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抽動症的表現 小兒抽動症的病因有哪些

抽動症的表現 小兒抽動症的病因有哪些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02 18:02:24

  小兒抽動症是近年來才被人們所熟知的,但是因為孩子在年齡較小時發病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很多家長不明白小兒抽動症的形成原因和症狀,所以當發現孩子患有小兒抽動症時,情況已經非常嚴重。所以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小兒抽動症的主要成因,希望能給各位家長朋友帶來幫助。

  小兒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一種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慢性神經精神性疾病,可表現為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運動抽動常表現為眨眼、眼球轉動、皺額、努嘴、縮鼻、伸舌、張口、搖頭、點頭、伸脖、聳肩、挺胸、深吸氣等,重者出現各種形态奇特的複雜性抽動,如沖動性地觸摸東西、刺戳動作、跺腳、似觸電樣全身抖動、走路回旋、轉動腰臀、蹲下跪地等。發聲抽動一般表現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聲、哼聲、吠叫聲、啊叫聲等,也可表現複雜性發聲,如重複無意義的語音或髒話。上述抽動症狀在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緒好時會輕些,在晚上入睡後則完全消失,而緊張、焦慮、情緒低落、生氣、驚吓、過度興奮、過度疲勞、感冒發熱等往往是加重抽動的因素。由于症狀複雜多變,容易誤診。

  多發性抽動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認為與遺傳、圍産期損害,如産傷、窒息、早産及社會心理因素如家庭不和、過嚴家教、學習負擔過重等有關,兒童受驚吓或精神緊張常常是發病的誘因。

  小兒抽動症的症狀可以時輕時重,呈波浪式進展。在青春期後大約40%—50%的病人抽動症狀可自行緩解,25%—30%病人抽動症狀明顯減輕,25%-30%病人抽動症狀遷延到成年,甚至終生者,但對學習及社會适應一般影響不大。但兒童期患兒由于行為怪異,常受到家長責罵、老師批評、同學嘲笑,對兒童身心發育會産生較大的傷害,可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攻擊行為、強迫行為、自傷行為、學習困難以及自卑焦慮等。

  因此,對多發性抽動症患兒應及時治療,堅持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并重原則。患兒需要較長時間服藥以控制症狀,藥物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心理治療包括心理轉移法和認知支持法。此外要注意生活飲食調理,妥善安排日常作息時間,避免過度緊張疲勞,适當參加一定的體育和文娛活動,但運動不能過量,應避免食用含食物添加劑及咖啡因飲料等食品。

  專家提醒患者家長:在不知道原因的情況下,家長不可給孩子亂用治療方法,應帶孩子上國家正規醫院,由醫生确定最佳的治療方案。以免耽誤病情,導緻病情的發展。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響。

  通過上面對小兒抽動症成因的介紹,希望各位家長引起重視,發現孩子患有小兒抽動症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早期的治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希望可以通過本文幫助廣大小兒抽動症患者的家長準确認識該病,并能對症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