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的不斷改善,我們提供了很多便捷的生活用品,給我們帶來了難于替代的方便。這些生活用品的危害你又知道多少呢?我們不及時清理的這些用品很容易滋生細菌,可能給我們帶來病疾。那麼你知道家裡哪裡細菌最多,最容易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危害嗎?
1、錢包
紙币常常從一隻沾滿病菌的手轉移到另一隻沾滿病菌的手,上面攜帶着大量病菌。而很多人常常把錢包放在口袋裡,所以更适合病菌繁殖。因此,用完錢包後一定要洗手。
2、案闆
案闆上的排洩物病菌要比馬桶座圈多出200倍,因此建議,切完食物後,最好再清洗一下食物表面。
3、坐墊
健身房裡的公用坐墊細菌數最多。使用前後都應進行消毒處理。
4、電話
病菌不僅來自雙手,口水也是重要來源,而人們又沒有經常清理電話的習慣,這也是話筒更髒的原因。
5、遙控器
很多人都忽視了對遙控器的消毒,研究證明遙控器上細菌含量很高,尤其是酒店裡的遙控器。因此建議每周至少擦洗一次遙控器,如果病人使用過,就要多擦幾次。
6、洗衣機
一件内褲大約有0.1克排洩物,相當于1億個大腸杆菌,這些細菌會粘附在洗衣機上。因此,洗衣服時要先用漂白劑對洗衣機進行消毒處理,然後再把衣服放進去。
7、飲水機
一般來說,飲水機的潮濕表面是病菌和病毒繁殖的理想場所。研究顯示,飲水機龍頭上的病菌比馬桶座圈高出兩倍。
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進行及時清潔
1、開門用的鑰匙和鑰匙扣
一提到鑰匙和鑰匙扣,我想基本上沒有人去清潔它們,但是上面很可能存在很多細菌,剛洗完的手再去拿鑰匙,然後再去吃東西,很可能細菌就到你的身體裡了。所以定期對鑰匙和鑰匙扣進行清潔吧。
2、日常經常背着的包包
這些包包,可能有許多人不經常洗,尤其是那些皮質的包包,許多人都不會去清潔它。你可能拿着一個剛擦洗幹淨的水果放到了包包中,但是它已經被細菌感染了。
3、手機和電腦
手機和電腦如今已經成為年輕人經常離不開的物品,手指天天在電腦和手機上工作,勢必會留下許多許多細菌,這樣細菌也經常接觸我們的身體和衣物,稍不注意就到我們身體中了。
4、電冰箱
家用電冰箱盡管一直處于冷藏狀态,但是經常往裡放東西,一些細菌可能就會被帶入進去,加上一些泥土等存在,使得電冰箱其實很不幹淨,所以要定期對電冰箱進行清潔。
5、經常系的鞋帶
許多人穿皮鞋可能就隻管對皮鞋外表進行擦抹,而忽略了鞋帶是否幹淨。通常鞋帶髒了也是看不出來的,而我們又經常系鞋帶,所以要經常對鞋帶進行清洗。
6、喝水用的飲水機
飲水機長期使用不被清洗,在其水龍頭部位、插入水箱的那個接口處都會很容易滋生細菌的,而且這些部位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所以現在開始,就要注意對飲水機進行清洗了。
7、放牙刷的杯子
放牙刷的杯子是我們日常用到的物件,這些杯子經常放牙刷,而我們可能許多人都不對它進行清潔。時間一長,裡面可能會滋生許多細菌或者留下許多塵土等,細菌有可能就爬到你的牙刷上,而你還不知道呢。
生活用品清洗小竅門,讓你健康無憂
1、砧闆
隻用洗碗精可能無法将空隙很多的砧闆洗幹淨,你可以用一點鹽和半顆檸檬來搓洗,解決殘留的微小粒子,最後再用洗碗精和水沖掉。
2、刨絲刀
這些較難清潔的洞洞們如果清不到的話,就刨一顆馬鈴薯吧!
3、床墊
清潔床墊要使用吸塵器,先撒一點小蘇打粉,過一段時間再用吸塵器把它們吸幹淨。
4、微波爐
為了清除裡面的頑強污垢像是湯汁的殘渣,放一碗水加一點醋,然後啟動微波爐約2分鐘後,裡面的污垢就可以直接擦掉了!
5、畫
如果牆上圖畫的表層積了一些灰塵,可以用一片貝果面包來擦去表面的葬東西。
6、浴簾
要清洗浴簾,你不需要在上面噴一堆化學清潔劑或者幹脆把它給丢了,隻需要将它丢進洗衣機用較溫和的模式清洗即可。
7、咖啡機
在儲水槽裡先注入一半的水和一半的醋,在沒有咖啡粉的情況下進行半蒸煮的程序,約1小時候完成蒸煮程序,之後把醋水倒掉、注入幹淨的水再循環一次。
8、窗簾
可以将一隻襪子浸泡在加醋的水裡面、再拿來擦窗簾(手伸到襪子裡面),可以擦拭掉灰塵及細菌,之後再用幹的襪子把簾子上的水和醋擦掉。
9、衣物
為了把衣物洗幹淨,你可能會拼命使用洗潔劑、超過它的建議用量、覺得越多效果越好,但很多時候你的衣物其實沒到那麼葬,嘗試着将劑量減半吧!
10、電器用品
記得擦拭這些電子産品要使用細纖維的布,不然你在清潔的同時有可能也會造成它們更多的損傷。
11、烤盤
将四分之一杯的小蘇打粉和雙氧水混合(應該會相當濃稠),将它拿來擦拭烤盤,經過數小時候再沖洗掉。
12、蓮蓬頭
用塑膠袋裝醋并且将蓮蓬頭包起來泡在裡面,約1小時候再用濕布擦拭。
13、果汁機
與其将它拆開來清潔各個零件,不如直接在裡面加入水和洗碗精來運轉,清潔更快速!
結語:看完以上小編整理的這些,大家是不是有所感悟呢?那麼平常被我們忽視的生活用品,不及時清理的話,很容易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傷害。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大家趕快動手及時清理家中的哪些小物品吧。小編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