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現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荷塘月色》脍炙人口,被收錄于中學語文教材中,受到人們的喜歡。
1927年1月,朱自清來到北京清華大學任教,此時的他單獨而來,住在清華園的古月堂,家眷仍然留居白馬湖,7月他創作了散文《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散文,結構嚴謹,筆觸細緻,不論是寫景還是抒情,都能通過細密觀察或深入體味,委婉地表現出對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他的散文和随筆抒發真摯感情,可以說,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感,《荷塘月色》散文之美便在其中。
就是這樣一篇優美的好文,莫言竟然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病态的唯美”休閑文章。莫言的小說我讀過,莫言的散文我也讀過,可以說,莫言的散文與朱自清的散文差别不是相差一個檔次上,讀朱自清的散文給人點以激情和美的享受,讀了莫言的文章呢?使人看不到陽光,這就是差别。
莫言《賣白菜》的散文也是被某省編入學生材材讀物的,我讀過好幾遍,覺得此文華而不實,找不到亮點,他将人物刻畫得有點太過,讀罷感到不是很爽。
莫言的《賣白菜》文中有三個人物,莫言的母親;莫言自己;買白菜的那個老太太。1967年,莫言有12歲,他母親有40來歲,在去賣白菜的路上,全是莫言拿着裝有3棵白菜的簍子。不過,3棵白菜也不是很重的,一棵白菜5斤重,3棵白菜大約也就15斤左右。
莫言和他母親到了集市後,遇到買白菜的老太太也是熟人,但莫言母親菜價要的還是很高。一是熟人;二是白菜又是自家種的,莫言母親就不能叫個實在價,這點令人不解。這老太太想:你買的白菜太貴,我就多折一點白菜葉,以此來求個心理平衡。
莫言的母親自己不算賬,偏要莫言這個小孩子來算。她家104棵白菜,已經賣了101棵,可見,莫言母親已經是賣白菜的老手,對這等小賣買算賬已是熟記于心。莫言的母親也沒有對孩子算出來的賬進行複核下,讓莫言多算了老太太的一角錢。
可見,莫言的自私心理一目了然,他見那個老太太買白菜摘掉白菜幫子時,對老人便也沒有了好感,莫言在文中說:“我對這個老太太充滿了惡感”。莫言計上心來,在算白菜價時便多算了老太太一角錢,可見,莫言的心腸很“窄”。
莫言的散文就是如此境界,沒有美,更不能給人陽光心态,他竟然把朱自清優美散文說是“病态的唯美”休閑文章,可不看看自己寫的是些什麼文章。
不過答案也很明确,莫言自己這樣說過:據說寫散文、随筆要有思想,我沒有思想,有的隻是一些粗俗的胡思亂想;據說寫散文、随筆要有學問,我沒有學問,有的隻是一些道聽中途說野語村言。莫說這些話看起來是他自我謙虛,實則是他和一種自大和偏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