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寫在開頭:本文寫于2010年,當時作為荷德瑞紙币的狂熱愛好者,對于其紙币都寫過那種比較長篇大論式的總結博文,自然也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其實隻有最狂熱的愛好者才會花費如此大的時間精力去全世界的網站(哪怕是看不懂的德文、法文網站)去翻資料,而且那時候也沒有像現在這樣方便且專業的翻譯軟件(也許有?),都是拿着德漢、法漢詞典一個個單詞對照的,所以有的時候看,當時的一篇博文幾千字,可能要耗費1周-2周的時間翻譯研究歸納總結。當然說實話,如果現在我仍然是一個狂熱的荷德瑞紙币愛好者,或許我也不會像當年那麼有激情的研究資料了?誰知道呢。
(上圖:瑞士紙币各面值的使用情況,可以看到其中500法郎僅占總面值的0.3%和總數量的0.1%,這種面值在平時的使用是非常少的,最終被200法郎面值取代也無可厚非。而1000法郎雖然總數量也不大,但因其超高的面值,使其總面值達到了56.2%的占有率)瑞士國家銀行在取得紙币發行權後,一共設計并印制過八套紙币,其中第 4、第7版紙币為儲備券,隻有正式流通版的紙币在遭到大面積僞造的時候才會投入流通,但結果它們從印制成直到最終銷毀,都未曾與普通群衆見過面。第3版紙币隻有部分品種在戰争時期推出。由此可見于1911年開始投入的第2版紙币使用時間最久,一直到1958年。其中,第一版紙币的印刷比較複雜:制版由英國BWC公司完成;印刷由瑞士伯爾尼的斯坦普夫公司完成;銅版印刷由Benziger & Co., Einsiedeln完成第二版紙币:10,50,100,500,1000由英國的Waterlow(著名的華德路公司)完成第五版紙币:50法郎由英國的Waterlow公司和TDLR公司共同完成;100,500,1000由英國的TDLR公司完成其餘面值和版本均為瑞士OFZ公司完成。從這些版本的印刷商可以看出,瑞士對待紙币印刷是無比重視的,最初甚至将每一個環節均交給不同的公司完成。不過, 在第五版紙币前,瑞士紙币在世界上還僅僅像一個中等生,中規中矩。不過随着二戰後瑞士周圍國家經濟的好轉,瑞士也找到了自己的小國模式的發展道路,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小國,瑞士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存款和黃金,充裕的資金使其走向以尖端科技立國的道路,上世紀50、60年代是瑞士發展最快的時期,其經濟實力終于在第6版紙币上爆發體現出來,此後,瑞士成為一個完全能夠獨立印刷紙币的國家,還将印刷實力最強的帽子從荷蘭人手裡搶了過來,這頂帽子一直戴到了現在,而且還将一直戴下去。OFZ公司的成長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因為衆所周知的那些紙币印刷商,包括荷蘭JEZ,英國TDLR、BWC,華德路等均為老牌印鈔公司。瑞士紙币的快速提高也恰好反映出了“國強則鈔強”的道理。本文的主題也就由此開始。自從荷蘭和德國加入歐元區之後,瑞士法郎成為了我唯一無條件期待的紙币,其品質的優秀是無須質疑的。今年秋天起(注:本文完成于2010年,後來第九版瑞士法郎紙币跳票到2015年開始陸續發行)瑞士即将推出第9套紙币,我堅信這将會是未來數年内最優秀的紙币。瑞士紙币過去一直在向荷蘭和德國學習,不過我更喜歡将瑞士紙币稱為“集大成者”,因為它既有尖端的科技,也有一流的設計理念,最重要的是它帶給收藏者的那種世界第一的霸氣感,一拿到手中就會莫名其妙的激動,瞬間就能夠感受到它無與倫比的氣質。當然,它們并不是最值錢的,不是購買力最強的,但它們是最好的。我想到了一個詞:成長。實際上,如果從第五套紙币算起至今,50餘年,隻相當于一個中年人。不過瑞士紙币則是越活越年輕。第五套紙币在我的眼中,其實更像 一個垂危的老年人,否則怎可能将死神這種象征着死亡的題材印在最高面值上呢?而如今,看看新版紙币的征稿,可以看到瑞士已全然成為一個年輕又充滿朝氣的小夥子了。在設計理念上是如此,在科技上瑞士則運用的越來越娴熟。其實看瑞士的現代紙币,最初的感覺它們更像是一張張的“概念鈔”,或者說是印刷公司的測試 鈔,當然它們與測試鈔有着本質區别。1956年----第5版50餘年前的東西,古典紙币。不過這套的背面十分有特點,哥特風格的設計看起來很詭異,即使是500法郎,背面看起來也像發生在外星球,至少上面穿長袍的 老人怎麼看也不像是地球人。至于1000法郎背面的死神之舞則更不必多說。在欣賞各國紙币時,熱愛生活、朝氣蓬勃的國家會将紙币設計的鮮豔、積極,瑞士正好相反,見到它們,立刻會心情緊張,或許這樣反而會讓群衆集中注意力吧!1000法郎背面的設計并非是頹廢的,而是很客觀的反映出幾個現實問題:死神帶走剛剛出生的嬰兒;天使為老者閉上眼睛;聖徒帶走年輕的少女。可以看出,除 了文化特性外,死于非命的新生兒和年輕少女,自然衰老死亡的老者,這一切都與醫療與衛生條件息息相關,也是瑞士最重視的事情。
在防僞技術上,瑞士紙币同樣要優于同時期的他國紙币,除了超巨大的票幅以外,背景用紋理清晰的SNB字母組成,可以算是微縮文字的鼻祖了。此外,手工雕刻也十分精美,從局部的觀察可以發現,死神披着的長袍,鐮刀的紋理均十分細膩、有質感。這套紙币的高面值是由TDLR印刷的,且沒有瑞士傳統的備用鈔,或許可以猜測幾點:TDLR與客戶之間肯定要簽署一些售後協議,假如發現大量僞鈔,則TDLR會立即為其提高安全性;TDLR在當時世界上的地位;安全保障。1976版----第6版瑞士最經典的一套紙币,從這版開始,瑞士紙币就公認為世界上最難僞造的鈔票,在設計理念和防僞技術上比1956年版有了質的飛躍。這套紙币的設計參考了德國的版式,法國的色彩,荷蘭的油墨和凹印技術。但在各個方面均更進一步。版式:參考了德國1960版的模式,即左水印區,中附圖/文字說明區,右人像區。但瑞士在正面中央安排了一個大腦圖,使其僞造難度明顯提高。色彩:參考了法國紙币的鮮豔色彩,但瑞士隻将其安排在了正面大腦處,色彩缤紛,不搶主色調紫色風采,點到即止。凹印:參考了荷蘭人像版的油墨與印刷技巧,瑞士在油墨和微雕技術方面雖不如荷蘭,但是通過多色接線印刷技術,使其凹印部分色彩鮮豔,且手感異常優秀。除了參考他國紙币的精華外,這版紙币也自己開創了一些新的理念。比如疊印----可以看下圖,凹版印刷的螞蟻将下面已印好的平版底紋和圖案覆蓋,不僅效果獨特,而且具有層次感,此後,包括德國在内的世界各國均借鑒此法。這版的創新理念和技術還包括:人像的數學處理,多色接線凹印,獨特的底紋編排等。
第7版在第6版投入使用的同時,瑞士還印刷了一批備用鈔,如果發現第6版遭到大規模僞造,即采用第7版替代第6版。此版紙币在第6版的基礎上,将人像和背面圖案 改為傳統的手工雕刻模式,如下圖:1000法郎正面采用手工雕刻的人像,可以看到發絲的處理非常細膩,面部打點也多變化,但是質感較差,當然這隻是相對于 德國而言。很明顯,第7版是采用當時西歐流行的防僞技術。瑞士對于紙币的發行工作要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嚴謹,不過由于第6版太優秀了,這套備用鈔也就沒了用武之地,從印刷到銷毀都未曾與群衆見過面,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1995----第8版第8版瑞士紙币是集20世紀紙币防僞技術之大成,至今依然是設計理念最先進、防僞技術最強的紙币。群衆幾乎在一瞬間就能夠辨别其真僞。這一版本突出面值數 字概念,采用多種高新技術将其展現;人像采用數學公式凹版制作;對激光技術的娴熟運用等。或許慣性的思維使收藏者難以接受它的設計,認為它們的設計有失紙 币的嚴肅,過于花俏使它們看起來不像“錢”。而實際上,當抛棄了那些固定的舊思維之後再觀察它們,會發現它們大氣,莊重又深邃,既符合時代特征,又很好的 表現了“天下第一鈔”應有的氣勢。
以及....未來2010年終于到了,秋天,第9版的50法郎就要與人們見面了,回顧瑞士的第5,6,7,8套紙币,可以看到瑞士紙币的不斷的進步,比如它們的尺寸逐漸縮小,直到最後固定下來;比如它們的色彩運用從清淡逐漸轉向濃烈;比如它們的防僞多元化,從最初依賴于手工雕刻,到多色深凹版印刷,再到更加先進的油墨、光學技術的應用,而如今,瑞士新紙币将在新材質,新手感上尋找突破,力求坐穩世界最難僞造的紙币的寶座。(2022年更新:當今已經開始使用第九套也稱手版紙币,如我2010年所說,瑞士法郎依然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紙币,手版之複雜炫麗,精彩異常,非常值得上手把玩研究)當然,除了技術以外,瑞士紙币的設計也更加現代,實際上,一國紙币的設計,與該國的經濟、文化、曆史和政治息息相關,瑞士采用這些設計無疑是最理想的選 擇。世界紙币發展到現在,正如同人一樣,有喜歡創新的,也有保守的,而瑞士總能夠走在别人的前面,做别人想做但卻不能/或無法做到的事。收集瑞士紙币,也 是在激勵自己,做最好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