯時的量和食物間的搭配來選擇飯菜。

  2、“多吃肉、少吃飯”并不科學

  有人認為肉是蛋白質,飯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會引起血糖升高。其實不然,肉到體内也能轉變成糖和提供脂肪。糖尿病患者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小于200毫克,要限制動物性脂肪及含飽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攝入,少吃油煎、炸食物及豬、雞、鴨、腰花、肝、腎等動物内髒類食物。

  3、進餐定時定量

  注意進食規律,一日至少進食三餐,而且要定時、定量,兩餐之間要間隔4-5小時。注射胰島素的病人或易出現低血糖的病人還應在三次正餐之間加餐2-3次,可從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

  4、無糖糕點也要控制

  雖然無糖糕點不含蔗糖,但糕點是澱粉做的,同樣會産生熱量,故不能随便多吃。

  5、多食用粗糧

  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應占總熱量55%-60%左右。日常飲食中,糖尿病患者宜多選用複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糧,尤其富含高纖維的蔬菜、豆類、全谷物等。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單糖類的攝入要嚴格限制,如蔗糖、麥芽糖、葡萄糖等以及含這些糖類較多的食品。為了改善口味,糖尿病病人宜選用不産生熱量的甜味劑,如木糖醇。

  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易犯的錯誤

  第一,不控制飲食。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其目的是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以幫助其恢複功能。不控制飲食而想用多服降糖藥來抵消,好比“鞭打病馬”,是錯誤并且危險的。

  第二,根據自覺症狀服藥。

  血糖非常高,才會出現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等典型糖尿病症狀。不少患者因無明顯不适,随意調節降糖藥用量,導緻血糖控制不力。

  第三,不定期複診。

  有的患者不監測血糖、血脂和血壓,不注意觀察影響自己血糖、尿糖變化的因素,不總結自己的服藥規律,而是人雲亦雲,跟風吃,這是我國糖尿病患者較一些發達國家的患者病情嚴重,并發症多的主要原因。

  第四,用胰島素的時候不接受胰島素治療。

  第五,對口服降糖藥的特點不了解。

  如一些磺脲類降糖藥的藥效随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強,因此不能急于換藥。并且,每種降糖藥都有最大有效劑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劑量,不要早下結論。

  第六,覺得價格高的藥就是好藥。

  不存在哪種藥更好的問題,科學的說法是哪一種降糖藥更适合。對甲有效的藥物不一定對乙也有效,甚至可能有害。

  第七,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糖尿病特效藥。

  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獲得良好控制的情況下,停止現階段有效治療,而去尋找“靈丹妙藥”。殊不知,包括飲食、運動和藥物的糖尿病綜合療法是人們與糖尿病長期鬥争的智慧結晶,是經過嚴格證明、确實有效的方法。

  第八,盲目擔心藥物的副作用。

  有人認為,服藥時間一長,就會損傷肝腎功能。實際上,降糖藥劑量隻要在藥典規定的範圍内,都是安全的。副作用僅見于個别患者,且副作用在停藥後即消失,不會帶來嚴重的影響。其實,高血糖未得到控制與服用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後果要嚴重得多。

  總結:以上盤點的這些關于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效果都是很好的,大家不妨照着做做,試試吧,身體恢複很快哦。(文章原載于《健身科學》,作者:趙之心,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