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二英語課堂教學案例

初二英語課堂教學案例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12 03:42:48

感謝您關注“永大英語”!

初二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初中英語課堂觀察)1

初中英語“課堂觀察”操作實例分析

任軍利 程君

摘要:一個比較完整的課堂觀察活動分為課前會議、課中觀察和課後會議三個環節。文章通過列舉實例詳細介紹了課前會議應該做哪些準備,如何選擇觀察點;課中觀察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如何記錄和統計分析;課後會議時如何把觀察記錄梳理歸類及撰寫課堂觀察報告。作者認為,課堂觀察可以有效提高聽課、評課效率,但必須關注教學目标、教學情境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堂觀察;聽課;評課;

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中存在很多突出問題。例如:聽評課教研活動的評價者一般都是教研部門、學校領導或各學科的教研組長,他們在聽評課前一般準備不夠充分,也沒有時間與授課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在聽課過程中,很少有人對學生和教師的課堂活動進行具體的量化統計和分析,導緻在評課時缺乏有力的證據,往往泛泛而談,人雲亦雲。另外,一些教師對聽課和評課的目的不明确,隻是完成學校的聽課任務而已。這樣的聽課、評課往往會流于形式。課堂觀察,就是對課堂的行為進行觀察。自從有了課堂教學以來,教師就一直從事着課堂觀察,隻不過是日常的一般意義的觀察居多,很少進行專門的課堂行為研究(鄭東輝,2008)。課堂觀察指觀察者(原聽課者)對課堂的運行狀況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以促進學生課堂學習改善和教師課堂行為優化的一種課例評析活動,是平時聽課評課活動的專業化。課堂觀察是形成性評價的重要工具,是教師收集信息,評估行為、技巧和效果的基本方式(Genesee & Upshur,2003: 83)。課堂觀察與診斷是教師教育教學實踐反思的鏡子,可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一、“課堂觀察”操作程序

在一次課堂觀察中,觀察者的觀察流程大緻可以概括為:确立觀察點——開發觀察工具——進入課中觀察——師生調查——作出推論建議——撰寫觀察報告。課堂錯綜複雜且變化萬端,課堂教學過程具有動态性、即時性、非連續性和社會性等特征(Gary 著,麼加利、張新立譯,2006),要觀察到課堂上發生的每件事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什麼,常常由我們想看到什麼或準備看到什麼所決定”(Gary 著,麼加利、張新立譯,2006)。 如果我們不知道在尋找什麼,即使就在你眼前的事物也不一定能看得到。因此,有效的課堂觀察必須要有明确的觀察目的,在進入課堂觀察之前要确定好課堂觀察點(周文葉、崔允漷,2008)。沈毅、崔允漷(2008)在浙江餘杭等學校經過實踐和研究後,提出了“4個維度,20個視角,68個觀察點”的課堂觀察框架。該觀察框架将課堂分解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性質、課堂文化4個維度。每個維度由5個視角(核心的可觀察的屬性)構成。例如,學生學習維度包括:準備、傾聽、互動、自主、達成5個視角,每個視角由3至5個觀察點組成,合計共68個觀察點。又如,學生學習維度的達成視角由3個觀察點組成,它們分别是:①學生是否清楚該節課的學習目标?多少人清楚?②課中有哪些證據(觀點/作業/表情/闆演/演示)證明目标的達成?③課後抽測有多少人達成了目标?發現了哪些問題?課堂觀察是學校教研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短短的一節課時間内,課堂觀察者要在适度緊張的狀态中,集中注意力和觀察力,采用多種适宜的觀察手段,挑選、甄别有價值的觀察對象和内容,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林存華,2008)。課堂觀察是由一系列關聯性的環節組成的。一般來講,一次比較完整的課堂觀察活動一般可分為課前會議、課中觀察和課後會議三個環節。下面通過具體實例詳細分析課堂觀察活動的操作過程。

初二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初中英語課堂觀察)2

二、課堂觀察活動的環節分析

(一)課前會議操作實例分析

課前會議是課堂觀察的第一步。課前會議的目的是讓合作體的成員清楚,觀察什麼——觀察者帶着清晰的目的進入課堂;怎麼觀察——觀察者做好必要的準備走進教室;同伴将觀察什麼——觀察者之間、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相互了解,有的放矢。在課前會議上,授課教師要說課,陳述自己的課堂設計思路,指出自己認為是亮點的設計,并提出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遇到的困惑。課前會議一般在開課前一天召開,一般以10分鐘為宜。

課堂觀察前,要明确本次課堂觀察的目的和任務,并選擇合适的觀察對象,确立恰當的觀察視角和觀察工具。在觀察之前,應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首先了解所要觀察課堂的基本情況。例如,課型、内容及教學目标;聽課前主動聯系被觀察教師,了解所講課的類型;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标以及将采用的教學方法等等;其次,根據所了解到的信息,觀察者從自己教學的角度形成自我期待,以利于觀察者在觀察中和觀察後對比分析兩者之間的異同;第三,要從觀察角度來思考。明确設計本次觀察的具體任務,确定觀察點,拟采用的信息采集方式(包括選用或設計課堂觀察量表,錄音、錄像工具等)。為了快捷準确地采集課堂信息,觀察者應設計并逐漸完善一套自用的縮寫符号,用來标記英語課堂的各種活動。例如,T(教師)、Ss(學生)、T→S(師生單向互動)、T←→S(師生雙向互動)、S←→S(生生互動)等等。在做好上述準備之後,教師就可以進入課堂進行觀察。

(二)“課中觀察”操作實例分析

課中觀察指觀察者進入課堂,選擇合适的位置,依照事先的計劃觀察記錄所需信息。

觀察者應提前幾分鐘進入教室,首先觀察學生在課堂環境下的狀态,與個别學生交談,找到一個合适的觀察位置。例如,教師可選擇坐在教室的中間,便于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情況,也可坐在教室最後排,以減少對學生的影響,并根據課堂觀察量表進行有針對性的記錄。課堂觀察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的教研活動。然而,在課堂觀察活動中,很多教師的課堂觀察記錄成了授課者“教案的翻版”,缺乏目的性。那麼英語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課堂觀察呢?

英語教師要學會觀察以下内容:語音語調的準确性;教師話語的正确性(correctness)與合乎語法性(grammaticality);教學目标确定是否準确?通過哪些方式或活動得以落實,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本課的導入、材料學習、練習活動、鞏固拓展是否緊扣話題、有效進行?教學重難點如何确定?如何突破?課堂上開展的活動有哪些;學生參與的範圍、時間、主動性如何?課堂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各環節的目的性和連貫性?用英語提問的目的性?靈活性?技巧性?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處理學生語言錯誤的方式和能力等等。課堂觀察常用的工具有定量觀察量表、定性觀察分析提綱、攝像機等。制定觀察量表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作,觀察量表制定的科學與否、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觀察效果的好壞。觀察量表的制定需要根據課程特點、教師水平、學生基礎、教學實際等方面綜合設計,它同時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完善和優化。

将要課堂觀察研究的問題具體化為“觀察點”,就要透過觀察點進行記錄,再對觀察結果進行反思分析,以此改善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學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課堂是一個複雜的情境,課堂教學中的許多東西是無法用具體的數據來說明的,需要觀察者根據觀察目的和粗線條的觀察提綱,對觀察對象的某些行為做觀察描述,也可以在課後根據觀察回憶加以補充完善,以較為完整地反映教學的真實情況。

(三)“課後會議”操作實例分析

課堂觀察後,教研組要及時召開課後會議,目的是讓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根據觀察結果進行探讨分析,形成共識,制定後續行動跟進方案。觀課後觀察者要及時整理“課堂觀察記錄”,回顧教學目标、教學内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思考該節課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反思需要改進的地方,尤其要思考針對同樣的教學内容,如何将觀察所學到的長處與自己的教學風格相結合,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在課後會議上,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對上課情況進行探讨。任課教師先談自己的感受與反思,參與觀察的教師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會後,每個參與觀察的教師根據自己的課堂原始記錄和課後會議的對話撰寫詳細的觀察報告,報告中包括數據分析和教學建議,督促雙方進一步深入思考。下面就分别列舉授課教師、觀察教師從自身角度撰寫的課後反思及觀察報告,詳細地闡述課後會議的具體操作。

初二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初中英語課堂觀察)3

1. 課後反思

(1)授課教師A的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語》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A。本節課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形容詞比較級的運用,通過運用形容詞比較級來談論和比較人物的特征,加深學生對比較級的理解。通過學生積極參與,各小組組員合作探究與對話表演、寫作練習,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談論人物的個性特征,用形容詞比較級來比較人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對人物外貌進行描繪,對個性進行比較。本課利用了高效課堂的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學生參與度高,大膽表演,能靈活運用比較級,小組合作意識強,學習積極性高,最後達到了預設效果。但是個别學生積極性不高。

(2)授課教師B的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語》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A。教學内容為形容詞的比較級,分别從聽、說、讀、寫方面進行訓練。課堂氣氛活躍,教師能夠做到倡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學生積極參與各個教學環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并能用英語對兩者進行較詳細的對比描述。但個别學生還未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今後,應多鼓勵這些學生,使他們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2. 觀察者簡要報告觀察結果

(1)關于“教師的指令語”的課堂觀察報告

觀察者C:A老師口語流利、簡潔親切,指令語簡潔準确,對學生的評價準确。建議上課時聲音大一些。要習慣性地去發現學生的優點,适時表揚與鼓勵;A老師課堂用語适時恰當,善于用鼓勵性語言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流利的口語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學習英語語言,大方得體的教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2)關于“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的課堂觀察報告

觀察者D:在這兩節課中,教師課堂提問的次數較多,學生能夠大膽地結合本節課的内容提出問題,學生能夠針對所提問題自主回答,氣氛活躍。這兩節課的亮點是:能夠将教師的提問轉化為學生的提問。學生提出問題由簡到難,有梯度。在學生當堂看圖用英語描述“雙胞胎”不同特征的書面表達訓練方面,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積極思考。建議教師提出問題後,給學生适當的思考時間,然後再給予指導和點撥。

(3)關于“師生課堂活動有效性”的課堂觀察報告

觀察者E:通過觀察A老師的課,發現課堂上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比較高,讨論熱烈,踴躍發言,體現了高效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建議A老師對于學生展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單詞的發音)要及時地給予糾正。為了提高對“潛能生”的關注度,教師可以走下講台,深入到學生中;B老師的課以“讀”為主線,課堂活動設計新穎,亮點很多。如讓學生在各組的小黑闆上畫圖比較異同、看圖複述課文,讓體貌特征差異比較大的同學示例,組織學生用英語比較他們的不同之處等活動設計得很有效。教态親切自然,點撥到位,及時評價,并且能夠關注到各層次學生的發展,給學生增強了“我要學”的信心。學生參與率高,課堂氣氛活躍。

3. “課後會議”發言案例

在某省教育廳主辦的教師培訓班中,筆者觀摩了其中的英語課。本節課主要講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共有六位教師分别選取了如課堂活動的有效性、教師課堂的指令、教材整合方面的做法、校本教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觀察點進行觀察。

(1)F老師:我的觀察點是“師生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通過G老師的說課,我知道這是一節複習課。首先複習五十多個表示職業的單詞,知識容量大。該老師按照構詞法把單詞分為五大類,并把涉及到用不定冠詞an 的用法時用紅色标示,說明老師很重視對起始年級學生的學法指導。學生表現大方、從容、真實。學生在解釋單詞和遊戲過程中,能熟練地使用英語,并且每次都是5—6個同學争先恐後地參與其中,由此看出老師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表現得很優秀。略有遺憾的是上台展示的學生人數稍顯少一些。

在小組活動interviewing and reporting中,老師給學生約5分鐘的時間,時間有些緊張。她觀察了4個小組,隻有一組完成了報告,但值得肯定的是,這幾組的writer在本組的report裡未出現動詞時态的錯誤,而這一點正是學生的易錯點。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自己的writing work時,也表現出非常強的自我糾錯能力,讓聽課老師頗為贊賞,足見學生們對于課堂學習成果落實得紮實到位。在鞏固練習環節中,做短文填空練習時,老師給出的時間不足,她觀察了兩個小組大約9名學生中,隻有2人基本完成任務(其中一名學生在完成了的7個空中有三個錯誤,表現出知識尚存在一定的漏洞。)。大部分學生的正确率很高。老師也關注了易錯點的強調。她觀察到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出聲讀文段(屬學生的個人行為),自認為應及時提醒學生注意方法。學生參與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s 的活動情況反映出老師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訓練很到位。

“Green leads the trend!”活動重在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又融入了德育教育。回答問題的4位學生自然而然地運用了I’m going to ... 老師在保證學生達到底線目标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上升到了課标要求并實現了本節課的德育目标。老師如果在指令語上加以清楚地引導說明,效果則會更好。總體來說,絕大部分學生對本節課的相關知識的掌握效果不錯。

(2)H老師:我的觀察點是“教師的指令”。本節課上G老師各種形式的課堂指令達到30餘條,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有效指令,具體表現如下:英語表達能力強,口語流利,發音标準,語音語調優美,語速對于雙語班的學生屬于正常、适中。教師教态親切自然大方。

A. 注意在課堂指令語中恰當的融入了本課的語法點 “be going to do ...”句型,如You’re going to write and ask ...;指令語的形式靈活,多為口頭指令,穿插恰當的肢體語言、手勢等。如在講解Step on the grass. 時,恰當的輕輕跺腳,讓學生很容易理解了意思;

B. 口頭指令語或長或短,句式多樣化,有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感歎句等,如:be going to do,Could you please ...? 等;

C. 給予學生的評價語言豐富,如Well done!,Good job!,Wonderful!等。印象最深刻的是雙語班學生對教師課堂指令的快速、正确、出色的反應,以及被教師充分調動起來的主動學習的高漲熱情。

H老師認為,本節課有個别指令稍顯不足,有待改進,具體表現如下:

A. 當屏幕上出現大量的有關職業的單詞時,G老師要求學生集體朗讀,由于屏幕上的詞彙排版為兩列,而老師在口頭指令時未能清楚地告訴學生應該按照什麼順序朗讀,結果有些學生按照橫排順序讀,有些按照豎排順序朗讀,顯得有些混亂;

B. 在進行Taboo環節時,教師用了大量的陳述句來描述遊戲的活動規則,其口頭指令顯得稍長,又不是很清楚,并沒有讓所有學生明白這個遊戲到底該如何進行,以至有的學生面露疑色,有些茫然。

C. 在要求學生小組活動讨論如何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時,教師隻是簡單地要求學生“Work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在指令語中忽視了要求學生運用be going to句式。而這其實是教師做這個練習的語言目标,結果在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教師又重新強調要求運用be going to do句式。

總之,G老師的這節課瑕不掩瑜。其課堂指令語整體清晰有效,基本達到了有效管理課堂、引起學生注意、啟發學生思維、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反饋等目的。但是,G老師在讓學生寫作時指令不清,以後應改進。

由上面的 “課後會議”發言看出,在課後會議發言時,要充分肯定任課教師的成績和進步,指出問題時要有理、有據、有度,采用讨論交流的形式。有效的課後會議使任課教師樂于收到教學情況反饋,并在自我反思中盡快改進,也使所有觀課教師從中獲益。

初二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初中英語課堂觀察)4

三、開展“課堂觀察”活動的思考

1. 利用課堂觀察法能夠解決校本研修中聽課、評課低效的問題,有利于構建旨在提升有效課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範式,從而提升校本研修活動的實效性。課堂觀察是以研究的方式解決課堂問題,它研究的問題“微小”,采用的方法合理,為教師提供具體的幫助。隻要教師參加課堂觀察活動,就能發現他人的課堂經驗和課堂缺憾。如果抱着觀察反思别人和促進自我發展的态度,就要時刻記住:我在他人的課堂中學到了什麼,這才是課堂觀察的出發點和歸宿。觀察他人的課堂,在評價鼓勵他人的同時,必須深刻反思自己的課堂行為,不斷拓展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如果觀察者不知道怎樣收集資料信息,不知道找尋什麼行為,以及對課堂進行分析沒有一個概念框架的話,他們有可能不理解課堂行為”(Thomas & Jere,轉引自陶志瓊、王鳳、鄧小芳等,2002)。同樣地,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理解課堂教學行為,也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課堂觀察。因此,課堂觀察不僅僅是方法和技術的問題,它需要教育理論的支持,需要教學經驗的積澱……在課堂觀察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與困惑都是正常的,隻要行動了,隻要反思了,就說明已經在前進了(周文葉、崔允漷,2008)。

2. 課堂觀察必須關注教學目标、教學情境和教學效果。Ellis(1994)認為,“Language teaching is activities that are designed to bring about language learning.”。另外,Ruth (1992)也認為,“The best one (teacher) can do is not to teach the language but make conditions right for others to learn.”因此,英語教師必須把教學目标轉變成具體的教學行動,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根據課程整體目标對每節課的教學目标進行分解後,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出符合教學實際的設定。有些教師的教學目标往往抄寫參考書上事先提供的,沒有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隻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已。無論是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還是在教學的某些環節上,教師都應該從不同角度、層次和要求設置教學情境,努力使學生進入問題的活動之中。教師必須思考一節課之後學生有什麼收獲,這關乎教學目标的設置是否得到真正的落實。

四、結語

文章首先說明課堂觀察活動包括課前會議、課中觀察和課後會議三個環節,通過列舉一些具體的課堂觀察實例介紹了各環節操作流程,并重點指出觀察者該如何選擇觀察角度、采集課堂信息。英語教師在課堂觀察中要特别注意被觀察者的語音語調、話語及教學目标及教學方式等方面。課堂觀察後,作為被觀察者,要及時整理課堂觀察記錄,據實撰寫觀察報告,在肯定被觀察教師的成績同時,并指明存在的問題,提出教學建議,這對于提高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大有裨益。課堂觀察法能夠解決校本研修中聽課、評課的低效問題,是一種提升有效課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模式。但鑒于各地教學實際的差異性,該如何實施課堂觀察活動,教研部門和教師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操作。

初二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初中英語課堂觀察)5

參考文獻

[1] Gary, D. B.著,麼加利,張新立譯. 教師觀察力的培養——通向高效率教學之路[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2] Genesee, F. & Upshur, J. A. 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 Ruth, W. Classroom Observation Task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 Thomas, L. G. & Jere, E. B.著,陶志瓊,王鳳,鄧小芳等譯. 透視課堂[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6] 林存華. 課堂觀察:從課前準備到課後分析[J]. 基礎教育,2008(4).

[7] 沈毅,崔允漷.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M].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8] 鄭東輝. 教師參與課堂觀察:意義與限制[J]. 基礎教育課程,2008(8).

[9] 周文葉,崔允漷. 如何進行課堂觀察[J]. 中小學管理,2008(4).

An Analysis of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Ren Junli Cheng Jun

Abstract: A classroom observation activity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m in detail, for example, in the first part, what preparations the teachers should make, how to choose the viewpoints; in the second part, what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how to make notes; in the last part, how to organize the observation notes, and write reports and so on. In order to elaborating this, the paper gives some examples.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can improve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promote teachers’ development.

Key words: classroom observation; observation report; classroom efficiency

(本文首次發表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1年11-12期合刊)

初二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初中英語課堂觀察)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