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中醫秘方 每天按“足三裡穴”可長壽

中醫秘方 每天按“足三裡穴”可長壽

健康 更新时间:2025-11-16 07:01:34

  中醫認為,我們人體是由若幹個經絡組成的,人體中還有很多的穴位,每個穴位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比如,足三裡穴,我們經常按摩這個穴位的話,就能夠起到長壽的作用。那麼很多人想問這個穴位到底在哪呢?不同人按有什麼不同的作用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講解下吧。

  每天按“足三裡穴”可長壽

  足三裡其實就是足陽明胃經的代表穴位,也是非常重要的長壽穴位,有句話說:“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這裡說的就是足三裡穴,意思就是身體不好的人,平時可以通過艾灸足三裡進行保健。

  足三裡位于小腿上,當腿彎曲時,可以看到在膝關節外側有一塊高出皮膚的小骨頭,這就是外膝眼,從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便是足三裡了。足三裡的保健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老人按延緩衰老

  足三裡是胃經的合穴(全身經脈流注會合的穴位),全身氣血不和或陽氣虛衰引起的病症都可以通過敲打足三裡來調整。具體方法是:用大拇指或中指做按壓,每次5~10分鐘,感覺該處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感。持之以恒,可防病健身,抗衰延年。

  女性按緩解痛經

  女性平時按摩足三裡穴能夠有效的緩解痛經,起到補益氣血、暖宮調經、止痛的作用。具體的方法就是,用我們的拇指的指腹稍微有點力氣的進行按揉這個穴位,感覺到有點酸脹的時候就好了,容易女性宮寒的話還可以用艾灸的方法。

  男性按緩解胃痛

  工作壓力大常導緻胃病頻發。可采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左側,先點按足三裡,再将拇指尖端與穴位處皮膚成45度角向上方按摩,由輕到重,逐漸加壓,持續按摩2~3分鐘,多數胃痛可緩解。

  孩子用可集中注意力

  研究表明,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脾氣差,是由于體内微量元素(鋅、鈣等)缺乏,或鉛元素過高導緻的。這時可通過刺激足三裡來健脾,脾胃好有助于調節微量元素水平,糾正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現象。按摩時間3~5分鐘,力度不要過大。

  堅持按足三裡解秋乏

  要解除秋乏,中醫按摩也可以發揮作用。中醫按摩以經絡穴位按摩為主,其手法滲透力強,可放松肌肉、解除疲勞,調節人體機能,增強人體血液循環,具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疏通經絡、平衡陰陽之功效。

  專家建議,要緩解秋乏可以重點按按足三裡。足三裡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裡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等作用。

  我們每天用拇指或者中指按摩這個足三裡穴位一次,每次大概七分鐘,每分鐘按十五次的樣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按的時候一定要達到這個穴位像針刺一樣的酸脹感。

  中醫日常養生的七個秘訣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關注健康與養生保健的人越來越多了。不過,也有很多人想要對自身進行養生,卻無從下手。而對于這樣的朋友們來說,就有必要認識并掌握一些中醫養生的秘訣。那麼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些秘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堅持幾個“常”

  發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運,齒常叩,腹常旋,耳常彈,肛常提。

  二、踐行“八字”訣,終生不懈

  童心、蟻食、龜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蟻食,要少吃。現在許多人的問題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運動,食物堆積在身體裡。龜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運動,鍛煉身體。

  三、“三通”

  我們現代人一直在不斷地補,現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們體内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都是堵塞的結果。所以要把“補”改正為“通”。血脈要通、氣要通和、心氣要通、胃腸要通,要達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淨,放得開。

  四、堅持勤動腦

  不要以為養花、養草、養魚,就是養生了,一點精神寄托都沒有,衰老得反而快。馬寅初70歲的時候開始學俄語,歌德80歲的時候寫《浮士德》,陸遊《渭南集》裡很多氣壯山河的詩詞都是60歲以後寫的。不要以為60歲就到晚年了。

  五、堅持幾個“少”

  少鹽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藥多食、少睡多行、少憂多眠。有一首詩中寫道“一眠萬事了,無喜亦無惱,何物是真物,身在即為寶”。

  六、天天幹洗面

  先把手搓熱,然後用手搓臉。每天早晨起床,反複做幾十次。搓陽明經這個部位,氣血運通。堅持幹洗面,眼袋和皺紋慢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還見效。

  七、學會吐納法

  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裡提出:“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吐氣的時候,不能把嘴張得太大,要無聲,長氣,吐完為止。吐氣的時候,根據每個字發音的不同,口型有輕微的變化,吐氣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氣出到最長。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達到胎吸。胎兒在母親身體裡,雖然沒有呼吸,但也有生命,這就是胎吸。練氣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來,去除一切雜念,進入狀态。按照方法做完氣之後,會發現滿口生津,古書稱“上池之水”,然後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不能随便吐掉,應做到“津常咽”。

  關于中醫養生的秘訣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大家不妨把上述的這些秘訣合理的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然後長期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夠讓這些秘訣發揮最大的作用。

  按摩七個穴位養肝補脾

  中醫認為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因此,養肝補脾,可進行穴位按摩以起到養肝護肝、健脾和胃的養生作用。

  1、内關穴

  一次用手輕輕按摩該養生穴位30下,可和胃寬胸。

  2、神阙穴

  手掌放在腹部,圍繞肚臍順時針揉50下,再逆時針揉50下,可起到疏肝健脾和胃通腑等養生保健作用。

  3、足三裡穴

  “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裡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裡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胫骨邊緣。

  4、三陰交穴

  在小腿内側,當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主治病症:腹痛,腸鳴,腹脹,洩瀉,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神經衰弱等。

  5、日月穴

  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一個主要穴道之一,取該養生穴位時,可采用仰卧的姿勢,日月穴位于人體的上腹部,乳頭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處“期門”之下,第七肋間隙中。(或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6、期門穴

  為肝經的最上一穴,主治疾病:胸脅脹滿疼痛,嘔吐,呃逆,吞酸,腹脹,瀉,饑不欲食,胸中熱,喘咳,奔豚,瘧疾,傷寒熱入血室。

  7、陽陵泉穴

  位于小腿外側,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該養生穴位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按摩此養生穴可治療慢性胃炎、胃痛等。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中醫秘方,通過按壓足三裡穴達到長壽的效果,不同人群按摩的效果以及達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平時不妨多進行按壓吧。人體中除了這個穴位還有6個養生穴位大家不妨也常按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