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高齡産婦的生育與健康

高齡産婦的生育與健康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07 08:36:51

  目錄:

  第一章:高齡産婦的生育與健康

  第二章:高齡産婦對寶寶的健康影響

  第三章:四成孕産婦觀念有誤區

  中國人一向是提倡晚婚晚育的。但是現在卻有專家之處,這根本就不符合中國人的情況。為什麼中國人不适合晚育呢?晚育到底有什麼不好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為什麼呢!

  高齡産婦到的生育與健康

  中國人不适合晚育專家指出,判斷女性的衰老是從卵巢功能、骨質以及心理狀況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判斷的。不管國外的研究是如何,至少中國人的生理狀況不适合“晚育能延緩女性衰老”的理論。

  卵巢功能是不受生育年齡影響的,卵子數目決定絕經年齡。卵巢是女性生殖腺,同時是内分泌器官,既産生卵細胞,又分泌女性激素,每個女性的絕經年齡主要是由自身卵子數目決定的,不一定初潮早,就一定絕經早。

  女性30歲後,卵巢功能開始減退,雌激素水平呈現下降趨勢。盡管目前可以通過血液激素測定了解卵巢功能,但對于每一位女性而言,在每一個月經周期中,激素水平可以出現變化。所以,僅憑一次血液激素測定結果,是不足以判斷卵巢功能的。

  骨質疏松主要是過多妊娠和卵巢早衰引起的。女性骨骼的發育與遺傳有很大的相關性,通常在30歲左右達到發育高峰。在妊娠期間,婦女骨質一般變化不大。但當妊娠次數過多,又沒有充足的維生索D和鈣劑補充時,孕婦就會發生骨質疏松。此外,卵巢早衰也是一個明确的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有自信是有前提的

  對于理論說的“更年輕、更自信、更健康、更長壽”,專家認為,雖然從生理上來說,大齡媽媽是醫生眼中的“特保兒”,但是從臨床觀察,大齡媽媽産後抑郁症人數比較少,雖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前提條件。

  良好的教育背景。準媽媽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對撫養小孩有信心,不用擔心小孩的教育問題。

  不錯的經濟基礎。有些大齡媽媽是經過了事業的打拼才決定要小孩的,經濟實力不錯,可以為小孩提供比較優越的撫育條件。

  穩定溫和的性格。大齡媽媽和愛人生活了七八年後才決定要小孩,倆人感情是經得起考驗的,為迎接寶寶的到來而做了精心的準備,而不像很多年輕父母沒思想準備,容易發生焦慮而互相埋怨。

  全方面的關愛。如果家人都比較關心,照顧也比較細心,不用擔心小孩照顧不周到。大齡媽媽的心态一般比較好。

  最後,專家們提醒,最好的生育年齡還是24-29歲。這是綜合中國女性的生理特點、母嬰健康、優生優育等多方面因素考慮的,這個時期女子的生殖器官、骨胳及高級神經系統已完全發育成熟,生殖功能處于最旺盛時期,卵子的質量較高,懷孕後胎兒的生長發育良好,流産、早産、畸形兒和癡呆兒的發生率都比較低。這個時期女性的軟産道伸展性好,子宮收縮力強,難産機會少,故危險性也少。

  高齡産婦對寶寶的健康影響

  根據統計,女性年齡超過35歲,生育的難度就會增加,除了不易受孕外,在懷孕期間發生并發症及生産時發生難産的的幾率都會增加;不但如此,日後照顧寶寶時也往往會感到體力上的不支。高齡懷孕會遇到的問題有哪些?又該如何小心翼翼地邁過這些門檻呢?高齡懷孕的媽媽們可得注意了。

  談到優生優育,女人的年齡是常被讨論的話題,尤其過了35歲之後,就被列入了高齡産婦的行列,需要面臨高齡所帶來的種種不利因素。但是,現如今晚婚晚育似乎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學業、工作和經濟上的壓力讓許多年輕夫妻不敢輕易問鼎生育,再加上現代的年輕夫妻越來越享受于兩人世界的輕松和随意,擔心孩子的到來會平添很多辛苦和責任,也遲遲不願意生育下一代。

  但是,高齡懷孕的不利因素也是顯而易見的,随着年齡的增長,女性的卵子質量會下降,許多婦科疾病也會找上身,還可能因體力下降而使得孕期及産後照顧寶寶變得異常辛苦。所以,還是盡量在合适的年齡生育比較好。

  當然,在醫學科技發達的今天,通過系統的産檢、精密的篩查技術等,許多在過去因高齡而産生的孕期困擾基本上都能克服了,比如能及早篩查出各種孕期并發症,做到及時幹預。另外,也有學者指出,很多等到高齡才生育的父母其實擁有不少優勢,畢竟其社會經濟地位已經穩定,身心的成熟度也普遍較高,很多事情都會比年輕父母想得周全,因此,隻要用心,仍能享有為人父母的喜悅。

  高齡女性的受孕能力差婦産科主治醫師陳震宇表示,與男性重複制造精子不同,女性的卵子自出生後一直處于消耗狀态。女性出生時卵巢中約有200萬個初級卵母細胞,兒童期,大多數初級卵母細胞閉鎖,至青春期隻剩40萬左右。自此,每一卵巢周期有一批原始濾泡生長發育,直至更年期。因此,女性卵巢内有一部分初級卵母細胞停留在靜止期40多年之久,其易損性因而增加,大部分則于不同階段走向閉鎖。

  因此,年齡越大,卵子的老化程度就越嚴重,因此造成胎兒染色體異常的幾率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年齡增大,女性患婦科疾病的幾率也會增加,尤其是如果患子宮内膜異位症、骨盆腔感染或發炎等,就容易造成不孕現象。

  高齡懷孕對寶寶的影響陳震宇醫師提醒,高齡懷孕,除了有可能出現不孕及因慢性疾病導緻的懷孕并發症外,對寶寶來說,也有程度不一的影響。

  [早産]

  高齡産婦在孕期出現并發症的幾率高,身體負擔重,從而容易引發早産。

  [生長遲緩]

  如果媽媽本身就有慢性疾病,就會影響到胎盤的血流量,從而造成胎兒生長遲緩問題,尤其很多高齡孕婦是因為不孕而借助人工生殖技術才受孕的,這種情況下多胞胎的幾率增大,更可能造成低體重兒的問題。

  [胎兒染色體異常]

  基于慢性病及卵子老化的影響,超過35歲的孕婦約有1/300的幾率會生出唐氏兒,且生産時胎兒死亡的情況也比一般孕婦高。

  四成孕産婦觀念有誤區

  孕産婦保養十大誤區

  誤區一:産前檢查沒用

  目前,很多孕婦忽視常規産前檢查,對孕期出現的非正常症狀不能引起足夠重視,拖延了病情。有些疾病,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通過認真的産前檢查和自我監護是完全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所以産前檢查很重要。

  誤區二:懷孕不能吃藥

  有的孕婦發生感冒、發燒、腹瀉等疾病時,堅持認為懷孕期間不能服藥,強忍愣扛。事實上,有病就得吃藥,但吃藥前要咨詢醫生,醫生可以根據用藥的種類(性質)、胚胎發育的狀況、藥物用量多少以及療程的長短等來綜合分析,供孕婦及家屬參考。

  誤區三:口味得清淡

  有些孕婦在孕期不吃蔬菜隻吃小米粥和雞蛋,飲食口味過于清淡,影響消化功能。其實,孕婦每天應保證足量的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鐵、銅、鋅、碘、錳、鈣、鎂等微量元素都應攝取。

  誤區四:剖腹産好

  不少孕婦心理上過分依賴剖宮産。其實,自然分娩是一種生理現象,創傷小、較安全,而且産後能很快恢複健康,對體形恢複有益;嬰兒方面,由于大腦受到擠壓,今後的智力發育會更好。

  誤區五:初乳不能喝

  有的産婦認為初乳是“灰奶”,不讓嬰兒吮吸,而事實上初乳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免疫抗體,因此不應浪費。

  誤區六:産婦要避風

  不少人以為風是“産後風”(指産褥熱)的禍首。其實,産褥熱是藏在産婦生殖器官裡的緻病菌在作怪,多源于消毒不嚴格的産前檢查,或産婦不注意産褥衛生等。另外,夏日裡門窗緊閉,裹頭紮腿還會引起産婦中暑,實不可取。

  誤區七:越晚下床越好

  許多人認為産婦體質虛弱,須靜養,就讓其長期卧床。一般情況下,産後24小時就可在床上靠着坐起來,第3天便可下床行走。

  誤區八:産婦應忌口

  許多孕産婦都有忌口的習慣。其實,産後需要充足而豐富的營養素,主副食都應多樣化,僅吃一兩樣食物不僅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也不利于乳腺分泌乳汁。

  誤區九:湯比肉有營養

  産褥期應該常喝些雞湯、排骨湯、魚湯和豬蹄湯,以利于泌乳,但同時也要吃些肉類。肉比湯的營養要豐富得多,那種“湯比肉更有營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誤區十:雞蛋吃得越多越好

  雞蛋營養豐富,也容易消化,适合孕産婦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産婦每天吃兩三個雞蛋足矣。

  要掌握正确的孕産期保養知識其實并不困難,本市許多醫院現在都開設了孕婦學校,由資深專家和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主講。年輕的夫婦們可以通過學習掌握正确的孕産期保健方法,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結語:大齡産婦與寶寶的健康還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年紀越大的産婦,寶寶的健康狀況可能就更加的差,所以小編建議大家好事不要年紀太大再生寶寶。(文章原載于《健康文摘》,刊号:2012.03,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