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什麼你們了解嗎?可能隻有做了家長的才會知道的多一些吧。如果碰到新生兒黃疸的,一定不要延誤治療,及時送到醫院,小心耽誤病情會引發其它的危險。想知道黃疸指數正常值以及黃疸性肝炎症狀嗎?趕緊往下看吧。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足月出生寶寶的黃疸正常值與早産兒又有所不同。
通常,足月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産兒的黃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5毫克。
當寶寶的黃疸值超過12.9mg/dl或新生兒黃疸指數上升過快時(每日上升超過5mh/dl),或黃疸持續時間超過足月兒在14天内消退,早産兒在4周内消退這個時間,或者黃疸退而複現。就表示新生兒黃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指數标準
專家認為,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隻要超出生理性黃疸的範圍就稱為病理性黃疸。
1、生理性黃疸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2天後,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在3-5天到達高峰,7-10天多半就會消失,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2、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兒跟早産兒的标準不盡相同,媽媽隻要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1)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内就發現黃疸,是“早發性黃疸”。
(2)黃疸指數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溶血型黃疸(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
(3)黃疸指數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續的時間太長,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0天,如果超過2周就要注意。
新生兒黃疸高怎麼辦
新生兒從出生3-5天就會出現黃疸,屬于正常現象,黃疸指數一般情況下應該不超過15mg/dL,這是正常範圍,是生理性的,爸媽不用太緊張,但如果黃疸指數較高的話,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1、喝白開水
每天早晚必須都要給孩子喂30ml的白開水,在白天也要适量的喝水,讓孩子自身盡早的排掉體内的黃疸。如果是母乳喂養還好,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2、喝葡萄糖
發現新生兒黃疸指數高的時候,給孩子喝點兒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給孩子喝就可以,這是去黃疸的有效方法。
3、曬太陽
每天早上10點左右,陽光不是很厲害的時候給孩子曬太陽,要盡量多的曬到孩子的皮膚,但是不要曬到眼睛。
4、停止母乳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那麼就停止喂養母乳2-3天,因為黃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養母乳以後,黃疸指數就會下降的。
如果長時間不退黃疸指數也很高的話就可能是病理性的,建議到醫院進行治療。
新生兒黃疸指數28正常嗎
抓緊時間治療還是可以治愈的。 但可能會有一些後遺症,因為黃疸進入大腦成為核黃疸的話,對大腦是不可逆的損害。即使沒有這麼嚴重,也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害,比如會造成聽力損害、嬰兒的認知障礙等。 好好配合醫生治療吧。 也許并沒有這麼嚴重,畢竟現在隻是懷疑。 祝早日康複!
足月出生寶寶的黃疸正常值與早産兒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産兒的黃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5毫克。
當寶寶的黃疸值超過12.9mg/dl或新生兒黃疸指數上升過快時(每日上升超過5mh/dl),或黃疸持續時間超過足月兒在14天内消退,早産兒在4周内消退這個時間,或者黃疸退而複現。就表示新生兒黃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黃疸。
專家認為,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隻要超出生理性黃疸的範圍就稱為病理性黃疸。
1、生理性黃疸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2天後,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在3-5天到達高峰,7-10天多半就會消失,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2、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兒跟早産兒的标準不盡相同,媽媽隻要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1)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内就發現黃疸,是“早發性黃疸”。
(2)黃疸指數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溶血型黃疸(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
(3)黃疸指數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續的時間太長,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0天,如果超過2周就要注意。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與護理
1、嬰兒出生後,即應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黃疸退後複現等情況,以便及早考慮病理性黃疸的診斷。
2、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緻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并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3、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4、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盡早治療,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5、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6、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髒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7、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8、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新生兒黃疸原因
1.膽紅素生成過多
因過多的紅細胞的破壞及腸肝循環增加,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紅細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循環增加、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形态異常、血紅蛋白病。
2.肝髒膽紅素代謝障礙
由于肝細胞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綜合征、Gilbert綜合征、Lucey-Driscoll綜合征、藥物(如磺胺、水楊酸鹽、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3.膽汁排洩障礙
肝細胞排洩結合膽紅素障礙或膽管受阻,可緻高結合膽紅素血症,但如同時伴肝細胞功能受損,也可有未結合膽紅素的升高。常見的病因有:新生兒肝炎、先天性代謝性缺陷病、膽管阻塞。
新生兒黃疸症狀
1、發熱
新生兒黃疸的時候常常會有急性膽管炎的症狀出現,寶寶同時還會有畏寒的症狀出現。
2、腹痛
黃疸伴上腹部劇烈絞痛或疼痛者,多見于膽道結石、膽道蛔蟲症或肝膿腫、原發性肝癌等。病毒性肝炎者多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脹痛與鈍痛;肝膿腫或肝癌也可表現為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隐痛或脹痛。
3、皮膚瘙癢
黃疸伴皮膚瘙癢者多見于肝内、外膽管梗阻膽汁郁積性黃疸,如膽總管結石、癌腫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妊娠複發性黃疸等。部分肝細胞性黃疸者也可伴有皮膚瘙癢,而溶血性黃疸常無皮膚瘙癢。
4、尿、糞便的顔色
梗阻性黃疸時尿色深如濃茶,而糞便顔色可變淡,膽道完全阻塞時糞便似陶土色。溶血性黃疸者尿如醬油色,糞便顔色也加深;而肝細胞性黃疸時,尿色輕度加深,糞便色澤呈淺黃色。
5、食欲減退、上腹飽脹、惡心與嘔吐
寶寶如果還有病毒性肝炎的話,在黃疸出現的時候還會伴有惡心嘔吐的症狀。
長期厭油膩食物或者進食油膩食物後誘發右上腹疼痛或絞痛發作者,多為慢性膽囊病變;老年黃疸患者伴食欲減退等消化不良症狀時應考慮系癌腫所緻,且常伴有體重呈進行性減輕,甚至發生高度營養不良的表現。
6、消化道出血
黃疸伴有消化道出血時,多見于肝硬化、肝癌、膽總管癌、壺腹癌或重症肝炎等。
7、鞏膜及皮膚黃疸的色澤
根據黃疸的色澤可初步判斷黃疸的病因或種類。鞏膜皮膚黃疸呈檸檬色多提示為溶血性黃疸;呈淺黃色或金黃色時多提示為肝細胞性黃疸;呈暗黃色或黃綠色時多提示為梗阻性黃疸梗阻時間愈長,黃疸呈黃綠色愈明顯。
8、皮膚其他異常
如面部及暴露部位皮膚有色素沉着,同時有肝掌、蜘蛛痣或頸胸部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腹壁靜脈顯露曲張等表現時,多提示為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或原發性肝癌。如皮膚有瘙癢抓痕、色素沉着及眼睑黃瘤等表現時,多提示為梗阻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患者一般皮膚色澤較蒼白。
9、肝髒腫大
病毒性肝炎、急性膽道感染時,肝髒呈輕度或中等腫大,質地軟,表面光滑,常有壓痛;肝髒輕度腫大、質地較硬、邊緣不整齊或表面有小結節感多見于早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者其肝髒多呈變硬縮小表現;肝髒明顯腫大或呈進行性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結節感時,多提示為原發性肝癌。
10、脾髒腫大
黃疸伴脾髒腫大時,多見于病毒性肝炎、各型肝硬化、肝癌、溶血性貧血以及敗血症、鈎端螺旋體等疾病。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新生兒黃疸指數的相關知識,你們都了解了吧。這對于不明白新生兒黃疸原因的人來說,真的是非常全面的知識普及。看了上面說的黃疸指數正常值以及黃疸性肝炎症狀,相信你現在一定可以應對新生兒黃疸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